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藝人鄭爽在國外“代孕棄養”的消息引發不少網友熱議。不久前,知名導演陳凱歌在一檔節目中制作的短片也涉及代孕話題,被中央政法委“長安劍”點名批評“越界”。
很多人認為,代孕事實上是將生育“商品化”、將女性物化,除了身體和心理損傷外,還會帶來法律與社會倫理方面的風險。
“錢”是中介從事這行的主要動力
有媒體做過統計,需要代孕的客戶主要集中在不孕不育、失獨家庭、同性人群、職場女性、高凈值人群等既想要孩子又沒能力自主生育的人群,尤其是不孕不育者。《中國新聞周刊》刊發的調查文章稱,國內某代孕公司多年來已經“生產”了上萬名嬰兒,按照該公司最低65萬元一單、單筆30%的利潤算,保守估計該公司利潤以10億計。
錢顯然是中介從事這行的主要動力。
2019年7月,《法制日報》做過一篇名為《代孕黑色產業鏈調查》的稿件。其中提到,目前全國的代孕中介已達400多家,大多屬于“地下交易”,收費非常混亂。一般情況下,挑選卵子價格為6萬元至10萬元;代孕價格則按照不同檔次定價,有不包成功的、包成功的、包生兒子等,價格也從40萬元至135萬元不等。
文章提到,真正“出租”子宮的代孕媽媽所得并不高,基本在10萬元~20萬元,中介的單筆利潤大概在30%~60%之間。一些中介機構還推出各種“套餐”,明碼標價;一些機構為招攬用戶,還專門聲稱“女大學生供卵”“外貌好”“名牌大學”等。
利潤驅動產業。在印度,代孕平均成本2.5萬美元,有機構估計代孕產業每年為印度創收23億美元;在美國,代孕成本為7萬美元;在烏克蘭,有當地媒體估計,每年大約有3000名代孕嬰兒在當地出生,平均成本3萬美元,甚至有人將其稱為“歐洲子宮”。
代孕也是高風險產業
盡管網上的廣告說保證安全、健康、無痛、無風險,但事實上,供卵者也好,代孕者也好,都會面臨不小的健康風險。
以取卵為例,據報道,大部分地下代孕往往尋找黑診所取卵。由于缺乏監督,存在消毒不徹底、器械重復使用、操作不規范等問題,輕則發生生殖道感染,引起盆腔炎,影響今后生育;重則感染乙肝、梅毒、艾滋病等傳染病,甚至可能因感染危及生命。
同樣,那些“包生男”“包生女”“包龍鳳胎”的宣傳,背后也有無數隱憂。有的客戶反悔,代孕者就得強制人流;為了安心“養胎”,代孕媽媽往往被集中安置、有專人“監護”;也有的產婦歷經十月懷胎和痛苦生產,卻因無法看到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疾病。
同時,代孕也會存在很大的道德風險。像鄭爽這樣代孕后棄養的孩子,如果一出生就被送進福利院,對無辜的孩子來說極不公平,也是極不負責任的。
2016年,曾經的“代孕天堂”柬埔寨發布針對商業代孕的禁令,該國內政部官員稱,國家再窮也不能靠代孕減少貧困。
在中國,代孕被明令禁止
原衛生部2001年出臺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第3條第2款明確指出:“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配子、合子、胚胎。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不得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
不過,上述規定是部門行政規章,主要約束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現在的新情況是,如果是個人或者中介機構從事代孕業務,又當如何處理?
事實上,目前不僅許多有代孕需求的人遠赴海外代孕,國內也有代孕機構從事此類業務,在灰色空間中構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很多代孕機構往往借助正規的醫療機構開展違規服務。
刑法專家羅翔說,商業代孕可能導致強者對弱者的剝削,使子宮成為工具、孩子成為商品、生育成為勞務,嚴重動搖倫理秩序,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因此,有必要提高法律層級,明確禁止商業性的代孕行為,并對組織、安排、促進者予以相應的行政乃至刑事處罰。
(據微信公眾號“俠客島”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