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湖小區(qū)文體活動中心開業(yè)了,我每天早上來鍛煉,下午也來鍛煉”“金赤路鋪設了黑色路面,現在老百姓出行方便多了”……這是近日句容市郭莊鎮(zhèn)人大代表們提出的代表建議和民生實事工程項目完工后,大家紛紛議論的場景,也是句容市各級人大代表服務群眾辦實事的一個縮影。
為全面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更好發(fā)揮代表橋梁紐帶作用,句容市人大圍繞群眾普遍關心的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就業(yè)、養(yǎng)老等民生領域重點問題,組織開展代表小組活動,切實做到“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的身邊事。
“面對面”交流方式,傾聽民生更直接。“我是方溪村的種植戶,目前我們村推廣了360 畝的稻蝦共作、稻鱉共作的特色農業(yè)種植模式。我的建議是要加強特色農業(yè)的推廣及政策上的扶持力度。”方溪村村民趙元柏向接待自己的代表反映。
“因地制宜發(fā)展特色農業(yè)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市委市政府將加強政策研究及扶持力度,助農增收。”代表認真記錄下這一意見并登記到接待登記表上。
近年來,句容市人大積極開展“五級人大代表統一接待選民日”活動,各級人大代表“面對面”與選民交流,耐心傾聽民意,認真收集民情,詳細了解民生訴求,這既拉近了代表和選民的距離,又讓代表們及時掌握群眾關心的民生問題,真正做到零距離聽民聲、察民情。
“心貼心”工作態(tài)度,為民辦事更快速。“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既是人大代表的‘服務區(qū)’,也是代表交流的‘加油站’,選民既然選我當代表,我就必須履職盡責為群眾排憂解難,為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盡一份力。”這句話說出了各級人大代表的心聲。
“郭楊路開通了,鎮(zhèn)村公交也每天往返多次,就是車輛停靠點太少了。”今年初,一位村民情緒激動地來到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反映“乘車難”問題。接待代表一邊安撫該村民的情緒,一邊記錄他所反映的問題,并立即向所在鎮(zhèn)人大反映。鎮(zhèn)人大隨即聯系相關部門了解詳細情況,經過多次與句容市交通運輸局協調,一件難事得以化解。
一直以來,句容市人大非常重視人大代表工作站建設,代表工作站不僅成為代表接待選民、聯系選民的主陣地,還成為代表提升自身素質、展示代表形象的新平臺。句容市兩級人大代表以代表工作站為依托,積極開展學習交流,聯系接待選民,“心貼心”幫助群眾解難事。
“實打實”工作舉措,助推發(fā)展更有力。“從前我們出門路過新橋時,總是擔驚受怕,現在新橋建好了,我們出行也方便了,再也不怕了。”王信風代表自豪地對村民說。去年以來,句容市完成內湖堤防加固3550米、河塘及河道疏浚40萬方。這既是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的業(yè)績,也是句容市各級人大代表關注民生的集中體現。
“葛麻公路、金赤路提檔升級”“新建農村停車位”“拆遷安置小區(qū)產權證辦理”……在這些代表建議里,也藏著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求的密碼。
近年來,句容市人大通過開展“五級人大代表統一接待日”活動和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等平臺,廣泛收集選民意見、建議,歸納、整理后形成人大代表建議;通過市、鎮(zhèn)兩級人代會票決民生實事項目,并將民生實事項目和代表建議列入年度監(jiān)督工作要點,并通過召開推進會、現場督辦、視察調研、走訪座談等形式,加強對項目實施情況的監(jiān)督,使之真正成為人民群眾完全擁護的“零障礙”工程,以“實打實”工作舉措,助推美麗句容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