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陽,顧曉清,董芹,陸敏艷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江蘇盛澤醫院,江蘇 蘇州)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肝外膽管結石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其發病病因為膽道寄生蟲感染、膽道畸形等,一般無明顯癥狀,部分患者會感到上腹不適,普遍發病于30~50歲人群,常導致梗阻與感染,嚴重者會導致患者死亡,需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1]。有效的診斷方法對患者的治療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為分析腹部CT與MRCP診斷對肝外膽管結石患者的作用,本研究選擇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患者作為研討對象,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肝外膽管結石患者作為研討對象,對所有患者分別進行腹部CT與MRCP診斷,將診斷結果分為兩組,其中選擇腹部CT檢查出來的結果為對照組;選擇MRCP診斷出來的結果為研究組。所有患者中男31例,女31例;年齡30~75歲,平均(47.88±3.89)歲;病程 0.45~2.96年,平均(1.92±0.06)年。
確診為肝外膽管結石患者;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無重大器官疾病;患者均意識清醒;無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能夠配合本次研究。
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依從性差不能配合者;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者;因特殊情況不能堅持治療。
將采用腹部CT檢查出來的結果為對照組;患者在檢查前6 h內不能食用任何食物,并飲用適量的清水,患者取平臥位,采取GE OPTIMA CT 660 64排螺旋CT機進行腹部掃描,需要用120 kV的管壓力、22 mAs的管電流、5 mm的螺距、5 mm的層厚對患者胰膽管行多方位掃描[2]。將采用MRCP診斷出來的結果為研究組,患者在檢查前3~4 h需禁食,患者取平臥位,采取美國GE MR750 3.0T磁共振成像系統進行檢查,使用LAVA-FLEX mask序列、T2 fs PROPELLER序列和MRCP序列,對冠狀位和橫斷面進行掃描,并由我院影像醫師進行診斷[3]。除此之外,還需要對所有肝外膽管結石患者進行病理檢查,將其結果與腹部CT檢查、MRCP診斷的結果做比較。

表1 檢查結果對比[n(%)]
以病理診斷結果為標準,觀察兩組患者診斷結果,比較其準確性、靈敏度和特異性。
數據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統計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經手術病理診斷后,發現62例肝外膽管結石患者中,單純的膽囊結石患者共25例(40.32%),膽囊合并膽管結石患者共19例(30.65%),單純的膽管結石患者共11例(17.74%),單純的肝內膽管結石患者共7例(11.29%)。
其中對照組的診斷結果顯示符合病理診斷結果的共53例:單純的膽囊結石患者共21例(39.62%),膽囊合并膽管結石患者共17例(32.08%),單純的膽管結石患者共10例(18.87%),單純的肝內膽管結石患者共5例(9.43%);出現漏診或誤診的患者共9例,診斷符合率為85.48%。研究組的診斷結果顯示符合病理診斷結果的共59例:單純的膽囊結石患者共24例(40.68%),膽囊合并膽管結石患者共18例(30.51%),單純的膽管結石患者共10例(16.95%),單純的肝內膽管結石患者共7例(11.86%);出現漏診或誤診的患者共3例,診斷符合率為95.16%。兩種診斷方法差異顯著(χ2=5.359,P=0.021),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診斷準確性為95.16%[(13+46)/62×100%],靈敏度為97.87%(46/47),特異性為86.67%(13/15);對照組的診斷準確性為85.48%[(12+41)/62×100%],靈敏度為87.23%(41/47),特異性為80.00%(12/15)。兩組數據差異較大(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 1。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肝外膽管結石的發病率愈發升高;肝外膽管結石中原發性肝外膽管結石最多,該病在初期無明顯臨床癥狀,難以診斷,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盡早診斷與治療有利于醫護人員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抑制病情的發展,避免膽管感染、膽管癌的發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手術病理診斷是肝外膽管結石診斷的金標準,但該方法對患者的損傷較大。近年來,我國影像學技術逐漸成熟,腹部CT與MRCP診斷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臨床診斷上來,尤其是對肝外膽管結石患者的意義非常大。腹部CT掃描檢查可知道患者的腹腔臟器是否感染性疾病,該診斷方法具有較高的分辨率,成像清晰,掃描速度快,可做任意角度重建,對腫瘤學的研究起到極大的幫助,是一種無創、高效、立體的醫學影像技術,能發現患者存在的微小病癥,優勢突出,對術者的指導意義重大,極大的提高了疾病的診斷率[4]。MRCP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技術,其無需造影劑,操作簡單,能在更短時間內輕松、準確地執行檢查,獲得的圖像質量極高,圖像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進行觀察,可有效的辨別不同類型的結石,有效地對低信號結石進行檢出,避免漏診誤診情況的發生,能夠無層間距連續采集,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診斷方式[5]。
本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患者經診斷后,發現對照組患者的診斷符合率為85.48%,研究組患者的診斷符合率為95.16%,兩組數據差異較大(P<0.05),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的診斷準確性為95.16%,靈敏度為97.87%(46/47),特異性為86.67%(13/15);對照組的診斷準確性為85.48%,靈敏度為87.23%(41/47),特異性為80.00%(12/15)。
綜上所述,兩種方法均能夠用于診斷患者的病情,尤其是MRCP診斷,畫面清晰,能觀察到不易察覺的結石,其準確性、靈敏度和特異性更高,更符合病理診斷,臨床意義重大,有利于患者的治療,促進患者的康復,臨床推廣價值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