劉洪英
摘要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為了持續健康發展農村經濟,相關部門必須優化農村經濟管理模式、理念和方法。基于此,分析了當前農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相應優化措施,希望給有關部門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農業經濟管理;優化措施;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1)10–0129–02
持續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要求不斷優化和創新傳統農業經濟模式,全面完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在新農村建設時期,地方政府管理部門有必要出臺各種農業發展政策,使農業現代化發展得以實現。然而,當前農業系統建設中仍然有一些問題需要改進和完善。
1 農業經濟管理內涵
農業生產活動的全過程被稱為農業經濟管理,生產、消費、交換、分配等方面聯系是生產過程中主要內容,所有過程都需經過合理規劃和組織。通過有效控制實施過程,全面管理農業生產活動的相關人員,保障農業生產活動各個環節的穩定運行。從宏觀層面看,農業生產標準化管理密切關聯著各項經濟活動的主要目標。對于生產部門而言,想要科學利用自然資源、人力、財力、物力等,必須對當前經濟發展規律進行全面分析,同時對組成活動的各個部分之間對應關系進行研究。以激發職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進而高效完成農業生產活動,最終為各種農產品滿足社會發展基本需求提供保障[1]。
2 農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基礎設施不夠完善
農業生產效率受到基礎設施決定性影響。現階段,部分區域不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在此方面投入較少資金,無法支持農業的正常發展與建設。其次,農業生產設備購入時間比較久遠,大多具有嚴重滯后性,生產效率不高,無法實現真正的規模化生產的目的。最后,缺少棉花、油菜等特殊產品機械化設備,必須依靠人工方式生產和收割,不利于進一步發展農業農村經濟。
2.2 農業科技創新水平低
落后的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導致不能實現農業建設現代化、科技化發展,大幅度降低了種植業、畜牧業、養殖業等產業的科技化創新水平,對建設技術型產業鏈產生嚴重阻礙作用。盡管一些區域已經實現自動化種植,但是在未來發展趨勢中仍然缺少自我創新能力,對外部資源的農業生產具有較高依賴度,不能從實際情況出發進行創新,無法獲得創新成果,不能有效改善農業生產經濟。從整體角度看,農民生產收入增長缺少穩定性,無法顯著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2]。
2.3 農業經濟法規制度不夠健全
當前農村經濟法規制度不夠健全,在開展經濟管理工作過程中并沒有將重點確定為農民利益,導致農民開展此項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較低。與此同時,沒有詳細劃分農村經濟法規制度,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其作用和價值,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農民利益。由于缺少相應法規制度,不能保障順利開展此項工作。
2.4 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農業經濟管理人員需要有組織、有目的地控制和協調農業生產過程。現階段,部分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管理水平較低,缺少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能全面地了解農業政策,無法有效組織農業經濟管理活動,對農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不利影響。除此之外,沒有定期開展農業經濟管理的培訓活動,導致農業經濟管理人員不能及時了解和掌握新政策,不能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無法熟練應用新技術和新設備以幫助農民開展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大大降低了農業經濟管理綜合成效。最后,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具有較大的人員流動性,一些工作人員無法深入了解當地實際情況,不能將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做好,進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實際效果[3]。
2.5 農業經濟管理機制不完善
我國是農業大國,具有十分悠久的農業種植歷史,然而,現階段,部分農村地區并不重視傳統農業勞作。隨著城鄉一體化發展,流向城市的務農人員數量不斷增多,原有農業勞動力大量流失,對農業經濟發展產生限制作用。一些地區缺少耕作人員,造成大量農田的撂荒;大量年輕人涌入城市,使農村留守老人和婦女成為農業耕作主體,他們缺少市場敏感度,無法創新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在土地承包責任制等影響下,造成農業經濟管理發展機制的不完善,大量農業資源被浪費,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緩慢,未能增加農民收入,無法從根本上提高農民勞作積極性和熱情,嚴重影響了農產品加工企業與農民之間建立的信任、合作、互利共贏關系,一定程度上限制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4]。
3 優化農業經濟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有關部門需提高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視程度,保證具有充足資金,除了加強建設農田設施之外,還要完善輸變電配套設施建設,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針對田間水利工程的發展給予高度重視,加強維護和保養,使水利設施的增收得以實現。在機械化發展背景下,管理人員需要重視增加機械設備總量,不僅要保證機械設備的質量,還要促進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勞動力、時間成本得以節省下來。針對棉花、油菜等特殊農產品,由于不能應用大規模機械化開展作業,需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開展研究和創新工作,規范機械設備使用年限,為機械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提供保障,使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得以構建和完善[5]。
3.2 提高農業信息化建設水平
