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
(作者單位:中共蘭西縣委組織部)
初識《奮斗》是在2017 年,那時候我在街道辦事處辦公室工作,在整理分發報紙的時候看見了《奮斗》這本黨刊。作為省委機關刊,“奮斗之聲”“奮斗講壇”“龍史紅印”“奮斗時評”等欄目都具有地方特色。《奮斗》每期轉載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為我們理論學習提供了極大便利,當中央和省委召開重要會議,都會推出單獨的專題專欄,深入淺出、精準策劃、宣傳報道闡釋會議精神。對于早已適應碎片化閱讀的90 后青年干部,《奮斗》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知識獲取渠道,其特殊作用不可替代。
與《奮斗》相識4 年有余,驀然回首,《奮斗》已經深深地融入到我的生活與工作之中,當我偶爾在工作中困惑的時候,我常常想起《奮斗》中蘊含的深邃思想和豐富內涵,以及具體的指導性建議,成為推動我前進的重要力量。在街道辦事處的時候,我剛剛參加工作,對《奮斗》的重要作用理解不深。隨著崗位的輪換、年齡的增長,工作想法、思維也慢慢發生了轉變。來到組織部門工作以后,單位十分重視自身建設,把讀好書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開展了“讀一本好書”系列活動,我又重新閱讀以往收集的期刊,重新感悟、重新體會。其實,我們這群90 后的青年黨員,生活和學習條件都比較優越,畢業后進入機關工作,缺少在艱苦環境中的磨煉,缺少復雜問題的考驗。面對打好三大攻堅戰、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大項目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工作,更需要我們投身其中、砥礪自我、不斷拼搏。作為青年黨員,必須堅決摒棄一切明哲保身、得過且過的消極行為,工作中以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擔起肩負的職責使命,詮釋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承諾。必須始終有自我斗爭、自我革命和敢于直面問題、敢于動真碰硬的決心信心,在急難險重一線工作中經風雨、壯筋骨、抗摔打,在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受教育、練功夫、學本領。
最近,我拿到了《奮斗》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專刊,這一期厚重的內容承載著我們黨百年以來的奮斗歷程。在理論述評《龍江翻涌奮斗潮》中,我看到中國共產黨人在黑龍江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奮斗足跡,更加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通過一篇篇“從延安到北安”系列采訪報道,我又仿佛從字里行間,觸摸到延安干部團艱難跋涉、奔赴東北的光榮歷史,更加體會到我省作為戰略大后方在支援全國解放中的重要意義。可以說,手捧著這本厚重的專刊,感受到的是以史為鑒、接續奮斗的奮進力量。
強國有我,不負時代。在新時代,我們每個青年黨員干部都要更加自覺地學黨刊、用黨刊,使其成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動力源,學好《奮斗》,用奮斗去書寫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