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峰, 白曉梅, 王桂東
(遼寧省丹東市第一醫院心內科, 遼寧 丹東 118000)
ASTEMI是臨床常見性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此類患者的病情往往較危重,故此及時開通血管以使血流恢復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挽救瀕死心肌,提高預后效果的關鍵[1]。急診PCI是目前治療ASTEMI患者的主要方法,而術前需采用負荷劑量的抗血小板藥物,如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等在臨床中的應用較多[2]。然而,氯吡格雷的奏效時間較慢,且抗血小板效果存在較大的變異性[3],因此在急診PCI術中的應用受限。而替格瑞洛是臨床常用的P2Y12受體拮抗劑之一,具有可逆性,可有效抑制二磷酸腺苷對血小板聚集的誘導作用[4]。并且,替格瑞洛較氯吡格雷具有更穩定的抗血小板作用,且奏效迅速,已被諸多指南推薦用于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的臨床治療[5]。本研究將本院收治的108例行急診PCI術的老年ASTEMI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比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對患者急診PCI后并發癥及預后的影響,旨在探討替格瑞洛在老年患者中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進而為臨床應用提供一定的依據。
1.1一般資料:將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108例行急診PCI術的老年ASTEMI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簡單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54例。納入標準:符合相關診斷標準[6];發病時間<12h;年齡為60~85歲;接受急診PCI術;一般情況良好,可耐受手術治療,具有良好的依從性。排除標準:大出血活動期;既往伴有嚴重肝腎疾病、出血性卒中史;近期行手術治療,或伴有腦血管疾病史、外傷史;伴有心源性休克、血小板減少癥、血液系統疾病、精神性疾病、惡性腫瘤、嚴重感染等。
1.2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氯吡格雷治療,在術前服用負荷劑量氯吡格雷600mg與阿司匹林300mg。研究組采用替格瑞洛治療,在術前服用負荷劑量替格瑞洛180mg與阿司匹林300mg。對TIMI血流分級為Ⅲ級者,不采取急診干預;其余患者常規行血栓抽吸和球囊擴張術。兩組患者均常規給予受體阻滯劑、他汀類、低分子肝素,在此基礎上,對照組術后常規服用氯吡格雷75mg,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研究組術后常規服用替格瑞洛90mg,每日2次;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
1.3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PCI術后無復流[6]和術后3個月內惡性心律失常、上消化道出血、顱內出血及MACE的發生情況。MACE包括支架血栓、再發心肌梗死、卒中、心源性死亡等。

2.1兩組患者臨床基本情況的比較:統計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臨床基本情況的比較,均無明顯差異(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基本情況的比較
2.2兩組患者術后TIMI血流分級及無復流發生情況的比較:統計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冠狀動脈TIMI血流分級為3級的比例(92.59%)較對照組(75.93%)明顯升高,且術后無復流及慢復流發生率(7.41%)較對照組(25.93%)明顯降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TIMI血流分級及無復流發生情況的比較n(%)
2.3兩組患者術后MACE發生情況的比較:統計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3個月內支架血栓、再發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發生率較對照組均明顯降低(均P<0.05);而兩組患者卒中發生率的比較,并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MACE發生情況的比較n(%)
2.4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內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內發生惡性心律失常、上消化道出血和顱內出血發生率的比較,均無明顯差異(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內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n(%)
在ASTEMI患者行急診PCI術前,常規服用負荷劑量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進行抗血小板治療,旨在盡可能減少患者冠狀動脈內的血栓負荷,減少支架引起的新生血栓形成。但不足在于氯吡格雷是前體型藥物之一,若具備抗血小板活性,則需細胞色素P4450同工酶的生物轉化作用[7]。有研究表明[6],即便是通過增加氯吡格雷在PCI術前的負荷劑量(至600mg)的方法,其要在2h后才能起到最大限度的抗血小板作用。然而,由于急著PCI術的時間相對較短,若置入支架后抗血小板藥物不能迅速奏效,則有可能因支架引起新生血栓形成。臨床中為解決這一問題,通常在急診PCI術中聯合應用替羅非班進行抗栓治療,盡管該藥物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奏效,且療效確切,但有可能引起出血事件的發生[7]。尤其是針對老年ASTEMI患者,對上述抗血小板藥物的聯合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替格瑞洛作為近年來新型的抗血小板藥物之一,可有效彌補氯吡格雷等藥物的不足。該藥物為非噻吩吡啶類藥物之一,亦是新型的P2Y12受體拮抗劑之一,其本身處于活性形態,不需要經過肝臟的生物轉化作用,所以可有效縮短起效時間,且具有確切、穩定的臨床療效,有助于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8]。此外,替格瑞洛與P2Y12是一種可逆結合,由此可有效減少出血的可能性。由于冠狀動脈內血栓負荷較重,在患者行急診PCI中,置入支架后容易出現無復流的情況。既往研究指出[9],無復流的發生與MACE的發生存在顯著關系,出現無復流的患者較心肌血流恢復者更易發生惡性心律失?;虺溲孕牧λソ叩炔涣际录?,并且其死亡率較恢復血流灌注者明顯升高。而由于替格瑞洛可迅速奏效,具有顯著的抗血小板療效,故此可盡早誘導聚集的血小板團塊分散[10]。同時,替格瑞洛可減少血栓負荷,故此能夠促進患者冠狀動脈血流的恢復[11]。并且,替格瑞洛可避免微血栓的形成及脫落,以免微栓塞的發生[12]。
本研究發現,研究組術后冠狀動脈TIMI血流分級為3級的比例(92.59%)較對照組(75.93%)明顯升高,且術后無復流及慢復流發生率(7.41%)較對照組(25.93%)明顯降低,與既往研究報道相符[13]。結果表明,相比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可快速發揮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促進冠狀動脈血流恢復。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3個月內支架血栓、再發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發生率較對照組均明顯降低,與既往研究報道一致[14]。結果表明,替格瑞洛可有效降低老年ASTEMI患者行急診PCI術后MACE的發生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并且,本研究中,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內發生惡性心律失常、上消化道出血和顱內出血發生率的比較,均無明顯差異。結果表明,替格瑞洛對老年ASTEMI患者的抗栓治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患者耐受性較好,因此值得臨床應用。
綜上所述,臨床中對行急診PCI術的老年ASTEMI患者應用替格瑞洛進行抗栓治療具有確切的臨床療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