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濤
慢性胃炎屬于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主要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癥病變,常見病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除此之外,十二指腸-胃反流、飲食習慣以及自身免疫能力下降等因素長期存在均有可能誘發本病的發生[1,2]。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癥狀,大部分患者通常無癥狀或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例如食欲下降、反酸惡心、上腹隱痛以及飽脹等等[3,4]。對于慢性淺表性胃炎大部分可以逆轉,只有少數可能會轉為慢性萎縮性胃炎,且慢性萎縮性胃炎通常和患者年齡存在密切關系,一般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加重[5,6]。對于慢性胃炎越早確診治療預后則越良好[7]。其中藥物治療為慢性胃炎常見治療方法,克拉霉素以及甲硝唑均為臨床常見治療藥物。近幾年有學者[8]指出,雷貝拉唑治療慢性胃炎效果理想,因此為進一步分析雷貝拉唑對慢性胃炎治療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本文以98 例本院2017 年~2020 年6 月治療的慢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組研究,詳細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7 年~2020 年6 月在本院治療的98 例慢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49 例。參照組患者男27 例,女22 例;年齡54~76 歲,平均年齡(66.43±4.84)歲;病程0.5~4 年,平均病程(2.77±1.15)年。觀察組患者男26 例,女23 例;年齡53~77 歲,平均年齡(66.48±4.82)歲;病程0.5~5 年,平均病程(2.79±1.0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采用克拉霉素聯合甲硝唑治療,甲硝唑片(長春萬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1623)劑量0.2 g/次,t.i.d.,口服;克拉霉素膠囊(浙江亞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8223)劑量0.5 mg/次,b.i.d.,口服。觀察組在參照組基礎上聯合雷貝拉唑治療,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珠海潤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228)劑量10 mg/次,q.d.,口服。治療14 d 為1 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療效判定標準參考文獻[9]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3.88%顯著高于參照組的79.5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參照組發生惡心4 例、惡心發生率為8.16%,發生反酸3 例、反酸發生率為6.12%,發生上腹脹痛2 例、上腹脹痛發生率為4.08%,發生嘔吐2 例、嘔吐發生率為4.08%,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2.45%(11/49);觀察組發生惡心1 例、惡心發生率為2.04%,發生上腹脹痛1 例、上腹脹痛發生率為2.04%,發生嘔吐1 例、嘔吐發生率為2.04%,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12%(3/49)。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33,P=0.021<0.05)。
對于慢性胃炎患者,臨床治療主要指導患者在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基礎上進行藥物治療,其中克拉霉素以及甲硝唑均為臨床常見治療藥物,前者為大環內醋類新一代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幽門螺桿菌作用,除此之外,其在酸性環境中穩定性良好[10,11]。而后者為硝基咪唑衍生物,可以對幽門螺桿菌的RNA合成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殺菌作用良好,以往臨床常將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聯合應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療中[12,13]。而雷貝拉唑在臨床上屬于新一代質子泵抑制劑,可以對胃酸分泌起到快速有效的抑制作用。相關研究指出,雷貝拉唑用藥24 h 內慢性胃炎患者胃內的pH 值要顯著高于奧美拉唑,相較于奧美拉唑,雷貝拉唑能夠更加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雷貝拉唑可以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復具有積極意義[14,15]。而在用藥不良反應方面,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雷貝拉唑治療安全性高,能夠減少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而以往也有類似研究[16]指出,雷貝拉唑不易與其他藥物發生相互影響,和其他藥物聯用治療慢性胃炎不易增加患者的用藥不良反應,進一步說明雷貝拉唑的良好治療安全性。
綜上所述,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雷貝拉唑治療效果顯著,不僅可以收獲良好的治療效果,且治療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