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萍
(景東縣人民醫院,云南 景東)
重癥監護病房相較于普通病房,空氣密閉,多重耐藥患者行機械通氣具有較高的接觸和飛沫傳播風險,導致交叉感染[1]。開放式的吸痰方法可以徹底的幫助患者吸痰,但是在每次的吸痰過程中,都需要中斷機械通氣,將人工氣道和呼吸機分離,在暴露的環境中進行操作,加大交叉感染的風險[2]。本文以我院患者為例,分析密閉式吸痰方式的應用效果,并分析總結護理方法和體會,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多重耐藥行機械通氣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 10例,男 5例,女 5例,年齡 35~81歲,平均(43.44±4.02)歲;對照組 10例,男 5例,女 5例,年齡 40~78歲,平均(45.46±4.1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參與本研究。
給予對照組患者開放式吸痰的方式,給予觀察組患者密閉式吸痰方式干預,具體方法如下:將密閉式的吸痰管三通和患者的呼吸機Y型管、人工氣道(氣管插管)、負壓吸引裝置相連在一起,形成較為密閉的吸引系統,左手手持吸痰管和負壓吸引相鏈接的位置,拇指控制吸引閥,右手手持吸痰管,沿著氣管插管插入,直至所需深度,按下吸引閥開關,進行連續的負壓吸痰,吸痰時間不超過15 s,一邊吸一邊旋轉撤出吸痰管。吸痰完畢后,回抽吸痰管直至可見導管上藍色指標線,按下吸引閥,常規沖洗管腔內的痰液。
護理方式:(1)氣道管理護理:在幫助患者翻身時因讓患者的頭頸部保持和氣管導管活動一致性,并減小氣管導管的壓力,調試系帶的松緊程度,避免吸管發生脫位現象;(2)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護理人員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關注患者的面色、心率、血氧飽和度的變化情況,若患者在吸痰過程中出現心率不正常,血氧飽和度下降,患者面色發紺等異常的情況,需及時的停止吸痰操作,并提高患者供氧,使各項指標恢復正常;(3)口腔護理:護理人員每4小時就利用生理鹽水或者性銀離子抗菌液棉球對患者進行1次口腔清理,清理患者的口腔、牙齒和舌面,必要時還需要沖洗患者的口腔,避免口腔病原菌微生物進入患者的呼吸道誘發感染;(4)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及時的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通過為患者進行密閉式吸痰和插管治療的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對吸痰和插管的認識,減少患者因未知而帶來的恐懼和負面心理,同時也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減少患者的抵抗情緒,配合治療,盡早拔管,早出院,減少經濟負擔。
表1 兩組護理后血流動力學比較()

表1 兩組護理后血流動力學比較()
組別 例數 血氧飽和度(%) 平均動脈壓(mmHg) 心率(次/min)對照組 10 80.6±3.35 39.3±3.2 117.3±4.6觀察組 10 96.3±2.53 50.0±3.8 99.3±4.5 t 11.827 6.811 8.845 P 0.001 0.001 0.001
觀察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吸痰方式干預后的MDRB感染幾率;觀察患者護理后的血流動力學發展變化。
使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使用t檢驗,()表示計量資料,使用χ2檢驗,(%)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血流動力學指標,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平均動脈壓均較對照組明顯提升,心率較對照組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比較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干預后的MDRB感染幾率,觀察組患者感染率為1例,感染幾率為10%,對照組患者感染2例,總感染率為20%,經過統計學分析,兩組χ2=3.922,P=0.048。
機械通氣是幫助呼吸衰竭患者自主呼吸運動的通氣方式,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挽救患者的生命,在通氣時需要為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呼吸護理和吸痰護理[3]。開放式吸痰方式是傳統的幫助患者吸痰的護理方式,吸痰效果較為徹底,效果突出,但是容易加大感染的風險,影響患者的心率、血氧飽和度,影響治療效果[4]。
密閉式吸痰方式相較于傳統的吸痰方式,操作更為簡便,設施更為簡化,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同時,在吸痰時不同分離呼吸機,機械通氣裝置可以正常運行,能夠有效的維持通氣功能正常運轉,縮短治療時間,加快拔管的次數,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5]。如本文研究所示,對患者進行了密閉式吸痰方式并進行了針對性的護理,認為在吸痰時需要對患者進行氣道管理護理、心理護理、口腔護理及其他等護理。機械通氣患者進行密閉式吸痰方式進行治療時需要妥善處理好氣管或者套管,患者術后的翻身拍背等動作和進行吸痰護理時都極容易導致氣管或者套管發生脫位的現象,影響患者治療進程和病情康復進程[6-8]。行機械通氣、氣管插管是等治療對患者造成一系列的心理刺激,進而導致患者產生恐懼等負面的心理情況,拔管后患者也容易產生依賴和擔憂,需要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心理護理。如本文研究所示,采用不同的吸痰方式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后的血流動力學各項指標評價明顯優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密閉式吸痰的方式能夠有效的防止多重耐藥行機械通氣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交叉感染,降低感染的幾率,幫助患者早日康復,減輕經濟負擔;對患者進行適當的護理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改善患者癥狀,效果突出。
綜上所述,密閉式吸痰在多重耐藥患者行機械通氣中干預效果突出,能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幾率,對患者進行適當的護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改善患者的癥狀,加快康復速度,早日出院,降低經濟負擔,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