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慢性淺表性胃炎在臨床上屬于常見的一種胃腸道系統疾病,因老年群體無論是機體代謝能力還是機體免疫能力均比中青年更加薄弱,因此慢性淺表性胃炎在老年群體中具有更高的發病率[1,2]。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在老年群體的胃腸道疾病發病率中,慢性淺表性胃炎大約占70%以上。慢性淺表性胃炎發病后需及時進行科學有效的治療,以防止其進一步誘發出血以及胃部癌變等嚴重并發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3,4]。藥物治療為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主要治療方式,以往大多采用西咪替丁進行治療,但是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西咪替丁的療效有限,且其治療安全性欠佳,服用后患者容易發生各種不良反應[5,6]。近幾年也有研究指出替普瑞酮作為胃黏膜保護劑之一,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廣譜抗潰瘍作用以及修復胃黏膜作用,因此其在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治療中具有良好的治療應用價值[7,8]。為進一步研究該結論的可行性,本次研究選擇了本院在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100 例老年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展開研究,詳細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100 例老年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通過計算機隨機表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50 例。對照組男22 例,女28 例;年齡最大88 歲,最小62 歲,平均年齡(73.14±4.96)歲;病程最長5 年,最短1 年,平均病程(3.33±0.78)年。實驗組男24 例,女26 例;年齡最大89 歲,最小60 歲,平均年齡(73.11±5.30)歲;病程最長5.5 年,最短0.1 年,平均病程(3.37±0.80)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選擇西咪替丁(國藥準字H44023010,規格:0.2 g×50 粒/盒)作為本次治療藥物,服用方法為口服,0.2 g/次,每天早晚口服1 次,連續口服1 個月。實驗組患者選擇替普瑞酮(國藥準字H20093656,規格:50 mg×20 粒/盒)作為本次治療藥物,服用方法為口服,50 mg/次,每天早中晚飯后口服1 次,連續口服1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生活質量。①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各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胃鏡檢查顯示患者的胃黏膜水腫情況以及充血情況等全部消失;有效:患者各項臨床癥狀全部得到明顯改善,胃鏡檢查顯示患者的胃黏膜水腫范圍以及充血范圍等比治療前縮小>50%;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患者不良反應主要包括治療期間發生惡心嘔吐、腹瀉以及皮疹。③通過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74)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水平,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理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2.00%高于對照組的76.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發生惡心嘔吐4 例、腹瀉3 例、皮疹3 例,實驗組患者治療期間發生惡心嘔吐1 例、腹瀉1 例、皮疹1 例。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00%低于對照組的2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32,P=0.037<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評分(68.68±4.11)分高于對照組的(57.73±3.48)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4.377,P=0.000<0.05)。
對于老年群體,一旦發生慢性淺表性胃炎,無論是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是其身心健康都勢必受到嚴重影響[9,10]。老年慢性淺表性胃炎作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疾病,發病后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食欲下降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脹痛等,長此以往,會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帶來嚴重傷害,不僅容易導致患者產生一系列消極情緒,還會對患者的后期康復水平帶來一定影響[11,12]。因此一旦發病需要及時進行科學有效的治療。目前藥物治療為老年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的常見主要治療方式,其中西咪替丁為以往臨床比較常用的治療藥物之一,可以對患者的臨床癥狀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如果長時間服用西咪替丁容易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風險,例如腹瀉、惡心嘔吐以及皮疹等,尤其是腹瀉的發生將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13]。
替普瑞酮在臨床上屬于常見的廣譜抗潰瘍藥物之一,其服用后不僅能夠進一步促進患者的胃黏膜和胃液中的再生防御因子分泌,同時還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在縮短患者癥狀改善時間的同時,還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疾病所致的痛苦,并且替普瑞酮作為胃黏膜保護劑之一,服用后不會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具有較高的治療安全性,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具有積極意義[14,1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2.00%高于對照組的76.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00%低于對照組的2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32,P=0.037<0.05)。說明替普瑞酮在老年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治療中,不僅療效理想,且還具有較高的治療安全性。除此之外,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評分(68.68±4.11)分高于對照組的(57.73±3.48)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4.377,P=0.000<0.05)。說明替普瑞酮治療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改善老年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慢性淺表性胃炎疾病患者,選擇替普瑞酮進行治療不僅療效更為理想,而且還不易增加患者的用藥不良反應,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建議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