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鵬 冀文舉 賀 敏
近年來,社會和市場對于人才的要求發生了轉變,復合型人才是各個領域追捧的重點人才,原有的人力資源市場運行規則、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在此基礎上,就需要對人力資源市場進行改革,為人力資源市場的發展注入新鮮活力。為此,可以對市場秩序進行規范管理,建立健全規范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更好地為社會發展與企業發展提供優質人才,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同時促進人力資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人力資源市場是一個專業、系統化的人才服務平臺,滿足各行各業的人才需求,在推動企業發展、國民經濟發展和解決民生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完美體現了人力資源市場的社會價值。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力資源市場也需要緊跟時代形勢,堅持改革創新,強化人力資源市場的統籌管理,建立科學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加強就業人員的隊伍建設水平,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最大限度發揮出人力資源市場服務社會的功能,貫徹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
近年來,勞動力人口呈現逐漸上升趨勢,國家的發展政策向城市傾斜,在利益的驅動下,大量的農民進入城市,通過人力資源市場,為建筑業、裝修行業、服裝業等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勞動力,呈現出了“民工潮”現象。人力資源市場緩解了民生就業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貧窮地區農村的脫貧致富步伐。
目前的人力資源市場逐漸向專業化、系統化、信息化方向靠攏,就業方式、就業渠道多元化發展,人們不再僅僅依靠傳統的人力資源市場或者中介發布的招聘信息,還可以通過各種網絡招聘渠道,比如,智聯招聘、58 同城、前程無憂、中國人才熱線等,這些網絡招聘渠道發布了各式各樣的招聘信息,信息更新速度比較快,信息量大,不管是高端人才還是中低端人才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同時還能夠進行面對面交流,節省了雙方的時間,大大提高了招聘效率。對社會主流勞動力來說,這些網絡招聘渠道已經能滿足需求,對于農民工來說,就業途徑還是稍微有點狹窄,獲取人力資源信息上有一定的局限。與此同時,人力資源方面缺乏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勞動者的收入分配、合法權益等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改善這些問題,就需要對人力資源市場進行改革創新,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證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市場管理體系。
只有統籌管理人力資源市場,才能有效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的秩序,確保公平、公正性,為就業人員、創業人員構建良好的市場環境,同時能夠依法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確保他們的合法權益不受到侵害。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制定完善的人力資源市場管理制度。人力資源市場的各項立法、管理條例等都需要推動進程,根據各個地方的地域文化、就業特點等制定合理合適的人力資源市場管理法律制度,維護好當地的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第二,加大人力資源市場監管力度。人力資源市場行政許可需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許可流程一定要全面完善,不能有遺漏,進行人力資源市場監管時,需要劃分好監管責任,明確好各個部門的管理職責,避免出現責任推諉現象,同時需要嚴格按照監管流程進行日常監管,確保執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如果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存在經營異常或者違法違規行為,需要依據法律規定進行懲處,同時需要定期向社會公開這些不良機構。同時可以采取社會監督人力資源市場的方式,相關部門可以開通投訴舉報渠道,讓社會公眾通過互聯網、舉報電話等途徑舉報人力資源市場中的違法違規行為,提高監管效率與質量。
近年來,計算機技術、大數據、云計算技術飛速發展,在人力資源市場改革中,也需要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強化人才就業服務的信息化建設,建立信息化的網絡平臺,提高人力資源市場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可以利用這些先進的技術,對市場調查統計方法進行創新,對人力資源市場上的供求信息進行有效的收集、整理、歸納、分析,提高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發布的質量。同時可以對市場發展態勢進行預警,以便對市場預期進行合理引導,準確掌握市場發展動態,更好地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高人們的就業效率。
行業、專業、工種不同,薪資待遇也不一樣,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平均主義,需要對收入分配制度進行改革,提高收入彈性,充分調動人才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可以根據工資總額管理辦法,對年度工資總額預算進行合理編制,確保員工工資收入水平與市場價位、行業標準相匹配。第二,實行以崗位績效為主的工資制度,對績效工資比例進行逐步調整。一般來說,績效工資比例需要大于基本工資比例,這樣可以確保工作能力強、績效考核優異的員工獲得滿意的工資,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能鞭策其他工作能力較低的員工繼續努力,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與工作技能。第三,實行全員績效考核,強化員工工資與企業效益的同向聯動性,實行個人收入與企業效益、個人績效考核雙掛鉤模式,當企業的經濟效益下降或者員工自身的考核不合格時,員工的績效工資就會降低。明確劃分好考核指標、考核內容,確保考核的針對性與合理性,適當拉開員工的收入差距,實現員工收入有增有減。第四,按要素分配,建立長期的激勵機制。針對有技術能力、管理能力的重點員工可以實行股權激勵計劃,把這些核心骨干的個人利益與企業的長期發展密切結合在一起,提高員工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促進大家共同進步發展。
在人力資源市場改革中,需要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立完善的從業人員培訓體系,加強從業人員隊伍建設,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以滿足不同行業的人才需求。相關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比如,機械人員與危險工種的建筑人員需要具有相關的從業資格證書,這部分人員需要持證上崗,嚴禁無證違規作業。同時需要加大培訓力度,針對失業人員和農民工,可以加強他們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使其成為實用型人才。國家也需要加強政策扶持,比如可以對技工類學校進行補助,對參加培訓的人員進行生活補助,這樣不僅能滿足從業人員的基本生活需求,還能夠讓從業人員提高工作技能,同時吸引更多的社會無業人員,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
綜上所述,在新經濟形勢下,要想最大限度發揮出人力資源市場作用,提高就業服務質量,就需要對人力資源市場進行改革創新。通過統籌管理人力資源市場,加大人力資源市場監管力度,強化人才資源市場的信息化建設,加強從業人員隊伍建設等措施,建立良好的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提高人力資源市場的管理能力,促進人力資源市場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