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芳,蔣琪霞,苗素琴,金微微,達建萍
手術獲得性壓瘡現稱手術獲得性壓力性損傷(intraoperatively acquired pressure injury,IAPI),是指患者從手術中獲得的壓力性損傷(pressure injury,PI)[1]。研究報道,美國術中PI的發生率高達4.7%~66%[2],國內術后PI發生率為7.62%[3]。不僅增加患者痛苦,還延長住院時間,增加患者的醫療費用。因此,IAPI的發生率成為手術室護理質量的重要評價指標。對IAPI相關危險因素的評估是預防IAPI發生的重要前提,而評估結果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措施的選擇與實施[4]。現有的普適性量表如Braden評分量表、Norton評分量表及Waterlow評分量表評價手術患者的敏感度和特異性均偏低[5]。本研究旨在構建一種IAPI簡易評估量表,以利于臨床護士掌握應用,提高風險患者的識別率。
1.1 構建初始量表采用文獻回顧法,分析整理IAPI的相關危險因素,參考目前現有PI評估量表,經過專家訪談,最終形成含有7個條目(手術時間、手術體位、手術類型、麻醉類型、年齡、術中體溫、手術床墊)的初始量表。
1.2 遴選函詢專家專家納入標準:①從事專業工作10年以上的外科醫師、麻醉醫師、麻醉護士、外科護士、傷口造口專家;②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③本科及以上學歷;④對本研究有積極性,愿意參加函詢。最終確定了26名專家。
1.3 開展專家函詢編制專家咨詢表,對條目評價遵循Likert5級評分,采用電子郵件的方式進行專家咨詢。條目篩選原則:①條目評分均值小于4.0且變異系數(CV)>0.25的條目,②專家提出修改意見的條目。第一輪函詢結束后,進行整理分析、小組討論,按照條目篩選原則進行修改、增刪,修改后進行下一輪函詢,當專家意見趨于一致,停止咨詢。
1.4 信效度檢驗將函詢后形成的量表在臨床應用,進行信效度檢驗。以江蘇省某兩家三級甲等醫院的手術患者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術前身體各部位無PI;③此次手術為住院期間第一次手術;④手術時間>2 h;⑤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①急診手術患者;②患有影響PI觀察的皮膚病患者;③合并感染或嚴重水腫患者。按照樣本數為量表條目數的5~10倍以上計算[6],最終納入186例手術患者。
1.5 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 19.0對數據進行分析。專家基本情況用頻數、百分比表示;專家積極性用問卷回收率表示;專家權威性用權威系數(Cr)表示;專家意見集中程度用指標評分均數及標準差、變異系數(CV)表示;專家協調程度用肯德爾協調系數(W)表示,并進行顯著性檢驗,檢驗水準α=0.05。內部一致性信度用Cronbach’sα信度系數表示,評定者間信度計算組內相關系數(ICC);內容效度計算內容效度指數(CVI);效標效度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預測效度采用靈敏度(Se)、特異度(Sp)、陽性預測值(PPV)、陰性預測值(NPV)以及ROC曲線下面積(AUC)等指標進行評價,根據約登指數(Youden index)最大原則確定最佳臨界值。
2.1 專家函詢結果函詢共進行兩輪,具體結果見表1。第1輪函詢結束后,“手術類型”重要性評分均值為3.96±1.02,變異系數為0.28,專家意見不協調,小組討論后刪除此項目。另有專家建議增加患者營養狀況、體重,經過討論一致確定,增加“體質指數”條目,并參照Waterlow評分表[7],將體質指數按照體重正常、超重、肥胖、偏瘦由低到高進行賦分。“手術床墊”條目屬于PI的預防干預措施,作為量表條目可能影響評估的準確性,根據專家建議刪除此條目。最終形成IAPI風險評估量表,含6個條目,包括年齡、體質指數、麻醉類型、手術體位、(預計)手術時間、(預計)術中體溫,見表2。

