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臻

城市中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時常讓人感到無法喘息,緊張、焦慮、煩躁等一些負面情緒難以排遣,成為了如影隨形的情緒常態,影響睡眠,擾亂生活。經過這種疲憊的生活后,人們迫切希望能夠尋求一份內心的平和與安寧。瑜伽作為一項能夠使人身心放松的運動漸漸受到人們的喜愛。在青島,一位來自印度的瑜伽士lalit(樂雷特)希望能夠通過瑜伽讓更多的人獲得健康、幸福、快樂。
身材高大魁梧,皮膚黝黑,頭發微微發卷,若不是在Lalit的瑜伽工作室見到他,很難把他跟瑜伽,這項柔與美結合的運動項目聯系在一起,心中不免產生疑問,Lalit為什么會選擇一項與自己外貌反差極大的運動項目呢?攀談過后得知,瑜伽對于Lalit來說如重塑生命般的存在。
Lalit出生于印度瑜伽世家,爺爺、父親、哥哥都從事瑜伽運動的相關工作,但他與瑜伽的淵源,卻是從一場疾病開始。5歲的Lalit身材瘦小,不僅體弱多病,還患有嚴重的哮喘病,病情嚴重時曾數天無法正常呼吸。家人多次帶Lalit就醫但每次都是無功而返,甚至有醫生斷定他只剩最后七天的壽命。為了拯救Lalit,家人們決定讓他開始練習瑜伽,試圖用瑜伽運動幫助Lalit緩解哮喘帶來的痛苦。“因為瑜伽是一項屬于清晨的運動,家人要求我每天早上5點就要起床練習。”回想那時,Lalit坦言自己當時并不知道什么是瑜伽,也不理解練習瑜伽的益處,只知道不能休息,每天等待他的只有不停地調息和反復地訓練。
日復一日的堅持,Lalit漸漸了解了瑜伽,感受到瑜伽練習對自己帶來的變化,他由家人逼迫練習轉變為自己主動練習,數年潛心練習讓原本呼吸都算困難的Lalit在就讀體育大學時的身體素質測試肺活量一項成為全校第一。采訪現場,Lalit向記者現場展現了長達一分多鐘的穩定氣息,很難想象小時候的Lalit是一個患有嚴重哮喘呼吸困難的孩子。
學生時代的Lalit曾擔任印度新德里所有體育學校瑜伽隊的隊長,并參加印度的一系列瑜伽比賽,校級、區級、省級、國家級、國際級,經過層層選拔,他成為了最終的金牌得主。
大學畢業后,Lalit因對于瑜伽有獨到見解,有機會選擇到新加坡、英國、日本、中國、馬來西亞等數個國家工作,最終Lalit的父親決定讓他到中國發展。“爸爸覺得中國是一個保留傳統的國家,治安安全,所以他最終幫我做出選擇。”
2006年,Lalit第一次來到中國,對于中國的城市,他只知道北京、上海。“是緣分讓我來到了青島。”青島是Lalit走出印度后接觸的第一個“外國城市”。“剛開始來很不適應,整座城市都充滿了一種‘大海味,飲食方面也有所差異。在印度,食物往往會煮很長時間,而在中國,食物常常給我一種半生不熟的感覺。”從最初不適應中國的食物到最愛中國的麻婆豆腐;從不適應青島的“大海味”到時常海邊散步;從不懂漢語到可以說出簡單的中文詞句甚至是將帶有東北口音的“哎呀媽呀”變成口頭禪……Lalit在青島經過了14年的時間。Lalit似乎與這座城市相融相生,他見證了城市的歲月變遷,也在這座城市中留下了他的光陰故事。
目前,Lalit在青島創建了自己的瑜伽工作室Lalit Yoga(樂雷特瑜伽),集線上線下為一體的綜合瑜伽培訓機構,開設多樣化的瑜伽服務和培訓課程體,教授和服務了眾多學員。早在2006年,那時瑜伽還未普及,Lalit便開始了瑙力法內臟調養的教學,而現在瑙力法已聞名于全國瑜伽行業。

在Lalit瑜伽工作室,會感受到最地道的印度瑜伽,在前額中央點上一個紅點,涂料以朱砂、糯米、玫瑰花瓣等原料搗碎制成,用無名指沾取顏料點在眉心,稱作Bindi(吉祥痣)。寓意激活眉心輪,激發能量。課堂上Lalit會用自己對瑜伽的理解影響學員,不僅僅停留在瑜伽體式,而是將調息、冥想、體式、清潔術等部分統一融入,達到全面的平衡。讓學員能夠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改變不好的習慣,感受到身心、大腦的徹底放松,挖掘出發自內心的幸福感。
對于未來,Lalit不設限制,他喜歡在中國生活,喜歡教授中國的學生,他希望自己始終能在青島這座城市為過往的人們營造一個和諧、寧靜的心靈家園,讓瑜伽走進千家萬戶,成為每個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