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杰,王艷成,茹占廷
(內蒙古通遼開魯縣中醫(yī)醫(yī)院,內蒙古 通遼)
頸肩腰腿痛是一組因慢性勞損、無菌性炎癥引發(fā)的,以病患部位疼痛、腫脹、功能受限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常見疾病,包括頸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間盤突出、腰肌勞損、骨質增生等?;颊咭灾欣夏耆藶槎喟l(fā)人群,該病因初始癥狀不明顯,容易被患者忽視、造成貽誤最佳治療時機,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不利影響[1]。
本研究選擇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134例在本院接受臨床康復治療的頸肩腰腿痛患者作為樣本,并按照樣本納入標準將患者均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中藥加針灸治療)與觀察組(增加中藥熏蒸法治療)。兩組患者相關資料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相關檢查,并根據患者臨床癥狀、病情及身體狀況,制定治療方案;其中,對照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中藥(獨活寄生湯加減)結合中醫(yī)針灸治療;觀察組患者增加中藥熏蒸療法:1次/d、30min/次,接受3個療程(1個療程7d)的熏蒸治療[2]。
兩組中藥內服獨活寄生湯加減方的藥物組成:獨活25g、桑寄生20 g、秦艽10g、防風10g、細辛3 g、當歸15 g、白芍15 g、川芎10g、熟地黃15g、杜仲15 g、懷牛膝15 g、黨參10g、炙甘草10 g[3]。疼痛較劇者,可加制川烏10g、制草烏10g、白花蛇3g以助搜風通絡,活血止痛;寒濕癥狀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溫陽散寒;防己10g、薏苡仁15g、蒼術10g祛濕消腫;瘀血癥狀者,加紅花10g、桃仁10g穿山甲8 g;腎陰虛癥狀較重者,加山萸肉12-15 g枸杞子15 g[4]。腎陽虛癥狀較重者,加菟絲子115 g和肉桂10 g。將上述中藥用適量的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用1劑,分早、晚2次溫服,共服藥21d。
觀察組患者熏蒸所用中藥藥物:“秦艽20g、木瓜25g、紅花15g、海風藤30g、防風20g、獨活15g、威靈仙15g、川芎30g、桑寄生25g、甘草25g、川烏10g、伸筋草30g”[5-8]。
本研究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機體功能、疼痛程度及治療有效率[6]3項指標,進行相關數據統計和對比分析。
本研究相關指標數據,使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以組間數據對比,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實施相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機體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較治療前的評分提升幅度更大;疼痛程度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且較治療前的評分降低更加明顯。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機體功能評分、疼痛程度評分組間對比(±s)

表1 治療前后機體功能評分、疼痛程度評分組間對比(±s)
組別 例數機體功能評分 疼痛程度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P 治療前 治療后 P對照組 67 39.50±2.50 78.45±1.15 <0.05 7.05±1.50 2.25±0.85 <0.05觀察組 67 38.75±2.50 90.50±5.25 <0.05 6.95±1.85 0.68±0.25 <0.05 P->0.05 <0.05 - >0.05 <0.05 -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n(%)]
頸肩腰腿痛多見于中老年人,中醫(yī)屬于“痹癥”,風寒濕邪入侵于肢體關節(jié),氣血運行不暢,故見腰膝疼痛,久則肢節(jié)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形成痹證。痹癥日久不愈,累及肝腎,耗傷氣血。正如《素問·痹論》所言:“痹在于骨則重,在于脈則不仁”。腎主骨,肝主筋,邪客筋骨,日久必致損傷肝腎,耗傷氣血。又腰為腎之府,膝為筋之府,肝腎虧虛,則見腰膝痿軟疼痛;以滋補肝腎、益氣養(yǎng)血、舒筋通絡、活血化瘀為臨床治療原則。臨床中,對頸肩腰腿痛患者普遍采用常規(guī)中藥方劑配合針灸進行治療,療效肯定。其中中藥湯劑獨活寄生湯出自《備急千金要方》,方中獨活為君,辛苦微溫,善治伏風,除久痹,且性善下行,以祛下焦與筋骨間的風寒濕邪。臣藥細辛、防風、秦艽,細辛入少陰腎經,長于搜剔陰經之風寒濕邪,又除經絡留濕;秦艽祛風濕,舒筋絡而利關節(jié);防風祛一身之風而勝濕,君臣相伍,共祛風寒濕邪。痹證日久而見肝腎兩虛,氣血不足,遂佐入桑寄生、杜仲、牛膝以補益肝腎而強壯筋骨,且桑寄生兼可祛風濕,牛膝尚能活血以通利關節(jié)筋絡;當歸、川芎、地黃、白芍養(yǎng)血和血,黨參、茯苓、甘草健脾益氣,以上諸藥合用,具有補肝腎、益氣血。且白芍與甘草相合,尚能柔肝緩急,以助舒筋。當歸、川芎、牛膝活血,寓“血行風自滅”之意。甘草調和諸藥,兼使藥之用??v觀全方,以祛風寒濕邪為主,輔以補肝腎益氣血之品,邪正兼顧,祛邪不傷正,扶正不留邪。而在此基礎上,增加使用中藥熏蒸療法,通過皮膚吸收熏蒸的藥物、配合服用中藥方劑和針灸,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尤其是中藥熏蒸能夠通過藥液蒸氣熏蒸人體肌膚,使之發(fā)汗,擴張毛孔,將深伏于關節(jié)、經絡、肌肉、骨骱的瘀血、痰濁等病邪從毛孔透出體外,藥物從毛孔滲入體內,幫助機體恢復功能,藥借熱力,熱助藥力,促使腠理疏通,脈絡調和,祛風散寒,氣血流暢,已達到松馳骨骼肌、鎮(zhèn)痛、改善患病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加快新陳代謝,改善肌肉關節(jié)功能,更好地提高了消炎止痛的效果。
綜上所述,采取中藥、針灸聯合中藥熏蒸的中醫(yī)內外治療聯合治療,能夠更好地改善頸肩腰腿痛患者的疼痛癥狀、加快患者機體功能恢復,有效地提升患者臨床康復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