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從偉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心血管常見病,而心絞痛是冠心病患者主要癥狀之一,其成因與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肌缺氧、缺血有關,具有反復發作、病程長等特點,心絞痛嚴重時,患者極易發生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猝死等情況,增加患者身心痛苦[1]。現階段,臨床主要采用藥物、手術等方式治療冠心病心絞痛,但手術治療對人體具有一定的侵入性,故多數患者更傾向于藥物治療。美托洛爾是臨床常用治療藥物,作為一種典型β 受體阻滯劑,能有效改善心肌供氧、供血狀況,緩解患者心絞痛癥狀[2]。目前臨床主要圍繞美托洛爾對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炎性因子、心功能指標改善等情況展開,關于其對患者QT 離散度(QT dispersion,QTd)及心率變異性方面的研究較少。基于此,本次研究選取收治的部分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分析美托洛爾對其QTd 及心率變異性的影響,詳情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94 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依據隨機雙盲法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47 例。對照組男女比例28∶19;年齡37~70 歲,平均年齡(44.52±9.23)歲;病程1~12 年,平均病程(5.41±2.21)年。干預組男女比例30∶17;年齡35~69 歲,平均年齡(44.85±8.18)歲;病程1~10 年,平均病程(5.47±1.7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診斷標準[3];②患者自愿配合本次研究,簽署同意書,且遵醫性良好。排除標準:①重癥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危重癥患者;②肝、腎功能異常患者;③研究藥物過敏患者;④房室傳導阻滯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方法治療。口服辛伐他汀片(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80007,規格:20 mg×7 s),20 mg/次,1 次/d,晚上頓服;口服阿司匹林片(江西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36020722,規格:0.5 g×100 s),50 mg/次,2 次/d;口服單硝酸異山梨酯片(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40039,規格:20 mg×48 s),20 mg/次,2 次/d。叮囑患者用藥期間應臥床,保持充足休息,連續治療1 個月。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美托洛爾治療,口服酒石酸美托洛爾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391,規格:25 mg×20 s),25 mg/次,2 次/d,連續治療1 個月。
1.4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采用MAC5400 型心電圖機獲取兩組患者12 導聯同步心電圖,確定T 波降支切線或鄰近T 波間切跡與等點位線的交點、T 波與等位線的交點作為QT 間期的終點,連續測量3 個QT 間期平均值,經Bezzt 公式計算QTd、校正QT 離散度(corrected QT dispersion,QTcd)。用C3000 動態心電儀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24 h 心率、心律,經計算機自動計算PNN50、RMSSD、SDANN、SDNN,以此分析患者心率變異性。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QTd、QTcd 水平對比 治療前,干預組QTd水平(68.36±20.47)ms、QTcd水平(79.48±22.24)ms 與對照組的(68.42±20.45)、(79.59±22.17)ms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干預組患者QTd 水平(46.61±10.89)ms、QTcd 水平(42.80±13.52)ms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7.73±16.30)、(60.35±16.24)ms,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心率變異性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PNN50、RMSSD、SDANN、SDNN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PNN50、RMSSD、SDANN、SDNN 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干預組患者PNN50、RMSSD、SDANN、SDNN 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率變異性對比()

表1 兩組患者心率變異性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心肌缺氧、缺血、壞死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病理為自主神經功能失衡。根據相關調查可知,冠心病已經成為全球性健康問題,也是西方發達國家首要致死因素[4]。隨著冠心病進行性發展,患者常伴有心絞痛癥狀,且反復持續發作,如不給予有效治療,極易發生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猝死等情況,進而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QT 離散度指的是心臟發生最早復極與最晚復極間的時間差值,也是心肌復極非同步性特異性指標之一[5],其數值高低與冠心病患者惡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臟猝死等密切相關,通常情況下,當心肌缺血時,患者QTd 或QTcd 值會增大。心率變異性是反映交感、副交感神經活性主要指標之一[6],可用于評估患者自主神經平衡狀態,當心率變異性指標下降時,患者自感神經活性降低,造成心臟自主神經紊亂,導致患者猝死風險顯著增加。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人們生活作息逐漸不規律,飲食與運動習慣不斷變差,冠心病心絞痛發病率出現逐年增長趨勢[7]。目前,臨床多采用辛伐他汀片、阿司匹林片、單硝酸異山梨酯片等常規藥物治療,這些藥物雖然能暫時緩解心絞痛癥狀,擴張心血管,適當改善心肌供氧、供血功能,但遠期療效并不理想[8]。美托洛爾是近幾年臨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常用的一種β1受體阻滯劑,可選擇性抑制交感神經活性,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癥狀,能有效降低心肌耗氧量與心肌收縮力,提高心率變異性,同時能減少機體運動血流動力學、相同運動量心肌水平具體耗氧量,促使血液流入缺血區,明顯改善自主神經失衡狀態,有助于預防猝死,積極促進預后轉歸。
本次研究結果可知,美托洛爾治療后能有效降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QTd 與心肌耗氧量,及時糾正失衡的自主神經,明顯改善心肌缺氧缺血,提高β 受體對交感神經的敏感性,同時可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活性,減弱交感神經末梢突觸興奮性,減少晝夜節律高峰期兒茶酚胺的釋放量,有助于降低心率,避免冠狀動脈硬化斑塊破裂、損傷,增加心內膜下心肌血流量,對內分泌細胞因子激活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能嚴格控制心室重塑,促使心肌正常舒張、收縮。
綜上所述,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效果較好,對其QTd 及心率變異性具有積極影響,不僅能有效降低機體QTd,及時緩解心絞痛癥狀,還可明顯改善心率變異性,積極促進自主神經功能、交感神經功能恢復正常,值得在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