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平平,曾曉輝
(舟山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浙江 舟山 316131)
船體精度控制是船舶制造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3 600 TEU系列集裝箱船長200 m,型寬35.2 m,型深18.1 m,滿足零下25 ℃適航于北極冰區航線,艏艉尖瘦,以利于船體破冰功能和減少船舶航行阻力,但建造時存在艏艉施工空間狹小的困難;本船船體線型變化大,達到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階段二要求,本船線型精度控制將影響能效指數的達標與否。為此,需要對全船分段建造、總組、搭載各階段精度加以控制,通過制定關鍵工藝及流程、標準,降低建造成本、減少施工難度、提高施工效率,保證精度質量。
為保證各個艙室箱腳精度,策劃分段劃分時,長度方向注意把縱向環段縫斷在橫艙壁之間,使得每個貨艙較完整,箱腳不跨分段,避免箱腳間距產生累計誤差,同時能更早進行集裝箱試箱試驗;高度方向注意把兩層以上集裝箱平臺劃分在一個分段內,在滿足車間內場吊運及分段駁運的前提下盡量劃分大一些,減少高度方向總組及搭載縫。高度方向因存在較大的線型,總組及搭載縫精度控制相對車間內場更加困難;針對艏部線型異常狹小的特點,把線型最小的船體區域劃分在一個分段內,以利于制作比例為1∶1的整體木質樣箱,通過比對樣箱能更準確地檢測此區域加工線型是否到位[1],并采用側造、逐步散貼外板的方法解決不便施焊的難題。
箱腳底座由堆錐、墊板(板厚25 mm)、調整板(板厚5~10 mm)組成。堆錐和調整板設計在船臺/船塢搭載階段安裝,墊板在分段制作階段預先安裝。預裝墊板可以避免后期箱腳處燒焊產生的平臺板變形,堆錐和調整板留到船臺/船塢搭載階段安裝便于控制調整箱腳精度,保證試箱的成功。
考慮到板材出廠之前大多未經應力釋放或釋放不完全,對本船厚度達到5~15 mm的板材進行提前矯平處理,釋放應力,避免鋼材應力殘留導致總組甚至搭載階段產生大量結構變形,進而影響船體精度及帶來火工矯正返工。
3 600 TEU集裝箱船的艙室在艏艉區域主要呈階梯狀形式(見圖1),多數平臺上分布著箱腳堆錐,此處對于水平度的要求較高,單箱位置要求小于等于5 mm。因此,在分段制作過程中需重點保證曲直分段胎架進行100%檢驗,保持上胎板貼合胎架。

圖1 艏艉區階梯狀艙室示意
全船劃線應遵循基準線管理原則;在內底板上表面作出橫艙壁安裝對位線及理論線同側的100檢驗線(以下簡稱MK線);在內底板平臺上表面作出縱艙壁安裝位置線及理論線同側的100 MK線;其他結構位置線及100 MK線應按照單船《100 MK線圖》進行,見圖2;所有結構位置線、100 MK線應做好洋沖標記[3],并貼附錫箔膠帶進行防護。

圖2 橫艙壁100 MK線
底部分段是全船搭載網絡中最先批次上船臺的分段,其他分段均以底部分段為基礎進行搭載裝配和精度控制。因此,底部分段的精度控制直接影響全船精控。底部分段總組需重點測量橫壁間距、中心線直線度、水平、長寬高尺寸,見圖3;總組完工以后須修正基準線,并對分段邊界尺寸超出-5~+3 mm范圍的進行處理。

圖3 底部分段100MK線
第一個橫壁分段要采用高架墩來進行封固,兼顧輔助定位的作用,在分段合攏之前將高架墩分別擺放在橫壁的左右兩側,見圖4;后續橫壁分段合攏時可以采用走橋的形式,保證2艙之間2道橫艙壁之間的間距,見圖5。

圖4 高架墩保護

圖5 走橋連接保護
本船艉部區船體尖瘦,基線處平底面積少,其尾半段長度呈懸臂梁狀態伸出底部支撐大梁,首半段長度通過瘦小的平底面壓在支撐大梁上。由于首半段支撐大梁約束、焊接收縮的綜合作用,容易造成尾半部分段上翹變形現象,進而造成主機座分段艉口上翹,造成水平度超標。對此,需加反變形量進行調整規避。主機座分段合攏定位時,根據經驗數據,需在艏口相對船體平均基線加5 mm定位高度,艉口相對船體平均基線減少5 mm定位高度。經過焊接收縮應力釋放后,此區域能恢復水平度并符合標準值,見圖6。

