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 何科英
摘 要:高職學生正處于即將步入社會的時期,同時,受到互聯網時代的影響,其心理、思想會出現較大的改變。想要保障高職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觀念、品質素養,就必須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在此期間融入體驗式教學模式,能夠切實調動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性、自覺性,從而在此模式中,潛移默化的養成良好的品質素養與思想觀念,為學生日后的健康、全面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基于此,本文將重點圍繞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策略予以詳細分析。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模式;高職;心理健康教育
互聯網中健康及不良信息錯綜存在、即將步入社會參加工作、個人或家庭因素,都會對高職學生的心理造成影響。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而通過在教育中融入體驗式教學模式,能夠在疏導學生內心、傳授學生正確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興趣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由此可見,教師必須要探尋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應用策略,來切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興趣
高職院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期間,必須要保障學生能夠收獲經驗體驗,教學需要對活動情景予以設計。在活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親耳聽、親口說、親手寫。不同的情境能夠帶給學生不同的思考及體驗,進而保障情境與個體可以融成一個整體。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情境期間,必須要對學生的好奇心做出滿足,對學生積極性、自覺性予以激發,實現學生學習熱情、學習興趣、探求欲望、參與欲望的充分調動,全身心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當中。除此以外,在情景活動設計、選擇的過程中,必須要同教學主題緊密配合,換而言之,就是需要在活動中包含課程要求學生掌握的心理知識要點及心理學理論。活動屬于學習情境,是協助學生展開學習的用具,是服務教育目標、教育內容的,因此,教師必須要清晰知曉:不可為了活動而活動,也不可隨意安排活動,需要保障情境的內容擁有具體性,確保學生能夠在具體事件中聚焦,收獲感受、經驗[1]。另外,在設置體驗式情境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確保能夠利用最短的時間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并且根據教室空間、班級人數,合理設計教育情境。
二、觀察反思,感悟體驗
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更深入的體驗經驗,針對于教師而言,必須要積極對其予以引導,實現其生命體驗的豐富,對其覺察能力、反思能力的養成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可以通過感受、事實2個層面,對學生做出引導及啟發。首先,是事實層面,就是詳細描述活動期間發生的實際事情。通過向學生提問,從而引導其通過多層面、多角度來感受經驗,確保其可以更加細致、全面、深入的觀察事實,并且也強化其體驗;其次,是感受層面,就是學生在參與活動期間,自身感受與體驗的內在情緒。在感受層面當中,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的各種感受,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情境,來收獲內在的體驗,確保學生能夠從感知外部事物,逐漸向自我認識、自我體驗進行內化,并且,也為后續的分享、交流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三、增強師生互動,創設良好氛圍
將師生互動增強作為依據,創設出良好的教育氛圍,方可確保學生能夠全身心的參與到學習行列之中。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采取辯論、討論、對話等方式展開師生互動,從而實現學生參與感、積極性的充分激發。通過此,方可達成創設良好教育氛圍的目標。例如:教師可以采取課堂討論方法,確保彼此之間能夠深入的交流思想,并且對心理問題予以充分解決,在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念、思想意識以及品質素養的同時,實現其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養成。除此以外,利用對話,還可拉近師生距離,教師對學生思想做出有意識的引導與啟發,對學生自信心予以培養,可以教會學生換位思考,對教師更加包容、理解,建設起自由、平等、民主的教育氛圍[2]。除此以外,學生還能夠加入至教師確定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計劃、評價教學質量等工作中,如此,在互動期間,教師可以對學生學習心理動態有及時的了解與掌握,進而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去迎合學生,實現教學氛圍的良好創建。
四、實踐創新,提高能力
針對于人的活動過程來講,就是對問題不斷處理的一個過程,同樣,也屬于持續建構的過程。在建構過程中,又包含持續創新、持續發覺的過程。在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教師如若對學生創新潛能、表現欲望以及好奇心充分加以運用,引導學生自主性的參加各種實踐活動,能夠促使學生將自身的意愿、需求作為依據,展開不同方面與不同形式的創新性領悟、體驗及學習,進而收獲更滿足的成功感受以及直接經驗,進而更充分的發展學生的個性與主體性[3]。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保障實踐活動形式的多種多樣,例如:創編與表演心理劇、模擬現場、設計宣傳標語或廣告詞等。總體而言,就是需要引導學生將教材內容作為依據,對不同角色予以扮演,從而對各種人物心理所產生的變化有切實的體驗,進而對學生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實現學生思想觀念的正確樹立、整體素養的切實提高以及身心的和諧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模式已屬必然的趨勢,能夠達成激發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積極性與自覺性、增強學生體驗感、樹立正確思想觀念與品質素養、推進學生日后在社會的健康發展等諸多優勢。因此,教師必須要高度重視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積極探尋更為有效的應用策略,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切實提高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曹勤華.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智庫時代,2019(15):212+214.
[2]劉苗苗.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探索與應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09):142-143.
[3]沈浮.淺析體驗式教學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6,3(29):211-212.
本文系2020年度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項目《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校心理育人體系的創新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