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慧
在臨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一種呼吸系統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點為持續的呼吸氣流受限,且患者常常會有呼吸困難與咳嗽情況[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臨床上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且病情還會朝向更嚴重的方向發展,主要因為是吸入有害氣體或者顆粒,致使患者發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胸悶等。且患者的病程時間較長,如果病情處在急性加重期,則以上癥狀會逐漸加重,比較明顯的是痰液增加,且呈現出膿性黏液,患者的痛苦比較大,生存與生活質量明顯下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進一步發展可能會轉變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與有害氣體及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致殘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 歲以上發病率已高達10%。尤其是對于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極易出現反復,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時還會危及患者的生命[2]。隨著當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率不斷升高,提高治療效果,使癥狀在短時間得到改善是臨床值得關注的內容。因此,為了進一步驗證布地奈德聯合特布他林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本文以本院收治的62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為研究對象,并進行深入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12 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2 例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31 例。實驗組中,男21 例,女10 例;年齡36~70 歲,平均年齡(56.5±7.7)歲;病程2~13 年,平均病程(6.9±2.1)年。對照組中,男23 例,女8 例;年齡38~73 歲,平均年齡(58.7±7.7)歲;病程3~15 年,平均病程(7.8±2.4)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②患者與家屬都在知情同意的基礎上參與調研。排除標準:①患者長期處于精神昏迷的狀態,并且無法參與調研;②無法完成相關的調查問卷與體格檢查的患者;③具有嚴重的腎衰竭、膽囊炎、肝炎、膽結石等疾病的患者;④患者有溶血指征、既往有腦出血、類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的病史。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吸氧與抗感染等基礎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特布他林治療,硫酸特布他林霧化吸入,5 mg/次,2 次/d,持續15 min/次,治療周期為1 周。實驗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聯合特布他林治療。特布他林用法用量同對照組;布地奈德霧化吸入,1 mg/次,2 次/d,治療周期為1 周。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二氧化碳分壓。療效判定標準: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消失,為顯效;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咳嗽與呼吸困難等癥狀得到改善,為好轉;患者在接受治療后,癥狀沒有明顯好轉,且病情有加重的趨勢,為無效??傆行?顯效率+好轉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治療顯效25 例,好轉2 例,無效4 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7.10%;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17 例,好轉3 例,無效11 例,治療總有效率為64.52%。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二氧化碳分壓比較 治療前,實驗組患者二氧化碳分壓為(69.52±4.72)mm Hg,對照組患者為(69.74±4.87)mm Hg;治療后,實驗組患者二氧化碳分壓為(40.52±3.92)mm Hg,對照組患者為(54.53±4.81)mm Hg。治療前,兩組患者二氧化碳分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二氧化碳分壓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實驗組患者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二氧化碳分壓比較(,mm Hg)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二氧化碳分壓比較(,mm Hg)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在臨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破壞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征的疾病,氣流受限通常呈進行性加重,在癥狀表現上患者主要表現為慢性的咳嗽、咳痰、喘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相對比較常見的疾病,而臨床上治療該疾病時,主要采取藥物治療[3]。但是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久治不愈,會出現細菌大量侵襲肺部,從而致使肺部功能受到影響,不斷惡化,影響患者的免疫功能,呈現急性加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而布地奈德混懸液在臨床上屬于一種腎上腺皮質激素,也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抗炎藥物,其可以進一步改善處于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臨床癥狀[5]。特布他林屬于一種短效的新型藥物,也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癥狀,還能加快患者支氣管上皮纖毛的蠕動。通過兩種藥物聯合治療的方式,可以短效提高患者的上皮細胞、腺細胞與平滑肌細胞的各項功能,改善患者炎癥反應。布地奈德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治療,主要的作用機制為:該藥物屬于一種糖皮質激素,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能夠及時對炎癥與過敏介質釋放抑制,且能夠有效提升機體內抗炎癥因子的生成,有效降低炎癥介質中的生物活性,從而使氣道黏膜水腫程度降低,該藥物對細胞因子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增加細胞的免疫功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對上皮細胞分泌黏液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充分的擴張毛細血管,有效緩解患者支氣管發生痙攣的癥狀,并且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氣功能,放緩溶酶體酶釋放速度,增強組織的耐氧能力,這些對于患者的Ⅱ型上皮細胞與肺泡都有保護作用,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氣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87.10%,高于對照組的64.5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二氧化碳分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二氧化碳分壓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實驗組患者二氧化碳分壓(40.52±3.92)mm Hg 低于對照組的(54.53±4.81)mm Hg,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用布地奈德聯合特布他林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氣指標,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