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 沈童睿
江西瑞金,葉坪革命舊址群,一座黛瓦灰墻的祠堂式建筑靜靜佇立。門前的金色五角星,屋內的“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標語,讓人們的思緒又回到了90 年前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歲月——1931 年11 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召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這里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工農民主政權,它的成立譜寫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建設和紅色政權建設的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中,在建立紅色政權、探索革命道路的實踐中,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以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等為主要內涵的蘇區精神。”
1929年1 月,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率紅四軍主力3600 多人從井岡山出發,踏上了轉戰贛南的艱難行程。
“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1930年秋至1931 年秋,紅軍在毛澤東、朱德的指揮下,先后粉碎國民黨反動派三次“圍剿”,使贛南、閩西根據地連成一片,并以瑞金為中心發展為中央革命根據地,即中央蘇區。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和黨領導的其他革命根據地蓬勃發展的形勢下,1931 年11 月7 日至20 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大會前夕,中國共產黨發表告全國工農勞苦民眾書,指出即將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將一定成為中國工農民主專政在全國范圍內勝利和奠定的先聲,創造中國新社會的序幕”。
“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進行了建立人民政權的偉大探索和在局部地區執政的重要嘗試。”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館長周景春說,這不僅加強了革命根據地建設,擴大了黨和紅色政權的影響,開創了土地革命戰爭新局面,同時為以后的革命和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經驗,培養了大批領導骨干和組織、管理人才。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后,迅速在政權、廉政、法制、經濟、文化、教育、衛生、交通、郵電等方面開展大規模建設,中央革命根據地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研究員賴文燕介紹,中央蘇區發展到鼎盛時期,轄有江西、福建、閩贛、粵贛等4個省級蘇維埃政權,60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總面積8.4 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53萬人,黨員總數超過13 萬人,紅軍總數達12 萬余人。
葉坪的紅軍廣場上有一座高聳的紅軍烈士紀念塔,狀如炮彈,鑲滿小石塊,塔的前方地面上鋪寫著“踏著先烈血跡前進”8 個大字。這正如偉大的革命精神跨越時空、永不過時,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不竭精神動力。
心有所信,方能遠行。“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方志敏在獄中寫下錚錚誓言;面對敵人進攻,江西安遠縣鎮崗鄉一個叫尊三圍的“紅色村莊”,赤衛隊員英勇抗擊全部犧牲,剩余村民堅貞不屈全部遇害……
在異常嚴峻險惡的斗爭環境中,廣大黨員和中央革命根據地的軍民始終懷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必勝信念,不畏千難萬險,不懼千辛萬苦。“正是有了共產黨人和根據地軍民堅如磐石的信念信心,中國革命才最終迎來勝利曙光。這深刻啟示我們,革命理想高于天,無論任何時候都要矢志不渝、堅定不移。”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副教授汪玉明說。
求真務實,方能前進。中央革命根據地的成功創建,離不開共產黨人實事求是的艱辛開拓。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科學分析中國社會的性質和特點,把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黨的建設結合起來,創造性地解決了在中國革命實際條件下黨和軍隊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逐步探索并成功開創出一條建立農村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中國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蘇維埃政權是屬于工人、農民、紅色戰士及一切勞苦民眾的”“改善農民生活”……翻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字里行間彰顯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從土地、勞動問題,到柴米油鹽問題,在中央革命根據地時期,黨始終牢記群眾利益,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生活,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有一次,江西興國長岡鄉貧農馬榮海的茅草屋失火,鄉蘇維埃政府組織幫工找料,僅用3 天就建起一座新房。如今,這間土坯房依然完好地保存了下來,吸引著一批批共產黨員前來參觀,生動詮釋著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如今,戰爭年代那樣血與火的生死考驗少了,但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仍在繼續。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原中央蘇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信仰力量,奮力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
江西于都縣通過修繕革命舊址遺跡、培訓專業講解員、開展紅色研學等方式,大力傳承紅色基因。以前,一些鄉村面臨出行不便、就業路子窄等問題,像貢江鎮紅峰村就只有一條山路通往山外,村民出行難。易地扶貧搬遷以來,于都積極實施“三級梯度”安置、“四道醫療保障線”等工程,推進修路、改水、改廁等項目。“如今,我們村鄉村旅游已經初具規模。我們的目標是依托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好鄉村旅游產業帶動農民致富。”紅峰村黨支部書記曾衛東說。
中國革命從蘇區走向全國,蘇區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跨越時空、永不過時,是共產黨人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革命老區廣大干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堅持繼承先烈遺志,大力弘揚蘇區精神,譜寫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