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家知識產權局青年志愿者協會

2020年,“知識產權進高校”活動走進河南省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授課老師講授《知識產權概論》
2020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明確要求“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國家知識產權局廣大青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知識產權進校園”活動為抓手,持續深入探索和開展知識產權宣傳教育活動。
“知識產權進校園”活動于2010年首次舉辦,至今已連續舉辦11年。11年來,活動秉承“奉獻青春 服務社會”的宗旨,組織優秀青年審查員走進校園課堂,傳播以“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為核心理念的知識產權文化,宣傳普及知識產權知識,通過青年志愿服務打開知識產權服務社會的一扇新窗口。經過多年探索,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求,“知識產權進校園”活動打造了“知識產權進高校”和“創新花蕾——知識產權走進中小學”兩個子品牌。
2010年,在全國青年文明號集體——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初審及流程管理部專利受理服務窗口的倡議下,“知識產權進高校”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活動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直屬機關團委、青年志愿者協會主辦,初審及流程管理部青年工作組承辦,全局青年廣泛參與。
青年審查員們在深入了解高校師生對知識產權知識需求的基礎上,結合本職工作開發了《知識產權概述》《專利審批流程概述》《專利申請撰寫實務及布局》《專利布局與專利導航》《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制度》等涉及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多門宣講課程,授課內容包括專利、商標、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知識產權領域的方方面面。宣講課程靈活運用各種案例,生動形象地把知識產權的概念和特性、起源和發展、審查和保護等專業知識娓娓道來,深受廣大師生喜愛。
活動從第一年北京地區40余所高校的宣講開始,逐漸走出北京,足跡遍布上海、廣東、浙江、江蘇、云南、新疆等多個省區市的200余所高校,覆蓋受眾近30000人。現階段,“知識產權進高校”已經成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廣大青年用實際行動為創新主體提供知識產權服務的品牌項目,得到了中央和國家機關團工委的高度認可。通過活動,國家知識產權直屬機關團委與清華大學、天津大學、鄭州大學等多所高校簽署合作協議,為宣傳知識產權知識、普及知識產權意識、弘揚知識產權文化打下堅實基礎。
2016年,為配合中小學知識產權試點示范教育工作的開展,“知識產權進校園”全面走進中小學,創新性地開展了首屆“創新花蕾——知識產權走進中小學”活動,至今已連續舉辦5屆。“創新花蕾”活動旨在為中小學生普及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相關知識,讓知識產權文化理念深入各年齡段的學生,同時發揮教育的輻射作用,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推動全社會創新意識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提升。
針對各年齡段的學生特點,“創新花蕾”活動分別為小學生和中學生設計了不同的課程體系。對于小學生,活動側重引導其發現、認識身邊的知識產權,幫助其從小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對于中學生,活動側重引導其了解知識產權的功能和價值,激發創新意識、鼓勵參與創新,并在創新中保護知識產權。5年來,活動已先后走進北京、河南、福建、四川等多個省市的40余所中小學,講授了《發現·尊重·創新》《中國發明簡史》《古今發明故事》《科技創新發展》《身邊的發明》《我是家庭小衛士》等課程,把嫦娥五號、“奮斗者”號等“國之重器”引入課堂,超過2000名的中小學生現場聆聽了宣講。
為了讓知識產權的知識成為學生們的“枕邊故事”,活動還開發了“古今發明小故事”等音頻課程,自2019年起在喜馬拉雅APP設專區展播,通過“肥皂的故事”“自行車的發明”“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故事”等生動小案例在中小學生心中播撒知識產權的火種。
打贏脫貧攻堅戰,事關“全面小康”的質量和成色,更關系著“十四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好局、起好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的要求,廣大知識產權青年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深挖普及知識產權知識與參與脫貧攻堅的結合點和著力點,以實際行動參與知識產權精準扶貧,助力專利技術強農、商標品牌富農、地理標志興農,為“知識產權進校園”這個“老字號”品牌添加了一份“新味道”。

2017年,“創新花蕾-知識產權走進中小學”活動走進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
2019年,“知識產權進校園”活動在河北崇禮、贊皇,湖南桑植等地開展了與脫貧攻堅相關的6場知識產權專業宣講,教育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尊重知識、勇于創新,努力用知識改變命運、振興家鄉、報效祖國。同時,以第十九個世界知識產權日為契機,緊扣世界知識產權日的主題“知識產權和體育”,將授課內容與冬奧會運動項目相結合,從體育品牌的商標到新穎的產品外觀設計,從結構精密的運動假肢到能夠避免受傷的可穿戴技術……深入淺出的講解幫助孩子們了解知識產權在體育運動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積極助力冬奧會知識產權保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校園是培育文化的沃土,也是孕育創新的搖籃,“知識產權進校園”活動將知識產權與校園緊密聯系起來,在兩者之間架起了“創新”的橋梁。從“枕邊故事”到親身參與,從身邊創新到“國之重器”,“知識產權進校園”活動增強了在校學生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助力他們成為今日尊重創新的知識產權宣傳員、小衛士,成為明日勇于開拓創新的知識產權創造大國的親身實踐者,不斷為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屬于他們的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