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少華
(內蒙古滿洲里市人民醫院,內蒙古 滿洲里)
人體冠狀動脈出現粥樣硬化而造成的心臟病即為冠心病。冠狀動脈發生病理性的改變后,會變得狹窄或形成堵塞,進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可導致心肌壞死[1-2]。導致冠心病形成的因素較多,糖尿病、肥胖、高血壓、運動量過少、飲酒、吸煙等均會造成冠心病。所以,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不健康飲食習慣的產生,冠心病患者數量逐漸上升。此外,季節的變化、情緒的過度波動,或者活動量急劇增加時,容易發病。冠心病患者臨床上常出現心絞痛、典型心痛或者心悸等情況,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具有較為嚴重的影響,需要及時進行治療[3-4]。目前冠心病的治療主要以動脈介入治療方式為主,此方式的臨床療效較為顯著,但其動脈途徑選擇的不同,對患者預后有一定的影響。鑒于此,本文將對經橈動脈途徑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心病的效果展開研究分析,現將研究內容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的78例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經橈動脈途徑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其均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治療,將其作為治療A組,另在同一時間段選取78例經股動脈途徑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患者,作為治療B組。治療A組:男性36例,女性42例,年齡51~78歲,平均(64.75±12.34)歲。治療B組:男性39例,女性39例,年齡53~79歲,平均年齡(66.21±12.13)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一步展開比較。
治療A組:采取經橈動脈途徑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采取平臥體位,右側上肢向外展開30°,取橈骨莖突近端偏上方橈動脈搏動最為強烈處進行穿刺,局部麻醉,穿刺成功后將5F動脈鞘管置入,同時注入肝素,100 U/kg,冠狀動脈造影,將鞘管拔除,進行止血,采用彈力繃帶進行包扎,6 h候將繃帶拆除。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對比[,n(%)]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對比[,n(%)]
組別 例數 指引導管置入時間(min) 穿刺成功例數 手術成功例數 平均支架數量 患者入導管室到球囊開始擴張用時(min)治療A組 78 5.65±1.28 73(93.59) 71(91.03) 1.53±0.73 42.31±12.65治療B組 78 5.73±1.59 75(96.15) 74(94.87) 1.51±0.68 39.48±11.18 t/χ2 0.346 0.676 1.129 0.177 1.480 P 0.730 0.411 0.288 0.860 0.140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情況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情況對比()
組別 例數 穿刺點壓迫時間(h) 下床活動時間(h) 住院時間(d)治療A組 78 6.28±1.67 13.64±4.21 4.37±1.21治療B組 78 18.65±2.29 28.55±5.64 7.58±1.69 t 38.546 18.710 13.640 P 0.000 0.000 0.000

表3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癥狀發生情況對比[n(%)]
治療B組:采取經股動脈途徑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與治療A組不同的是:取腹股溝韌帶中點下方2 cm進行穿刺,采用6F動脈鞘管。其余步驟與治療A組相同。
統計兩組患者的穿刺成功例數、手術成功例數、平均支架數量、指引導管置入時間、患者進入導管室到球囊開始擴張所用時間、穿刺點壓迫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
記錄兩組患者發生術后不良癥狀的情況,包括血栓、肺栓塞、心動過緩、假性動脈瘤以及穿刺部位血腫。
結果顯示,兩組在指引導管置入時間、穿刺成功例數、手術成功例數、患者入導管室到球囊開始擴張用時以及平均支架數量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結果顯示,治療A組患者的穿刺點壓迫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治療B組(P<0.05),見表2。
結果顯示,治療A組患者的不良癥狀總發生率低于治療B 組(P<0.05),見表 3。
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生活和工作壓力的增大,我國冠心病患者數量呈逐漸上升趨勢,據統計數據報道,我國在2018年全年實行冠心病介入治療的患者例數達到了91萬例,并且患病人數還在持續增長中[5-6]。動脈介入手術被稱為心臟支架手術,該手術是目前我國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治療手段。通過心導管技術,將發生狹窄或形成阻塞的冠狀動脈血管進行疏通,從而達到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效果。動脈介入治療手術具有創口小、恢復速度快且病變發現直觀等多種優勢,具有較好的療效,但在術后容易發生出血或者血管相關的不良癥狀,可能影響到動脈介入治療的遠期療效[7-8]。因此,對冠心病的有效治療方式的研究成為了關注熱點。
本次研究中,與選取股動脈進行接入治療的患者相比,選取橈動脈治療的患者更早下床活動、更早出院,且術后不良癥狀少。接受股動脈穿刺的患者需要更長的臥床時間,由于在長時間的強制性術側肢體制動和臥床的情況下,患者會出現一些不適感,如腰酸、背痛等。同時,由于壓迫止血時間較長,容易引起患者出現反射性嘔吐等狀況。然而橈動脈較為表淺,且具有管腔細的特征,壓迫止血較為容易,同時出血也能夠得到較好的控制。所以,接受橈動脈穿刺的患者術后不良癥狀較少,進一步促進了患者更快康復,縮短了住院時間。
綜上所述,經橈動脈途徑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具有較好的療效,并且能夠有效縮短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促進患者更快康復,并且能夠減少術后發生不良癥狀的發生,安全性較高,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