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木蘭
(內蒙古通遼市醫院麻醉科,內蒙古 通遼)
下肢骨折是臨床常見病癥,手術是治療下肢骨折的首選方案,麻醉方式的選擇會影響到手術效果和患者術后恢復,因此麻醉在骨外科手術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1]。對于老年骨折患者而言伴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多種慢性基礎疾病,對于創傷較大的手術缺乏耐受性,加大了手術風險,給手術麻醉提出了較高要求。近年來,超聲引導的神經阻滯麻醉方式已經成為了麻醉醫師常用的一種麻醉方式,定位準確,操作較簡單,對患者麻醉效果及鎮痛效果較好,同時聯合短效靜脈藥物如右美托咪定、氯胺酮等,可降低麻醉藥物用量并提高神經阻滯效果[2]。本研究探討右美托咪定聯合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術中的影響,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行下肢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老年患者128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4例。其中脛腓骨骨折62例,踝關節骨折29例,股骨骨折3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術前常規禁食、禁飲12h,兩組患者均進行血常規、心電圖等術前生化常規檢查。進入手術室后均給予常規吸氧、血氧飽和度及血壓測定等,幫助患者建立靜脈通道,靜脈注射林格注射液9ml/kg,選擇L3-4間隙進行腰麻與硬膜外麻醉結合,蛛網膜下腔注射一定量的羅哌卡因0.5%。
對照組予以患者實施腰硬聯合麻醉(選擇患者L3-4間隙實施腰硬聯合麻醉,待患者腦脊液流出并通暢后,將0.5%羅哌卡因2ml注入)。
觀察組予以超聲引導下肢神經阻滯聯合右美托咪定持續泵注麻醉?;颊呷扰P位,靜脈給予5μg舒芬太尼和1mg咪達唑侖鎮痛鎮靜,對穿刺區域進行消毒,將超聲探頭垂直于肌間溝位置進行定位,獲得滿意圖像后,將穿刺針貼近探頭刺入,根據圖像隨時調整進針方向,使用索諾聲S-Never超聲儀定位坐骨和腰叢神經,并在穿刺針尾上連接注射器分別注射15ml和20ml羅哌卡因進行神經阻滯,術中以0.4μg/(kg·h)速率持續泵注右美托咪定鎮靜,并根據患者腦電雙頻指數(bispectral index,BIS)值調整輸注速度。
(1)比較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麻醉阻滯起效時間、麻醉阻滯持續時間,以及觀察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包括接受麻醉前10min(T1)、接受麻醉后20min(T2)和40min(T3)、手術完成后10min(T4)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2)對麻醉效果進行評價。
術中患者有劇烈疼痛并超出忍受范圍,需要改變麻醉方案為差;稍有疼痛感但持續時間不長為良;無疼痛感評為優。優良率=(優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麻醉阻滯時間:(579.32±24.63)min,麻醉起效時間:(15.37±1.09)min]比較,觀察組患者麻醉阻滯時間[(684.56±27.53)min]明顯增長,麻醉阻滯起效時間[(11.63±0.87)min]明顯縮短,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麻醉前T1時,兩組患者的心率比較,P>0.05;在T2、T3以及T4時,觀察組患者的心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時間段的HR比較(±s,次/min)

表1 兩組患者各時間段的HR比較(±s,次/min)
組別 例數 T1 T2 T3 T4對照組 64 80.76±5.1867.29±5.4165.78±6.0372.78±5.26觀察組 64 80.81±4.8678.11±5.1475.23±6.1778.74±5.21 t 0.660 10.247 8.625 6.669 P 0.621 <0.05 <0.05 <0.05
麻醉前T1時,兩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比較,P>0.05;在T2、T3以及T4時,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時間段MAP比較(±s,mmHg)

表2 兩組患者各時間段MAP比較(±s,mmHg)
組別 例數 T1 T2 T3 T4對照組 64 87.02±6.1185.38±5.0885.27±3.4287.24±4.37觀察組 64 87.47±5.7480.55±3.1179.38±3.0481.36±4.02 t 0.460 4.247 7.625 5.669 P 0.795 <0.05 <0.05 <0.05
觀察組患者麻醉優良率為95.31%(61/64),高于對照組的82.81%(53/6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264,P<0.05)。
下肢骨折在骨科手術中最為常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由于基礎慢性病較多,身體機能較差,選擇科學合理的麻醉方案是接受手術的重要前提。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在顯示屏中觀察到阻滯針尖能夠精準定位靶神經,避免麻藥誤入血管,傷及其他神經,并且可有效地降低麻醉藥物使用劑量,加速麻藥發揮作用,提高麻醉效果,同時也利于術后恢復,提高術后治療效果[3,4]。
右美托咪定屬于高選擇性α2-腎上腺受體激動劑,其通過患者脊髓內α2-受體及藍斑相互作用發生反應,對患者術后鎮痛具有增強作用,具有鎮靜、鎮痛、抗焦慮、降低機體應激反應等作用[5,6]。本研究使用右美托咪定聯合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結果發現,患者麻醉阻滯時間明顯增長,麻醉阻滯起效時間明顯縮短,兩種麻藥聯合使用后,患者心率和平均動脈壓保持在較低水平,麻醉效果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右美托咪定聯合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效果較好,可以有效平穩患者血流動力學,阻滯麻醉起效時間縮短、阻滯麻醉時間延長,降低麻醉不良反應發生率[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