表1 專家函詢結果

表2 IAPI風險評估量表
2.2 信效度檢驗結果
2.2.1 量表的信度Cronbach’sα信度系數為0.704。評定者間評分的組內相關系數(ICC)為0.948。
2.2.2 量表的效度量表總體的 CVI 為 0.833,各條目的 CVI為 0.800~1.000,均高于推薦值 0.75。使用Munro量表作為效標,術前、術中、術后評分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377、0.415、0.513(P<0.001)。研究共納入186例患者,其中發生PI24例,ROC 曲線下面積為0.810(95%CI:0.711~0.909),見圖1。該量表的靈敏度為70.8%、特異度為81.5%、陽性預測值為36.2%、陰性預測值為95.0%,最佳臨界值為13.5。

圖1 IAPI風險評估量表的ROC曲線
3.1 構建IAPI風險評估量表的意義研究顯示,在術前對PI進行前饋控制,能夠明顯改善患者術后的皮膚狀況,降低IAPI 的發生率[8]。前饋控制不僅包括風險因素的評估,還包括一系列預防措施的使用,例如各種新型減壓裝置、加溫保溫設備、多種減壓敷料聯合應用等,均有效預防了IAPI 的發生[9],同時也增加了醫療費用,不恰當的或過度的使用PI防護措施,易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加重患者經濟負擔。因此,需要使用風險評估量表,用實際評分結果量化IAPI的危險程度,從而客觀而有效地采取預防措施。
3.2 本量表構建過程可靠研究初期成立研究小組,經過文獻檢索、小組討論及專家訪談,形成初始量表。利用德爾菲法對初始量表進行修訂。德爾菲法是一種較好的預測工具,不受地域限制,使專家意見趨于一致。本研究所函詢專家分布在不同醫院的不同科室和不同領域,互相之間不做討論,避免了權威專家左右他人的弊端。函詢表設置專家修訂及刪除意見欄,使專家能夠充分發表專業意見。本研究專家均具有高級職稱,知識結構層次高,對該領域較為熟悉,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在兩輪專家函詢中,問卷的回收率分別為100%和96.2%,說明專家積極性高;一般認為,Cr≥0.70為可接受值,本研究兩輪Cr值分別為0.887和0.894,充分驗證了專家的權威性;CV是專家對指標評價的變異程度,CV越小,專家協調程度越高,一般認為CV>0.25,認為該指標的專家協調程度不高,第一輪函詢的CV為0.04~0.28,第二輪函詢的CV為0.06~0.20,W值分別為0.336和0.271,P<0.001。充分說明專家函詢結果協調、可靠。
3.3 本量表的信效度良好一般認為Cronbach’sα信度系數在0.7以上即可[6],本量表內部一致性較好。本研究組內相關系數(ICC)高達0.948,說明該量表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小,評分內容客觀性高。量表總體的 CVI 為 0.833,各條目的 CVI為 0.800~1.000,均高于推薦值 0.75。說明量表條目基本上反映了IAPI的風險因素,能夠測量所要測量的內容。Munro量表是術中使用最廣泛的風險評估工具,作為本研究效標,其評分結果間的Pearson相關系數術前、術中、術后分別為0.377、0.415、0.513,一般認為相關系數在 0.4~0.8之間說明效標效度比較理想[10],說明該量表在預測術中及術后PI的風險程度的高低更接近于Munro量表的預測結果。靈敏度和特異度是評價診斷評估工具真實性的常用指標,靈敏度是指評估表能正確的判斷發生PI的患者的概率,特異度則是指其正確排除不發生PI的患者的概率,兩個指標在 0~1之間,一般要求不低于0.5,數值越大,說明該評估表篩選PI高危或排除PI風險患者的能力越高。本研究構建量表的靈敏度為70.8%,說明量表預測PI發生的能力較高。陽性預測值偏低,為36.2%,可能與采取了PI預防措施有關。
3.4 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構建的IAPI風險評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預測能力高,但本量表僅適用于擇期成人手術患者(年齡≥18歲),不適用于兒童、嬰幼兒和急診手術患者,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本研究范圍較小,樣本量少,有待于在臨床上進行大樣本的研究,從而對量表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