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敏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專利無效宣告程序中的網絡證據認定問題,以近年來涉及網絡證據的專利無效案件為研究對象。目前互聯網已成為世界上最迅捷、最廣泛的信息傳播媒介,已越來越多地影響和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ヂ摼W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隨之而來的,各種基于網絡的糾紛也層出不窮。因為互聯網的存在,已經打破了原有傳統的紙質證據,而越來越多的網絡證據出現,因為網絡具有不穩定、易破壞、可修改等特性,導致在現實中運用網絡證據時,易對于網絡證據的認定產生爭議。因其具有的這些特性,給網絡證據認定的過程中帶來諸多問題,其中就包括對于獲取的網絡證據是否真實及其公開性的認定問題,同時這兩個問題也是本文討論的重點。本文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對專利無效宣告案件中網絡證據認定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網絡證據;認定;公開時間;真實性
中圖分類號:G3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20)33-0068-06
1 引言
通過研究傳統的證據法理論可以發現,任何一個證據能夠最終成為定案證據都要其具備三性,即客觀性、合法性和真實性,而現在是信息化時代,在網絡的領域里,不得不說傳統證據法理論的這一原則受到了挑戰。數字是網絡證據的存在形式,其傳播媒介是通信網絡,公眾可以通過隨機的網絡終端來接收它們,使用計算機系統來顯示其內容,作為證據材料用它來證明案件事實。當事人在宣布專利無效的過程中對網絡證據越來越多的適用,特別是在通信發明領域,在該領域中經常使用互聯網下載證據。靜態的圖像、文本信息是網絡證據的表現形式,動態的動畫、視頻等多媒體信息也可以,網絡上的信息存在不固定性,能夠被隨意修改,且修改的過程不容易保存,所以經常會引起網絡證據的公開日期、真實性等問題的爭議。涉及網絡證據認定的無效宣告案件數量因廣泛應用的互聯網也在不斷增加。
2 專利無效宣告程序中網絡證據的特性
國內外證據法學者很早已經開始了電子證據的研究,國內外電子證據的有關論也越來越普遍。這些論著很少涉及網絡證據,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但因為網絡證據本身的性質,似乎人們對網絡證據的研究,研究電子證據是無法替代的,盡管網絡證據歸屬電子證據。
與案件事實有關的信息載體是通過直接從其他有關地點或事件現場獲取相關信息而獲得的,這是其他電子證據與網絡證據的差異。比如,在與人交談時為了取證利用錄音筆錄音,之后將音頻拷貝至計算機中。所以針對痕跡物證,這些電子證據的收集都較為近似,主要收集于物體、人體、場所等與案件事實相關的地方。學者們研究的電子證據的運用、收集和類型等相關的規則,實際上是基于研究傳統的書證、物證[1],這些從不同終端獲取網絡證據的特殊性未作關注,這些也都是因為上述原因造成的。
網絡證據是出現的新的證據形式,其矛盾性的特征是相較于傳統的證據類型而言的。
2.1 無形性與直觀性
網絡運作是客觀存在的,其表現形式為儲存在磁性介質,通過無形編碼傳輸。很難通過常規手段將其定義為確切的證據,這是因為它是不可見的,它不同于反映客觀事實的傳統“物介”“紙介”證據。這表現為:對這種事實的認識不簡單;剛剛對這種事實有所認識;在技術方面這種事實難以進行法律事實的轉化。還有的是,網絡運作對客觀事實的表現是通過線條、色彩、音、圖的各種形式或組合,也就是直觀生動是其本身的事實可以表現的,也可以使用固定的證據表達生動的感覺。
2.2 易變性與精密性
使用計算機上各種軟件的數據信息嚴格按照技術標準創建,存儲和操作網絡證據,一組組二進制編碼在毫無感情得機器上進行運作得結果是其客觀的過程,利益、經驗、感情這些言辭證據存在的因素完全不會對其造成影響。但是,若故意更改或破壞沒有發生,那么整個客觀過程和每個細節網絡證據都能夠準確地反映,精密度很高。一般這種案件客觀事實很難留下痕跡,這是因為網絡、供電系統故障、計算機操作人員操作錯誤、系統被入侵、密碼被盜竊等技術和環境的原因,網絡證據對案件客觀事實可以輕松修改和銷毀而不能進行反映。
2.3 多樣性與單一性
最初,網絡證據僅由特定的二進制代碼表示,即其處理和存儲是用一種類型的代碼完成的,各種事物的綽約多姿是區別與傳統證據存在得表現。視頻、音頻、動畫、圖像、圖形、文字等是網絡證據外表現的形式幾乎都被這些多元化形態所覆蓋。
2.4 直接性與間接性
網絡證據是間接證據,這是幾乎所有人都認同的,這是以證據證明作用為視角而言的。通過某種中間環節處理過的是人們通??吹降木W絡證據,也就是音頻、圖像、數據等這些通過下載、復制得方法形成的資料;案件事實是需要結合其他證據才能證明的。實際上,這種針對網絡證據作用的判斷是單方面的,是對傳統證據與網絡證據的載體方式的差異沒有進行深入了解。
3 專利無效宣告程序中網絡證據的認定
3.1 專利無效宣告程序中網絡證據真實性的認定問題
相對于傳統證據,電子證據的收集、固定既要求采用專業技術又必須及時實施。由于網絡證據具有特殊性,可以隨意修改,甚至有些可以自己制作,這就無疑會引起對其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的真實性的懷疑,而且當網絡證據在發揮其作為證據的作用時,就應該保證它的真實性,這樣才會對相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起到保障的作用。
因為網絡證據具有其特殊性,導致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網絡證據真實性的認定存在一定難度,同時也是容易產生爭議的地方。例如:2016年,發明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案“一種用于安全訪問無線局域網的移動設備并確保數據安全傳輸的方法”中,對于在網站上下載的文章作為網絡證據,其真實性的認定存在爭議。
以國內外現有的判例為依據,網絡證據的真實性通常可在以下三種情況進行認定。
3.1.1 其真實性可在有較高完整性與可靠性的接收、發送、處理、存儲、產生等的網絡記錄的環節推定,這是以經驗法則為依據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