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傳海
在臨床婦科疾病中,產后出血是一種常見產后并發癥,胎兒娩出后24 h 內,陰道流血量>500 ml 即為產后出血。防治產婦在產時與產后發生出血現象,提高其治療效果則顯得至關重要。目前,臨床上在治療與預防產婦產后出血時,主要應用欣母沛與縮宮素藥物進行治療,其中縮宮素藥物能夠增強產婦子宮收縮力,降低由于子宮收縮乏力而導致產婦產后出血現象,但是該藥物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數產婦在產后仍然存在出血現象,進而增加產婦痛苦。而欣母沛藥物對于妊娠子宮肌層收縮具有一定刺激作用,對于產后可能存在出血危險因素與避免剖腹產產婦實施緊急手術起著重要作用[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聯合應用縮宮素與欣母沛治療產后出血產婦的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108 例產后出血產婦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每組54 例。常規組產婦年齡22~39 歲,平均年齡(29.0±3.4)歲;其中經產婦20 例,初產婦34 例;常規組產婦年齡23~40 歲,平均年齡(29.2±3.6)歲;其中經產婦25 例,初產婦29 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②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自愿加入到研究中;③產后24 h 內陰道出血量超過500 ml 者。排除標準:①對本次研究藥物過敏者;②嚴重精神、意識障礙者;③心、肝、腎功能異常者。
1.2 方法 常規組應用縮宮素(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850),當胎兒至母體分娩出后,采取靜脈注射方式,給予產婦注射10 U 縮宮素。若產婦在注射完縮宮素后,無明顯療效,則在間隔15 min后,增加縮宮素注射劑量,需注意縮宮素總注射量不可>2 mg。實驗組聯合應用縮宮素(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850)與欣母沛(阜新蒙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21020386)進行治療,方法如下:當胎兒自母體分娩出后,將10 U 縮宮素以靜脈注射方式注射至子宮肌體內,若產婦在注射完縮宮素藥物后,并無明顯治療效果,則繼續將250 μg 欣母沛藥物注射至產婦子宮體肌內,需注意欣母沛藥物的總注射劑量不可超過2 mg,并且注射次數應當不超過8 次。在注射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產婦反應,一旦其出現不良反應,則應當立刻停止注射,對產婦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產婦臨床療效、不同時間段出血量及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產婦用藥10 min 之后,其子宮收縮能力明顯得到增強,且分娩后陰道出血量得到明顯降低;有效:產婦在用藥10 min 之后,其子宮收縮能力出現增強現象,且分娩之后陰道出血量降低;無效:產婦在用藥10 min 之后,其子宮收縮能力并未得到增強,且分娩之后陰道出血量明顯增多。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不同時間段出血量包括術中出血量、術后2 h 出血量與術后24 h 出血量。用藥后不良反應包括面潮發熱、腸胃不適、頭暈頭痛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不同時間段出血量對比 實驗組產婦術中、術后2 h、術后24 h 出血量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臨床療效對比 [n(%)]
表2 兩組產婦不同時間段出血量對比(,ml)

表2 兩組產婦不同時間段出血量對比(,ml)
注:與常規組對比,aP<0.05
2.3 兩組產婦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常規組發生面潮發熱1 例(1.9%),腸胃不適2 例(3.7%),頭暈頭痛1 例(1.9%),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4%;實驗組發生面潮發熱1 例(1.9%),腸胃不適1 例(1.9%),頭暈頭痛1 例(1.9%),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6%。兩組產婦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528,P>0.05)。
產后出血是常見的一種產后并發癥,由于產婦產時與產后出血量過多,嚴重影響到其身體健康,不僅會對產婦產后恢復造成影響,而且還會影響到產婦正常哺乳,故而及早實施預防措施,降低產婦產時與產后出血則顯得至關重要。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對產婦實施常規孕檢與術后檢查,雖然能夠有效預防其發生產后出血現象,但是并不能完全避免產婦在產后發生出血現象[2]。導致產婦產后出血因素較多,主要包括子宮收縮乏力、胎盤植入、胎盤滯留、凝血功能障礙等,其中子宮收縮乏力是主要導致產婦產后出血的一種重要因素[3]。臨床上在治療產后出血產婦時,常采取縮宮素進行治療,主要目的是增強產婦子宮收縮能力,進而降低由于子宮收縮乏力而導致產婦發生產后出血的問題,但該藥物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數產婦在治療后仍然會有出血現象存在,不僅加劇了產婦痛苦,同時還會對其心理造成很大傷害[4]。再加上對于縮宮素的使用劑量是有一定要求的,若大量應用縮宮素藥物,則會導致產婦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從而降低了縮宮素的療效。而聯合應用縮宮素與欣母沛藥物,則能夠明顯改善產婦產后出血現象,這主要是由于欣母沛可對妊娠子宮肌層收縮起到一定刺激作用,當胎兒至母體分娩出后,對產婦實施子宮體肌注射,可降低其產后出血發生率,與縮宮素能夠起到互補作用,聯合應用這兩種藥物,不僅能夠預防與降低產婦在產前、產后出現出血狀況,同時還能起到明顯止血效果,進而提高產婦治療有效率[5]。但是聯合應用縮宮素與欣母沛藥物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產婦在用藥后會出現輕微惡心與嘔吐癥狀,且藥物價格比較高,但是止血效果較好,刺激子宮收縮能力較強,可有效降低產婦分娩痛苦,減少治療風險,縮短治療時間,可有效確保母嬰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促使整體治療效果得到提高,因此具備可行性與有效性。
本次研究中,通過對實驗組產婦聯合應用縮宮素與欣母沛藥物進行治療,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產婦術中、術后2 h、術后24 h 出血量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聯合應用兩種藥物,不僅能夠提高防治產婦產后發生出血情況,而且還能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確保母嬰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聯合應用縮宮素與欣母沛治療產后出血產婦具有明顯療效,不僅能夠提高產婦治療有效率,降低其產時與產后出血量,且安全性較高,可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