科學技術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針對農業科技創新問題,首先需要重視創新。創新作為橋梁,對農業經濟管理發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為農業發展提供主要方向。通常情況下,符合兩個根本性要求就可以進行創新方面嘗試。以提高農村產業信息化建設水平為例子,其對農業市場現代化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借助互聯網+模式,能夠將更多融合產業機會提供給農業生產活動。借助線上產品運行方式,能夠將更有特色的農業產品打造出來,不斷提高農產品流動速度,大幅度增加農民生活收入。此外,對于當地政府而言,需要與實際發展情況相結合,有針對性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積極改善農村道路情況、修建農村水利工程、接通農村水電網等,科學合理分配資源,全面提高農業經濟生產效率。對于管理者而言,需通過對互聯網的利用,將農業經濟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出來,將科學合理的發展方案編制出來。綜合考量氣候、土壤、水溫等條件,全面分析農業生產所需的各項條件,以便更好地開展后續農業生產工作。
3.3 健全農業經濟法規制度
農村居民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服務對象,因此,必須以農民利益為中心開展一切經濟管理工作。在農村經濟管理實踐中,必須依靠法規制度規范土地管理、產業鏈完善、財務監督等工作,這樣才能使其作用和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如果不能細化和完善農業經濟相關法規制度,就不能保證農民的利益。
此外,有必要提出農業經濟管理項目配套法規制度和指導性意見,保證經濟活動有序開展。由此看來,地方政府需以實際情況為根據,將適合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的管理辦法制定出來。比如,有機結合農業與旅游業,將具有農耕文化的綠色生態旅游項目打造出來,促進農業與旅游業的共同發展。針對相應法律法規,需要設置出來在農家樂、觀光采摘等經濟項目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將法規制度應用于經濟管理中,進而將農業與其他產業健全的經濟管理體系構建出來。此外,還需從多個方面包括資源核算、資源產權、農村資源環境等出發,健全農業資源管理機制,加大監督利用自然資源力度[6]。
3.4 提高農業經濟管理者的整體素質
農業經濟管理團隊除了需要一批具有專業知識能力的工作人員之外,還要從整體上保障團隊較高素質水平,同時,具有經濟管理熱情和積極性,加強培訓管理人員知識技能,全面而細致地解讀國家或農業最新政策,有效應用農業經濟發展最新技術,嚴格管理人員考評制度進行,促進管理人員綜合素質能力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在基層落實新技術的應用對策,使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提高對農業經濟認識,應用多元化農業技術,增強新技術的滲透力。
3.5 完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
在發展農業經濟方面,必須將全面科學的農業經濟管理制度構建出來,這樣才能為順利開展農業經濟活動提供保障,進一步健全農業經濟管理機制。全面、細致地安排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相關環節,滿足流程性要求,保證順利開展管理工作。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還需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點開展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綜合考慮農業發展水平等多種因素,將具有較強可行性的經濟管理模式編制出來,制定流轉農產品的策略,加大扶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力度,積極推進農業資源,使其轉變為職業化經濟,加強農作物種植與加工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流,為提高農產品經濟效益提供保障,全面發展地區農業經濟[7]。
4 結束語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體地位,發揮至關重要作用,新時代必須促進現代化農業經濟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原有生產模式基礎上加大改革和創新力度,全面了解和掌握農業經濟存在的各種問題并在第一時間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進一步融合發展地方農業產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更多力量,最終實現農民增產增收。
參考文獻
[1] 劉君花,李永春.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措施[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10):268-269.
[2] 盛文銀.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分析[J].南方農業,2020,14(17): 73-74.
[3] 陶庭梅.農業經濟管理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優化策略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16):196,198.
[4] 王從盛.鄉村振興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策略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2):307,370.
[5] 武瑞雪.基于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J].農業災害研究,2020,10(8):156-157.
[6] 袁秀玲.新農村建設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J].農業與技術,2019, 39(4):166-167.
[7] 杜平.信息化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對策探析[J].南方農業,2020,14(12):80-81.
責任編輯:黃艷飛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Management
LIU Hong-ying (People’s Government of Geshi Town, Ningyang County, Tai’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Tai’an 271404,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order to sustain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relevant departments must optimize rural economic management models, concepts and method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economic management, proposes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measures, and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evant department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economic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measures; Rural revit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