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這是一個見證歷史的冬天。2020年12月以來,四輪寒潮從北往南侵襲神州大地,社會用電量快速增長,多地用電負荷不斷創新高,迎峰度冬保供電任務繁重。寒潮導致南方電網供電區域覆冰線路創近年極值,局部地區寒潮強度超過2008年,電網負荷增長迅猛,日最高負荷同比增長超3成;國家電網經營區最高負荷達到9.60億kW,日發受電量達到201.91億kWh,均創歷史新高。
2008年冰災后,歷經十余載淬煉,電網防冰抗冰體系日臻完善,顯著提升的覆冰預測、監控、防治技術水平,以及不斷增強的應急管理能力,回答著來自冰雪的考問。
國網湖南電力提前部署,投入使用了SVG無功補償直流融冰裝置,實現了“冰來電化”。國網天津電力創新應用可搭載無人機的移動機巢,實現重點輸電線路不間斷巡檢;利用電纜防外破管理系統,對重要運行線路實施24小時監控;在重點變電站采用智能巡檢機器人、紅外測溫、暫態地電波等手段開展帶電檢測。貴州電網公司大力推進科技防冰工作,應用北斗系統對輸電線路的防冰情況進行監測,解決超視距范圍的通信問題,大大縮短信息傳輸時間,實現弱信號地區覆冰信號采集,提升了輸電線路覆冰數據全方位感知、指揮調度和統籌管理能力;車載直流融冰、槍式拋繩器、震動除冰裝置也被大范圍應用在貴州山區。廣東電網公司改變傳統人工除冰的模式,啟用噴火無人機對高壓線路地線進行除冰作業,加速了地線重冰區冰層融化;運用激光清障儀通過超遠距離激光聚能切除導地線冰層。江西電力科學研究院的輸變電設備狀態監測中心啟動了預警子站與在線監測系統,巨幅顯示屏上江西大部分線路、桿塔的覆冰監測、圖像監測、微氣象監測一覽無余。
除了融冰除冰策略更加科學高效,在供電保障方面,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寒潮保供電的雙重考驗,全國電網人堅守一線,毫不懈怠。截至到1月10日,國網江蘇電力共組織巡視人員19234人次,巡查35 kV及以上變電站3148座次、桿塔33600基次、配電站(房)43900座次,出動搶修人員1537人次,車輛618臺次。云南電網公司成立235支應急隊伍,搶修人員14745人次,車輛4398輛次。貴州電網公司累計出動防冰人員5503人次,車輛1833輛次。國網上海電力累計完成電網側特巡2150余次,出動搶修人員20100余人次,完成搶修13600余起……道路覆冰嚴重,搶修車輛無法通過,共產黨員就扛起工具沖到前面;山路上積雪過膝,道路打滑,青年突擊隊逆行而上;為了得到準確的數據,巡線員們踏冰而行,面對危險重重的山路,每到一基桿塔,開展紅外測溫,檢查架空線路、接地裝置、防冰害裝置,一項也沒落下。搶修路上,電力人跌倒了又爬起來,雖然狼狽,但為了保障電力平穩運行,讓群眾溫暖過冬,電網人拼盡全力,絕不退縮。
如果說,2008年的那場冰雪大災,讓全社會見證了電網人的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為人民不怕辛苦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那么,十年后的這個冬天,巍巍鐵塔被白雪覆蓋,根根銀線千里冰封,但千家萬戶的燈火卻亮堂依舊。銀線見證了更加堅強、更加智能、更加可靠的電網!燈火照亮了電力人的鐵血丹心,擔當和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