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香鈺 劉珉川
哲學觀點提出,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基于此,組織行為學領域的學者最早針對管理行為提出:組織是由人構成的,工作場所中的友誼是組織關系的基礎。管理學領域相關研究也進一步提出觀點:高質量的工作關系是員工間聯系、合作的重要影響因素。員工的資源需求是員工間依戀關系產生的重要條件,并且對于員工后續積極的工作行為會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但是管理學領域對于員工間的依戀關系產生原因以及對員工行為影響的作用機制與過程研究較少。因此,本文基于情感事件理論與社會交換理論,對于員工間的依戀關系產生原因以及行為結果與對策進行探討。
Kahn 于1998年首次提出依戀系統理論,對于工作場所中的積極關系進行了定義。Kahn 提出,員工在工作場所中因滿足彼此需要而形成的積極有意義的關系構成了員工之間的依戀關系。依戀關系應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第一,員工的需求是員工間構成有效關系的主要影響因素,在組織運行的過程中,這種有效的聯系滿足了員工對于工作中需求的滿足。第二,這種有效的聯系意味著員工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情感需求滿足,同時還反映了員工在多大程度上與工作場所中的其他員工維持了有效的聯系、情感上的親密度等。這是一種動態循環的過程,反映了員工在組織中如何接收到社會信息并將其傳遞出去的過程。第三,此種依戀關系會進一步擴散到組織中,影響組織中其他關系的運行。總而言之,工作中產生的關系是滿足員工自身需求的重要來源及途徑,因此也在動態的組織環境中不斷影響著員工行為。
情感事件理論提出,員工在工作場所中的情感事件會影響員工在后續工作任務中的情感與行為。組織中,每個人都會經歷情感事件以及情感狀態,這都是員工后續工作行為的驅動因素,其結果就會進一步擴展到與其他員工間的關系以及工作行為甚至組織中。因此,積極的情感體驗會導致工作滿意度高,從而導致積極工作行為的產生。
情感社會交換理論解釋了在社會交換過程產生的情感如何使得主體與其他的組織及社會網絡產生一種較強或者較弱的關系。情感社會交換理論認為,社會交換過程中的個人會把情感經歷當做社會交換關系的積極影響或消極影響。這些情感在隨后的工作中觸發了認知歸因,歸因結果影響了人們如何評估他們與工作場所的其他團隊成員以及與其更廣泛的群體(整個組織)的關系。因此,當社會交換過程中積極的情感占據情感主導地位時,人們就會認為這些社會關系是值得努力的,而這個決定會構建越來越多的潛在聯系。
依戀關系是通過積極的社會關系的作用過程發生的,而積極關系反過來又可以預測組織行為。結合情感社會交換理論與情感事件理論我們提出,基于情感和資源交換而產生的社會交換關系,會引起員工與群體內其他人的積極情感體驗,并且會引起員工間的較強的依戀關系,進而影響員工行為。
Kahn 提出,基于員工基本需求產生的社會支持包括工具性支持與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的內容與完成工作本身相關,指的是工作行為中實質上、具體工作內容的協助,包括提供資源的支持或分擔工作相關的物質支持和信息的傳播和支持、提供工作相關的建言等信息支持。工具性支持主要側重于工作所需知識與技能的積累。組織中其他成員提供的建言及信息等,能夠有效彌補員工在工作中的資源欠缺及需求,豐富員工的知識與技能。這是構成員工間依戀關系的主要因素。
組織的其他成員提供的情感性支持是指員工間的感情交流所影響的社會交換關系,既包括安慰、鼓勵等情緒方面的支持,又包括尊重、肯定等自尊方面的進一步支持,以及共同進行娛樂活動等社會性陪伴支持,情感性支持能有效強化員工間的依戀關系,間接促進積極組織行為的產生。首先,情感性支持能有效緩解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的心理疲勞,減少員工投入工作時的阻礙因素。其次,部分情感性支持對員工自身在組織中社會網絡的構成起積極作用,增強員工間的依戀關系進而強化工作動機。最后,部分情感性支持還能有效構建積極、和諧的組織氛圍,有助于激發員工進一步投入工作的意愿。
員工在組織中感知到其他成員的支持,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員工積極情緒的產生。結合情感社會交換理論可以進而得出,積極情緒會在動態的組織運行過程中擴散到員工的組織承諾。也就是說,員工間形成的依戀關系會在社會交換中演化為員工對于組織的依戀關系。現有的實證研究表明,員工經歷了積極的社會交換關系會導致更強的組織承諾的產生。因此,在組織的運行過程中,員工以及領導者都應該意識到組織中成員間相互支持關系的重要性,以及通過相互支持的事件引起的員工間依戀關系的產生與擴散。重視通過此種社會關系影響的組織承諾,培育良好的組織氛圍。
依戀關系還會影響員工在組織中與工作相關的其他積極行為的產生。積極的社會關系是積極情緒的來源,而積極情緒是積極行為的成因。因此,通過工具性支持與情感性支持產生的依戀關系,會使得組織成員在后續的工作過程中產生更多的積極行為。其中,最典型的工作行為是工作參與度,也就是員工在工作中投入的心理、情緒、能力以及注意力。此外,員工間的依戀關系還與組織公民行為的產生有著正向關系。員工感知到的積極的情感事件導致員工把組織中的社會交換關系歸因為積極的社會關系,因此,員工也會產生親組織非倫理行為。在組織的運行過程中,領導者應意識到員工間積極的依戀關系對于員工及其行為產生的影響,引導員工提供工具性支持,進而促進與工作相關的積極行為的產生。
依戀關系產生于員工間的社會支持,情感性支持也是員工依戀關系產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除了行為結果,依戀關系還會使員工生活滿意度增加,以及幸福感與成就感增加。員工間情感性支持是員工積極情緒產生的重要原因,因此,組織應注重各種集體活動以及互助的組織氛圍的培育與員工積極情緒的引導,使員工主觀上進一步投入工作中。
總之,員工間的依戀關系通常被視為一種有效的資源與社會網絡關系,既能提升員工間的社會交換關系質量,又能增加員工積極的工作行為的產生。本文結合情感事件理論與社會交換理論對于依戀關系的影響因素以及行為后果進行分析,提出員工間的依戀關系受到員工間的工具性支持與情感性支持的影響,進而增加積極行為與積極情緒,為組織如何促進員工積極的工作行為與情緒的產生提供實踐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