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電網曲靖會澤供電局 張學香

元旦放假我們一家來到念湖觀看黑頸鶴,念湖對于我來說并不陌生,因為那曾是老公工作過的地方。
念湖位于會澤縣大橋鄉和昭通交界處的黑頸鶴自然保護區。原叫“躍進水庫”,又名“念湖”。經過十多年歲月的變遷,念湖周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幢幢五顏六色的小洋房拔地而起。看到這翻情景,老公感慨地對我們說:“我才參加工作那年,鄉政府里院子里還是一片玉米地,農戶家養的豬還會去地里打滾,那時沒有水泥路,晴天出門一身灰,雨天出門鞋子上都沾滿泥,現在的鄉政府都經歷了幾次新建,搬遷到那邊的小山頂了。”他說,因為念湖,大橋鄉一年四季都有美景。春天,萬物復蘇,山花爛漫,一片春意盎然,農戶在前春耕播種,鳥兒們在后覓食,體現人鳥和諧共處。夏季滿山的馬鈴薯和其它農作物開著白色、紫色、粉色的花,讓這片紅土地充滿活力。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地里全是收獲馬鈴薯的農戶,地邊停放著載滿馬鈴薯的馬車和三輪車,一片豐收的景象。冬天就是觀看、拍攝霧松和黑頸鶴的季節,各地的游客利用周末和節假日不遠萬里,不辭辛勞地來到大橋鄉拍攝念湖的日出日落和黑頸鶴優美的舞姿。老公邊開車邊向孩子們介紹著大橋鄉的一年四季,經他介紹,大橋鄉的四季美景仿佛就在我們眼前。
在會澤還是晴朗的天,到達五星鄉竹箐村后面的高山時,整個山頂一片大霧迷茫。山上的松樹和雜草染著白白的冰凌,那景色如粉裝玉砌。到達大橋鄉后,一片晴空萬里。由于溫差的原因,念湖上空銀霧繚繞,映襯著藍天白云、山村和這片黃土地,猶如人間仙景。車輛順著磨盤卡村方向行駛了幾公里,就到達最佳的觀鶴地點。二寶小睡后醒來,第一件事就去抓姐姐家的柯柯,邊抓邊說:“柯柯醒了,肚子餓了。”并把她的奶瓶拿去喂柯柯。二寶的舉動把我們逗笑,在我二寶的潛意識里,她每次一睡醒就是吃,所以她才會把奶瓶拿去喂柯柯。停車場里停滿了車,觀鶴、拍鶴的人絡繹不絕的順著湖邊走去,他們大多攜帶了很專業的像機。有十余只黑頸鶴排列著隊行在天空翱翔,從我們頭頂飛過,我親愛的二寶高興地對大寶說:“姐姐,你看鳥鳥,鳥鳥”。看到水里兩只不知名的水鳥在歡快地嬉戲,二寶高興地揮著小手,小嘴里直呼:“鳥鳥在叫,好聽,鳥鳥你好”。
環繞念湖的路修得平坦、寬敞。種植茶花的綠化帶結滿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攝影愛好者們,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停留拍上幾張滿意的照片。二寶興奮的也要去湊熱鬧,小嘴里不停的念著:“照個相,照個相”。在一片小樹林周圍,棲息著幾百只黑頸鶴,它們有的低飛,有的在水里梳理著自己的羽毛,有的安詳的曬著太陽。矗立在水里的一排排楊樹,給黑頸鶴生存的環境增添了幾許生機。
太陽慢慢從西落下時,映照著波光粼粼的湖面,有山、有水、有鳥、有黑頸鶴、有村莊的景像如一幅山水畫,是令人向往的田園生活,可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拍攝出不同的美景,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夕陽西下時,人們還不愿離去,攝像師們等待著日落西山,拍鶴起鶴落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