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瑞敏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醫院,山西 忻州)
乳腺癌是受多種致癌因子作用,而使乳腺上皮細胞發生增殖失控的一種乳腺組織惡性腫瘤疾病,其發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疾病的首位。患者早期表現為乳房腫塊、乳頭溢液、腋窩淋巴結腫大等癥狀,隨病情發展,患者晚期因癌細胞轉移會出現多器官病變,對患者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
對乳腺癌患者臨床治療采用綜合性、精準化的治療原則,結合腫瘤的生物學行為與患者身體狀況,運用多種治療手段,以兼顧與全身的綜合治療。手術是乳腺癌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對早期患者,根據其乳房部位原形硬結、疼痛、乳房皮膚改變等癥狀和體征,給予針對性的實施手術治療、放化療措施,一般能夠有效控制病情,預后良好[2]。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乳腺癌的臨床療效顯著提高,已經成為實體腫瘤中臨床療效最佳的疾病。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病理檢查等措施,對患者病情予以準確診斷,是實施精確手術治療的前提[3]。本文對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72例乳腺癌患者進行了術中冰凍病理診斷與術后石蠟病理診斷的效果比較,探討術中冰凍病理診斷的臨床應用效果。
本研究以本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經本院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為乳腺癌患者;患者平均年齡(54.50±6.50)歲。所有參與本研究的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了同意書。
患者入院后,首先進行臨床癥狀了解,觀察患者的體征表現,并通過乳腺觸診、影像學檢查等,詳細了解患者的具體病情,并確定手術方案;所選患者均實施了乳腺癌改良根治術[4];術前檢查手術所需器械、設備、醫療用品等,并將恒冷箱冰凍切片機設置為工作溫度;術中取乳腺病灶組織,清除干凈病灶組織表面的血液、組織液等,選病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組織,切成相應大小的組織塊兒,將切取的組織塊兒放置在冷凍托上,使用OCT包埋劑包埋,然后放入恒冷箱冰凍切片機中迅速冷凍,達到相應的溫度后,將冰凍組織切厚度為5μm的完整切片、固定、染色、中性樹脂封片。將所制切片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并按照相關標準及病灶組織特征,進行疾病分級和病理類型鑒別的診斷;手術醫師結合冰凍病理檢查結果,制定和調整進一步手術切除的范圍[5]。
所有患者在術后均進行石蠟病理檢查,并進行兩種檢查結果的對比分析。
經與患者術后石蠟病理診斷結果進行比對,冰凍病理診斷的組織學分級整體準確率為77.78%(56/72),其中組織學分級為Ⅰ級的患者符合率為73.68%(14/19)、Ⅱ級的符合率為83.87%(26/31)、Ⅲ級的符合率為72.73%(16/22)。詳細指標數據統計結果,見表1。

表 1 乳腺癌術中冰凍病理診斷與術后石蠟病例診斷的組織學分級
術中冰凍中,瘤體的大小對于腫瘤的病理診斷,診斷準確率為91.67%(66/72),對直徑大于2cm的腫瘤組織診斷符合率為94.12%(16/17),對直徑小于2cm的腫瘤組織診斷符合率為90.91%(50/55)。詳見表2。

表2 腫瘤組織的大小與術中冰凍病理診斷和術后石蠟病理診斷
術后病理診斷是對乳腺癌患者常用的臨床診斷方法,能夠真實準確地反映患者腫瘤的病變情況,但常用的術后石蠟病理診斷,環節多、操作復雜、需要時間長[6];而術中冰凍病理診斷,可通過將手術中切下的病理組織在冷凍切片機中迅速冷凍并制成切片,進行即時的病理診斷,其環節少、耗時短(一般只需30min左右)、操作簡便,有利于根據冰凍病理檢查結果,及時調整手術方案和切除范圍[7-9]。但是,該病理檢查方法也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如,對體積較大腫瘤發生局灶癌變,可能出現漏診;冰凍切片對細胞原有形態維持時間短,其精確度明顯小于石蠟切片,影響診斷準確率;對一些疑難及交界性疾病,冰凍切片難以進行準確判斷,無法立即給出診斷結果;術中冰凍病理診斷只適用于需要確定標本的病變性質,以確定后續手術方案的患者,不管是炎癥還是腫瘤、良性還是惡性等[10]。
本次研究對所選患者進行術中冰凍病理診斷與術后石蠟病理診斷的對比結果顯示,冰凍病理診斷在對腫瘤組織學分級的判斷中,Ⅰ級、Ⅱ級、Ⅲ級的分級準確率不理想,整體準確率為77.78%,各組的臨床判斷均與術后石蠟病理診斷結果有一定差異;術中冰凍病理診斷對直徑較大的腫瘤組織分級和類型的判斷有一定參考價值,而對腫瘤直徑較小的組織分級和類型的判斷,有較大差異。
綜上所述,對乳腺癌患者進行術中冰凍病理診斷,瘤體組織的大小對腫瘤的病理診斷有一定的影響,尤其對直徑較大的腫瘤該診斷方式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對直徑較小的腫瘤的組織學分級和類型的判斷,該診斷方式的準確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