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青
摘 要: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產業經濟發展受控,為了進一步推進數字化產業鏈經濟,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央網信辦印發《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為我國數字化經濟揭開了大時代的序幕。
關鍵詞:智能財務;港口企業;當代現狀;發展趨勢
一、概述
智能財務是指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大智移云物區”等新技術應用于財務工作領域。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云計算、物聯網和區塊鏈共同構建財務共享平臺,以實現財務的多維分析。其最大的特點是以人工智能代替單一性、重復性高的會計核算,提高財務工作效率,減少財務人工成本。現階段,大多是港口企業主要是以財務軟件為基礎,通過錄入記賬憑證,生成財務把表,進行財務分析。分析結果為了追求數據的準確性,往往脫離業務環節,失去其預測、控制的價值。因此,構建財務共享平臺是未來財務工作領域的必然發展趨勢。
二、港口企業的財務現狀
1、分工細致,人員過剩;各司其職,財務綜合素養欠缺
港口企業占地面積廣,其岸線和碼頭建造周期長、技術含量高,前期投入巨大,因此大多數港口企業多為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部門種類多,內部設置精細化,會計核算人員占部門總人數的70%左右,主要為記賬型會計。每個記賬會計長期單一從事本崗位崗位職責內的工作,繁瑣重復性的工作占據日常,思維趨于慣性安逸,沒有接受新知識、新政策、新思想的積極性,缺少全局性思維,綜合素質較低。
2、信息化程度低, 大部分數據仍靠人力核算,紙質保存
財務核算仍以電算化為主,與業務系統、費用報銷等管理系統缺少應用銜接,信息得不到共享,不利于業財管的融合。財務分析主要基于財務4大表的基礎上進行,其結果通常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整合,不能滿足管理和決策的需求。實施中的應用系統受安全性、儲存大小、流程制度的制約和系統更新換代速度等相關影響,大部分系統實行紙質和系統同時運作;雙重負擔,不但人力未得到釋放,會計檔案的保管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問題。
3、未考慮外部經濟大環境,脫離業務單元,財務分析報告單一、滯后
為了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有限的空間內占有先機,大多國有企業采取多元化經濟模式一體化發展。港口結合對外貿易形成產業鏈,需要對上下游、國內外的經濟政策、市場發展空間、不同幣種的匯率變化都要了如指掌,結合實時的財務信息,做出進一步戰略部署和經營決策。現財務分析報告主要對經營成果、預算執行情況、工程和融資進度等進行陳述,對其異常情況進行分析,進而調整,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業財管分離,各自為政,不利于企業可持續上升發展。
4、管理體系多元化,制度參差不齊,各家各有成算
國有性質的驅動,企業多數為母子系列,集團控制目標戰略,各下級子公司根據實際經營管理情況制定屬于自身的流程制度和經營體系。實施結果反映,通常集團流程和本公司流程在一個子公司內兩套并行,公司制度在不違反集團規定及法律允許的條件下,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可選擇性定制及適用,不利于財務共享平臺模式下數據的匯總及分析。
三、應對未來趨勢,實現全面轉型
1、重新梳理組織架構,實現附件及表單統一,流程和制度再建及創新
智能財務共享平臺主要分為二部分:①基礎數據的收集、處理及共享;②數據的評估、分析、預測以及預警。其上線對傳統財務工作的沖擊主要表現為重復性、規律性、標準化的會計核算工作將由財務機器人(RPA)取代,其變化帶動了財務分工和崗位職責的變動,財務分工由核算為主轉變為管理職能。根據RPA的自動化程度,首先要梳理原有公司制度,業務流程環節,進行重組再造;其次所有核算會計科目、核算規則、管理模式、附件表單應匹配新技術和模型算法公式達到合規統一要求。
2、信息系統之間的協同融合,信息技術的更新再造以及企業隱私信息的安全性保障
港口企業的內部業務系統主要包括:生產經營管理系統、采購系統、項目管理系統、費用報銷系統、資產管理系統。外部系統包括銀行系統、發票服務系統、商旅平臺等第三方交易平臺。匯總內外部系統的數據和外部行業數據、經濟數據以及環境數據統一集成到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平臺RPA自動歸集、分配、核算,形成覆蓋戰略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運營管理、績效管理、風險管理和投資管理的全面性管理會計報告。全面數字化的應用平臺不僅是財務領域的一場重大變革,更是對信息技術領域的一項挑戰。模型算法優化、應用場景更新、拓展業務算法再建等等都制約這智能化系統的發展,只有不斷的優化更新才能物盡其用。
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為企業帶來便利的同時,如何保障企業商業信息的安全性已成為不可避免的問題。企業應加強對IT治理能力的建設,加大對加密、備份、防火墻等技術的研發力度,普及會計信息安全的教育,進一步完善企業安全條例和制度。
3、應對變革,培養適應時代進步的綜合性財務專業人才
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變革,使大部分財務工作崗位被智能機器人所代替,但并不意味著智能能夠完全取代人工,人類的智慧和創新是無法復制的,人機的協同融合是未來發展的趨勢,而智能財務衍生出的新的職業更需要我們自身不斷提高。單一的財務知識已經滿足不了智能財務的要求,財務與法律法規的結合,財務與業務管理的結合、財務與信息技術的結合、財務與稅務的結合都是我們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順應時代潮流,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四、總結
綜上所述,會計行業的變革腳步已經逐漸走入我們的生活、工作視野之中,科技賦興未來,國家正在努力,我輩當自強!
參考文獻:
[1]劉梅玲,黃虎,佟成生,劉凱.智能財務的基本框架與建設思路研究.會計研究,179-192
[2]劉勤.技術發展賦能會計變革.會計之友,2021(19):8-13
[3]鄭洪軍.芻論財務會計在人工智能時代如何向管理會計轉型.財會管理53-55
[4]張光華.國有企業財務轉型探討.當代經濟2019(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