圖6 主機座分段加設反變形量示意
在船長艏部的1/3區域,主船體呈階梯狀,在分段(總段)焊接過程中會產生艏口上翹的現象。為了避免艏翹對于整體精度的影響,需加反變形量進行調整規避。根據經驗數據,本級別船型這一區域內的分段搭載時艏口水平高度應按照低于艉口0.5 mm/m 來進行調整,相應的合攏口合攏補償值應設在分段艉口。經過焊接收縮應力釋放后,此區域能恢復水平度并符合標準值,見圖7。

圖7 艏部分段加設反變形量示意
集裝箱船屬于大開口船,因為艏部舷側分段重心外飄,搭載以后會出現外側高度下沉,半寬外張的現象,所以在搭載時應做好艙口位置的橫向封固,防止分段狀態變化,見圖8。
前言:獻血不良反應是指獻血者在獻血時和獻血后出現頭暈、惡心、嘔吐、四肢無力、面色蒼白等癥狀。獻血者一旦出現獻血不良反應,會降低獻血者獻血的意志,不利于促進無償獻血事業的更好發展。通常情況下,正常的成年人一次性獻血400ml以下不會對獻血者的身體產生不利影響,但受獻血者精神狀態、獻血環境和營養不良等因素的影響,獻血者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獻血不良反應。基于此,本次研究分析了街頭無償獻血不良反應的發生原因,并了闡述預防措施,現將研究流程報道如下[1]。

圖8 防舷側分段上部開口
主船體艏艉區域的線型較大,采用支柱和高架墩的形式對船體進行重量支撐,防止船體因重量產生的下沉變形,支撐位置在《鋼支撐布置圖》中標注明確,見圖9。

圖9 船體大線型處加設支撐
1)關于分段吊裝。
重心外飄分段較多,吊裝翻身較困難,用多次換鉤或落地滾翻的方案解決翻身問題;綁扎橋分段結構較弱,采用多點吊裝,并使用吊排均布受力[4],見圖10,減少分段吊裝變形。

圖10 采用吊排吊分段
車間片體吊裝要按照片體大小使用板架和吊梁、吊杠,小片體使用板夾、吊杠,大片體使用吊杠吊梁。分段下胎要多設置吊點,要多設置小吊耳,減少單個吊耳受力造成的應力集中變形。分段下胎吊運合理配繩,鋼絲繩不能長短不一,保證受力均勻。分段、總段吊運翻身、總組搭載,多使用吊排滑輪組,因為吊車羊角鉤很難使鋼絲繩滑動使之平衡受力,特別是調節分段、總段在船臺上的斜度時,完全是硬拉完成的調節,對分段、總段精度控制是一大危害,因此建議使用吊排。分段、總段吊耳加強應盡可能做成結構件,提前送審,爭取通過船東認可保留,避免因為吊耳加強的大量拆除,帶來結構變形,對局部平面度產生影響。
2)關于分段擺放。
分段及車間片體擺放要找平地擺放,嚴禁擺放外力使之變形。擺放在門架上的片體要注意不要多層疊放,更不要有肘板或結構件尖角支撐片體。帶線性分段擺放時,要多使用楔木塊打緊牢固,少使用鋼撐固定,鋼撐割除后應力導致的數據變化很大。
3)關于分段防變形加強。
集裝箱船項目的分段結構較弱,易變形,防變形有難度,主要是開口分段很多,對于大開口分段、總段需要做強支撐保精度[5]。施工人員須嚴格按照防變形加強圖紙施工。分段防變形材料規格應多樣化,以方便選用。
3 600 TEU系列集裝箱船分段無余量制作率達到89.3%,無余量搭載率達到96.4%,切修率3.0%~4.7%,見表1,較好地保證了本項目的精度控制質量,達到了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階段二中關于線型優化的要求,成功交付船東運營。

表1 3 600 TEU系列集裝箱船精度控制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