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山東高密供電公司 賈聚光
一枝獨秀不是春,花開滿園才芬芳。
2020年11月28日,在山東高密10 kV利豐線配農網改造施工現場,一種“電力線路拉線扼圈加緊裝置”被施工人員推廣使用,很快拉線就制作完成。制作拉線的材料由以前的35 mm2更換為更粗鍍鋅鋼絞絲,且硬度變大,傳統拉線制作一直沿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具有生產效率低、產品工藝差、生產過程不安全、材料損壞、浪費嚴重等弊端,嚴重影響了配農網的施工工藝和工程質量。高密市供電公司員工馮子剛研發了電力線路拉線扼圈加緊裝置,解決了這一生產難題。“這個拉線扼圈加緊裝置利用了杠桿原理制作拉線,降低了制作難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據統計,加工拉線效率比以前提升了8.5倍,質量合格率達到99.9%。該裝置設計巧妙,經濟耐用,易學易會,這要感謝馮子剛,是他研發的這個裝置發揮了大作用。”使用了該裝置的施工現場負責人尹好波如是說。
馮子剛,是高密市供電公司光明分公司的一名供電服務職工,參加工作以來,他立足崗位積極創新,先后有21項成果獲得國家專利授權,“電力線路拉線扼圈加緊裝置”就是其中的一項。面對領導和同事的夸獎,他總是紅著臉說:“搞這些小發明、小創新,就是方便大伙兒干活,沒啥,沒啥。”

馮子剛深夜獨自在工作室研制創新成果
在馮子剛辦公桌的抽屜里,放著21本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光看這些證書,人們一般都會認為發明人學歷一定很高,其實,馮子剛只有中專學歷,剛到高密市供電公司工作時,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門外漢”。
馮子剛參加工作后不久,就被調到當時的檢修工區從事繼電保護工作。繼電保護是個技術活,一開始馮子剛都不知道如何下手,看到師傅干起活來輕車熟路,他很是羨慕。
“領導讓咱干這行,咱就得干好,這是本分。”馮子剛這樣想。從此,他養成了善問、好思、喜辯、勤練的習慣。在工作中遇到技術難題,他就主動向老師傅請教,不弄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有一次,為了購買一本專業書,他還專門跑到青島去買。“子剛就是一個‘電癡’,吃飯時尋思電,睡覺說夢話還是電上的事。”他的妻子王娟開玩笑地說。為了不影響家人休息,他把家里的儲藏室布置成工作間,購買了電腦和各種電器元件進行研究。正是這種執著和勤奮,讓他不僅很快入了門,還成為了繼電保護方面的行家里手。
一個保護屏有幾十根電纜、幾百條電線,接線工作枯燥乏味。傳統的保護屏接線都是敷好線后直接接到保護屏上,橫七豎八的讓人看著都眼花。如何做到清晰美觀呢?馮子剛動起了腦筋,經過反復試驗,他對保護屏接線工藝進行了改進,推出了“標準化S形接線”工藝,不僅做到了整齊劃一,還大大提高了接線質量和速度。
公司領導見他喜歡動腦子,就讓他參與當時正在進行的臨時保護裝置研發工作。這項成果研發成功后,不僅為公司創收300多萬元,還讓馮子剛信心爆棚。自那以后,搞創新就成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先后有多項成果研發成功并推廣應用,他也成為公司的名人。
2011年1月,高密市供電公司因勢利導,以馮子剛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創新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后,馮子剛搞創新的勁頭更足了,幾乎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在了創新活動中。妻子對此頗有怨言,認為在馮子剛的心里,創新比家人還重要。馮子剛解釋說:“人生,總得有點追求,你也不想看我這一輩子碌碌無為吧。再說領導和同事對咱這么重視,不拿出點成績來,咋對得起大家。”
2014年5月25日,在第九屆“海洋王”杯全國QC成果發布賽上,馮子剛創新工作室研發的“智能型安全圍欄”從全國195項參賽成果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這是工作室成立后獲得的最高獎項。
說起“智能型安全圍欄”的研制,還有這樣一件“奇葩”事。就在創新課題選題前的一天,馮子剛開車外出不小心壓到了雙實線,被交警“請”下了車。看著罰單,馮子剛想到,能不能研發一種感應監護裝置,人一靠近就自動報警,提醒不要進入危險區域。想到這,他就蹲在路邊用石子畫起了原理圖,然后用手機拍下來。回到單位后,他和同事一起開動腦筋,利用“開罰單”原理,經過反復研究創新,“智能型安全圍欄”誕生了,人距離圍欄5 m時能自動發出燈光報警信號,3 m時能自動發出聲音報警信號,1 m時能自動斷開電源。這項成果轉化應用后,有效防止了人員誤入帶電區域造成傷亡事故。
這幾年,在馮子剛的帶動下,工作室先后研制出了“變壓器智能控制裝置”“電子監護人”等37項創新成果,其中有4項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該工作室也先后被評為高密市首批勞模創新工作室、濰坊市首批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山東省勞模創新工作室。
“在工作中遇到技術問題,可以隨時去問馮子剛,只要他知道的,一定毫無保留。”同事都這樣說。
“一個人的提高不算提高,一個集體的提高才是真正的提高。”馮子剛有著這樣的認識。
李文磊剛參加工作時,技術不是很好,馮子剛工作時就主動把他帶在身邊,毫無保留傳授技術,包括自己摸索出來的“聽聲”判斷故障絕活。經過傳、幫、帶,現在李文磊已經成為該公司變電運檢中心的技術骨干。面對贊許,李文磊總是充滿感激地說:“這都多虧了馮哥!”
因為技術過硬,工作經驗豐富,馮子剛被省、市公司聘為講師,截至目前已累計為6000多人次進行了專業技術授課。“別看他平時少言寡語的,一登上講臺就滔滔不絕。”聽過他講課的山東臨朐縣供電公司員工譚勝說。
為了講好課,馮子剛事先做足了功課。為了將抽象難懂的電工原理變得通俗易懂、一目了然,他利用業余時間自學了flash軟件和3D動畫,并動手用flash軟件制作了動畫課件,便于學員理解,加深記憶。為了盡快記住計算機編程C語言,他在辦公室書櫥上寫滿了英語單詞,一有時間就背上幾個,現在馮子剛已經能熟練運用C語言編程了。
一枝獨秀不是春,花開滿園才芬芳。這些年,在馮子剛的輔導下,僅高密市供電公司就有300多人次先后在上級組織的電工技能大賽中獲獎,有3人被評為國家電網公司優秀管理人才,30人當選高密市技術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