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重霄
(邯鄲市明仁醫院腦一科,河北 邯鄲)
肺部感染是腦血管疾病常見并發癥,導致患者病情加重,治療難度增加,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給患者及家庭造成巨大的精神、生理和經濟壓力。本研究旨在探討腦血管疾病并發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
將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116例腦血管疾病患者作為對照組,男67例,女49例;年齡 41-82歲,平均(64.3±11.2)歲;將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87例腦血管疾病患者作為觀察組,男50例,女37例;年齡39-80歲,平均(63.8±12.3)歲。
1.2.1 對照組
詳細記錄患者性別、年齡、意識狀態、侵入性操作、基礎疾病、吞咽功能及預防使用抗生素情況,統計分析發生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
1.2.2 觀察組
根據對照組發生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制定對應護理措施,預防肺部感染。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數據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16 例腦血管病患者發生肺部感染者27例,發生率為23.28%,年齡≥60歲,意識障礙、侵入性操作、基礎疾病、吞咽障礙及預防使用抗生素時,肺部感染率明顯增高,見表1。
年齡、意識障礙、侵入性操作、基礎疾病、吞咽障礙及預防使用抗生素是肺部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2.3.1 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Energy-consumption Analysis Software for Prefabricated Cabin Type of Industrial Building ZHANG Jun,ZHANG Yufeng,MENG Qinglin,LI Riyi(94)
部分護理人員的感染知識匱乏,無菌觀念不強,需對護理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建立規范化的無菌操作規程及消毒隔離制度,降低感染發生率。
2.3.2 心理護理
患者及家屬因病情易產生焦慮、抑郁等悲觀情緒,科室安排理論知識扎實、經驗豐富、溝通能力強的的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宣教,消除患者及家屬悲觀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1]。
2.3.3 飲食護理
飲食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主,提高患者免疫力。需鼻飼者,抬高床頭,頭偏向一側,避免誤吸,每餐進食量保持在200ml,時間控制在30min,溫度在40℃左右,鼻飼后取半臥位休息,以利于胃排空[2]。

表1 對照組肺部感染發生情況

表2 肺部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2.3.4 腔道護理
加強排痰,注意保持氣道暢通,及時清潔患者口腔、鼻腔。
每天對病房進行通風換氣,并進行室內空氣消毒,采用消毒劑對病房的地面進行清掃,減少患者陪護人數,防止外界交叉感染,每月對病房進行細菌采樣,監測消毒質量,無菌用品遵守一人一用一消毒的原則。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3。

表3 患者臨床資料
2.4.1 兩組患者肺部感染率、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肺部感染率、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4.2 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為97.70%,高于對照組的90.52%(P<0.05),見表5。
腦血管病是神經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肺部感染率高達7%-22%。其中年齡、意識障礙、基礎疾病、侵入性操作、預防應用抗生素、臥床≥14d、脫水劑應用時間、胃酸抑制劑的使用是腦血管疾病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3,4]。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表4 兩組患者肺部感染率、住院時間比較

表5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針對并發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本研究制定相應預防護理措施,有效降低了肺部感染率,縮短了住院時間,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5-7]。不足之處是單中心研究,分析的肺部感染發生因素及樣本量較少,需增大樣本量、多中心合作用來驗證本研究的臨床意義。
總之,腦血管疾病并發肺部感染率高,影響因素多,針對各種影響因素進行預防和治療,可減少感染發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