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舟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成果不斷造福社會各界,國家持續改進和加強體制建設,使企業得到進一步發展,但同時也暴露了許多問題,內部財務管理體系無法充分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在傳統的財務管理體系下,企業內部各部門未能有效連接,導致工作效率低,運營成本增加。在此背景下,企業不斷尋求解決方案,積極引入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以打破原來的財務管理模式,在推進業財融合、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財務共享中心;業財融合;問題;優化措施
財務共享中心模式是未來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一個重要趨勢。隨著企業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斷發展,財務共享中心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如何在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促進業財融合,已成為企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分析了財務共享中心業財融合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促進企業業財融合的合理建議。
1、相關概念概述
1.1財務共享中心
財務共享中心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通過標準化的業務整合和重組,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務水平,解決了企業財務工作效率低的問題[1]。在共享服務中心模式下,財務人員需要掌握一個完整的財務體系,具有專業的技術能力和獨立處理財務賬務的能力。通過企業業務流程再造和整合,每個財務人員只需要進行具體的業務流程操作,如資金系統、結算系統和報銷系統等,類似于一套完整的流水線,使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協調,幫助企業實現成本控制,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同時,共享服務可以提高內部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實現企業資源的最優配置。
1.2業財融合
業財融合是新時代財務人員轉型的主要方向,是指業務經驗和財務管理的結合。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相互分離,不可能進行生產經營工作,市場變化、生產因素等信息不能及時反映在財務部門,無法有效分配和使用資源,難以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特別是在我國一些企業仍處于廣泛的業財分離管理模式下,加強業財融合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任務。
2、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業財融合的問題
2.1稅務風險及稅務機會成本
在財務共享中心的模式下,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企業的稅收風險和稅收機會成本卻沒有得到提高[2]。首先,企業的財務人員不需要直接與其子公司和分支機構的地方稅務局取得聯系,從而增加了稅務風險。此外,財務人員還會花很多時間與稅務人員進行溝通,并接受各種詢問。其次,一旦財務人員與稅務人員溝通不順,稅收優惠政策就很難有效落實,企業失去了享受稅收優惠的機會成本。
2.2業務管理被忽視
財務共享模式中,財務人員與公司業務人員不再產生直接聯系,將在會計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每天都面臨著一連串的數字,這些冰冷數字明顯難以全面反映當前的財務狀況,財務人員無法立體呈現企業的業績。另外,一些財務人員本身對業務運營流程缺乏深刻的了解,因此很難從復雜的業務流程中找到價值創造點,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存在明顯的滯后,財務數據的及時性不能有效保證,效果大大降低。
2.3人員相關問題
在財務共享中心的模式下,業財融合人才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員工定位問題。由于財務人員不再與業務人員有直接接觸,共享中心的工作人員可能會淪為輔助人員,員工的流動性也會更明顯。當然,員工是否會淪為輔助人員,最終取決于企業在財務共享中心的定位。二是勞動力成本問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中國經濟的現狀,大多數企業總部與其財務共享中心總是設立在經濟發達地區,與子公司和所在領域相比,這些領域的勞動力成本要高得多,使企業難以實現降低財務管理成本的目標。
3、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業財融合的優化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業財融合控制和管理機制
為了便于后續管理,首先要在企業內部建立完善的業財融合管理體系,體系的建立要與財務共享中心的組織結構相匹配。其次,財務人員獲取業務信息和數據的方式變得越來越便捷,一般不需要與業務人員直接聯系來了解業務運營的相關信息,這使得財務人員對業務活動的關注不斷減少。因此,部分業務訂單和銷售合同的簽署應提交財務部門審核,以減少企業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3]。最后,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對企業內部進行全過程監督和控制各類工作內容,確保業財融合的順利進行。
3.2實施系統對接工作
業務體系與財務體系的整合是業財融合的核心。這兩個系統的有效集成決定了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中,業財融合需要數據采集和數據交換,才能自動生成憑證和存儲數據。因此,在業財融合的過程中,需要深入業務前端,收集和分析各部門的業務信息,加強價值鏈活動的設計,提高組織的運營效率,關注風險監控,提前制定相應措施,從而提高企業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在業財融合的過程中,要求各部門積極參與,根據業務和財務特點制定可行的計劃,不斷改進系統接口,使系統處于高效運行狀態。
3.3優化業財融合人才配置
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對員工的要求較高。企業應實現以下兩點:首先提高共享中心準入門檻,招聘具有財務會計知識和管理會計知識的綜合人才,向企業注入血液,增加企業人才儲備。二是開展業財融合知識培訓,通過培訓,促進員工對業財融合知識的理解,不斷提高自身水平。由于業財融合仍處于探索階段,企業內部員工對業財融合的理解不太全面,存在一些誤解,因此企業應加強指導。通過優化業財融合人員的配置,推動業財融合的發展進程,最終促進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財務共享中心是信息時代發展的產物,它不僅能有效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而且有利于專業人才的培養。財務管理部門通過逐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不斷加強企業信息流通,完善財務資金管理模式,可以更好、更快地為企業提供服務,為業財融合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企業有必要建立健全的財務共享中心,使企業能夠提高業財融合發展中的管理效率,進而提高其市場份額。
參考文獻:
[1]郭萌.基于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業財融合發展的思考[J].今日財富,2021(18):121-123.
[2]吳珊.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業財融合發展的思考[J].財會學習,2021(24):47-48.
[3]盧婷.基于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業財融合的若干思考[J].商訊,2021(17):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