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摘 要:就國內通信工程行業趨勢看,通信工程正向著智能化、現代化方向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效果。多網絡融合作為新型技術,具有先進、智能、高效的特點,已經成為通信工程行業的主攻方向之一。本文對現階段我國通信工程中多網絡融合技術的發展情況進行研究,并剖析多網融合技術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科學安全防護對策,為我國的通信工程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通信工程;多網融合技術;安全隱患
隨著現代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國內通信工程的建設速度和傳輸水平不斷提升,特別是在通信方式和效率上獲得重大突破,信號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我國通信行業呈現出空前繁榮的發展局面。特別是近幾年,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上網設備的普及,人們對通信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國家強調科技興國、自主創新的時代發展趨勢下,多網絡融合技術的應用價值逐漸顯現。
1.多網絡融合技術解析
多網絡融合技術集合了通信工程中的監控、防護、以及其他多個子系統,為所有子系統建立統一控制網絡、并用寬帶相連接[1]。在寬帶連接過程中,信息數據主要用光纖網絡傳播、IP\TCP是協議的重要基礎,以此協議促成不同子系統之間的網絡互通,進而建立一體化的集成管理系統。現代通信工程中多網絡融合技術的應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建立各個子系統與通信工程之間的有效結合。第二,多網絡融合技術是基于相同IP協議控制下,共同接入同一個網絡的融合技術,網絡融合時,IP協議的融合離不開管理軟件已經各個電腦系統的技術支持,單一的寬帶傳輸會產生融合簡單的弊端。多網絡成功互通之后,就開始信息數據的共享與融合,在融合中要把握數據的時效性和真實性,確保系統功能完全發揮。
2.多網絡融合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使用價值
2.1經濟價值
回顧國內通信工程的發展歷史,在發展中任何一種新型技術應用之前都需要評估其綜合價值,考慮新技術是否能夠有效融合通信工程系統,其次考慮新型技術的經濟性和發展潛力。針對多網絡融合技術的應用,首先需明確多網絡融合技術應用于通信工程的基本原理,再通過反復實驗逐步提升技術應用效果,明確技術應用時的各個細節[2]。相較于其他技術,多網絡融合技術的經濟性高、投入成本低是一大優勢,據網絡不完全統計,通信工程使用多網絡融合技術之后可降低約35%的運營成本,其中主要是通信工程用地減少以及人工費用的投入,由此可見多網絡融合技術的經濟優勢顯著。
2.2技術價值
多網絡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技術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多網絡融合的功能優勢,多網絡融合技術促使分類管理向集成管理轉型,各個子系統之間不再獨立運營,統一管理之下可提高通信工程各個系統的集成性,提高信息數據傳輸效率,一旦漏洞或問題反饋效率也非常過,通過軟件技術的革新,幫助通信工程建設降低成本投入[3]。隨著多網絡融合技術的普及與應用,通信工程逐漸沖突傳統管理模式在安全防護中的束縛,特別是傳統通信工程建設過于依賴硬件,比如大量的通信基站和信號塔鋪設,對此政府和企業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且后期的維護費用將不斷升高,多網絡融合技術的出現實現通信工程用地面積減少,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成本投入。第二,增值服務優勢,多網絡融合技術在互聯網技術高度發展的基礎下,此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使得各類通信行業的附屬產品層出不窮,同時,通信行業的增值產品數量增多,促進通信工程建設工作完善,幫助通信企業帶來更多經濟效益。
3.多網絡融合技術應用于通信工程的安全隱患
分析目前我國通信工程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多網絡融合技術確實有提高通信服務質量和效率的效果,但是多網絡融合技術的應用存在一些安全隱患。特別是各個寬帶中的子系統融合過程中存在較大風險,如果系統融合環節受到網絡黑客的攻擊,就會導致整個通信網絡發生癱瘓、甚至是數據庫失竊等重大問題[4]。其次,某些子系統的內部可能存在潛在病毒或木馬,一旦與其他系統或主系統融合之后,病毒一旦會激活,就會造成病毒的大規模蔓延,總成嚴重的信息泄露問題,導致整個通信系統癱瘓。
4.通信工程安全防護策略分析
4.1完善通信工程系統設計
主動消滅潛在病毒,殺毒模式從被動轉為主動,對系統進行定期檢查和深入清理,嚴格要求各個子系統審查內部情況,完成數據檢查之后才能接入主系統融合,完成系統的終端建設工作,提高系統安全性。在各個子系統中開展網絡安全監控,對子系統的數據實現實時監控后和有效處理,通過數據分析、管理,形成一體化管理體系。
4.2完善系統配置
為了提高多網絡融合技術的應用安全性,不斷加強系統配置至關重要,可采用NTM終端安全協議實現主動性系統風險防控,詳細檢查各子系統網絡終端,針對子系統的安全性給予部分領域的資格認證。與傳統防火墻不同,NTM重點全系統及防火墻管理體系能夠有效識別潛在風險因素并進行主動防御,特別是針對隱蔽性較好的病毒,確保多網絡融合過程的絕對安全。
4.3提高技術人員職業水平
通信工程發展離不開高水平技術人員,多網絡融合技術的應用效果和系統安全性與技術人員的職業水平有較大關系[5]。因此,作為通信企業,應當注重建設專業水平過關的網絡技術團隊,一是需要保證成員的職業道德高尚、二是需具備足夠的工作經驗、出色的互聯網應用技術,面對系統的突發狀況能夠冷靜處理,滿足用戶的日常通信需求,特別是能夠采納用戶提出的有效建議,針對用戶要求不斷改善通信質量,并根據用戶反饋的漏洞及時解決多網絡融合技術應用中的網絡安全隱患問題。
結論:
通信工程建設關系到人民生活質量提升和社會發展,是社會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國內還有許多地方的通信水平不足,需要通信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多網絡融合技術應用于通信工程建設是時代趨勢,是為了不斷提升信息數據的傳輸速度、安全性,為用戶營造便捷、安全的溝通環境,徹底沖破傳統技術的束縛,改變從前過于依賴硬件的弊端,改善當代通信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于志剛. 網絡安全對公共安全、國家安全的嵌入態勢和應對策略[J]. 法學論壇,2014,29(06):5-19.
[2]王世偉. 論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網絡空間安全[J]. 中國圖書館學報,2015,41(02):72-84.
[3]曾建光. 網絡安全風險感知與互聯網金融的資產定價[J]. 經濟研究,2015,50(07):131-145.
[4]洪延青. “以管理為基礎的規制”——對網絡運營者安全保護義務的重構[J]. 環球法律評論,2016,38(04):20-40.
[5]王世偉,曹磊,羅天雨. 再論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網絡空間安全[J]. 中國圖書館學報,2016,42(0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