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慧英 江 炎 陳 杰
火災給國家經濟建設、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的損失?;馂牡陌l生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每一起火災,特別是重大火災爆炸事故,都要付出巨大的甚至是血的代價。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應從各類火災事故中吸取教訓,努力做好日常消防工作,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國家各項事業安全發展。
多年的實踐證明,運用火災案例對人民群眾進行宣傳教育,頗能動人心弦,也頗有說服力,效果比較好。如發生火災后,及時召開現場會、新聞發布會,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及時展示火場的直觀情況,介紹火災事故的原因以及形成,嚴肅追究事故責任人,通過這些形式,給廣大群眾上一堂生動的消防教育課,促使提高防火警惕性、增強消防法制觀念,可謂功德無量。
火災案例的警示效果要講求及時性。無論火災大小,無論何種原因,每一起火災都有它一定警示作用,因此,發生每一起火災,都要及時認真分析研究,查出原因,查出漏洞,提出具體的整改措施。對重大的火災爆炸事故要及時跟蹤、準確報道,要以觸目驚心的事實和慘不忍睹的場景,充分說明火災的嚴重危害性,使思想麻痹者受到震驚,使玩忽職守者、違法失責者受到震懾,使知情者引以為戒。
火災案例的警示效果要講求長效性?;馂牡陌l生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具有可預見性和不可預見性,火災的發生和發展都具有內外因素的影響,有著一定的規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火災發生的內在因素、外在作用也會有所變化,但引起火災的主觀因素還會長期、不同程度地存在,如對消防安全不夠重視,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或執行不力,不能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安全與發展的關系,消防安全建設投入少,消防安全保障手段滯后,火災隱患整改措施不到位等等,而這些都是有前車之鑒的。因此,火災案例不能裝在檔案袋里、封閉在檔案柜里,要讓這些火災檔案“活”起來,使每一起火災案例繼續發揮其警示的效果。在日常的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檢查、消防安全保障建設過程中,用自家事教育自家人,用前人吃過的苦教育警示后來人。
對火災案例的分析研究,可以揭示火災發生的一般規律特點。如根據我國的地理和氣象特點,我國冬春季節火災占全年火災發生總數的70%以上。為了遏制冬春季節火災高發態勢,國家采取了全國總動員、全民總動員,持續開展“119”冬季消防安全活動,實現了消防安全活動大動員、消防知識大普及、消防安全大檢查、消防隱患大整改、消防應急措施大演練的良好氛圍。
對火災案例的分析研究,可以發現某些行業存在的系統性消防安全隱患,促進有關部門建制立章、強化監督、推進隱患從根本上得到及時整改,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火災的發生。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交通系統的港口企業在裝卸作業過程中,在貨物堆存、儲存過程中,因現場作業人員隨地吸煙、亂丟煙頭,在倉庫、貨場、貨艙使用打火機而引發船舶貨艙起火,堆場、倉庫、貨場起火事故頻頻發生,幾乎年年都有。小小一個煙頭,微弱的一個打火機火苗引發的大火,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1975年3月31日,上海港第一作業區工人在對一艘萬噸貨輪卸貨作業過程中違章吸煙,并將帶有明火的火柴棒扔在糖包上而引發大火,燒毀食糖1 300 t,多個貨艙艙壁變形,直接經濟損失170余萬元。無獨有偶,1987年4月23日,青島港裝卸工人在船舶貨艙作業過程中,多次使用打火機打火直接照明,引燃包裝貨物的麻袋,700多噸貨物全部報損,直接經濟損失120多萬元。針對一段時期的港口系列火災案例,交通公安消防系統認真進行綜合分析研究,找出了根源,提出了對策建議,引起了交通港航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交通部及時制定頒布了《港口禁煙規定》,《規定》中明確了禁煙內容、禁煙范圍、禁煙責任和相關具體要求。為了認真貫徹《港口禁煙規定》,交通港口企業大張旗鼓開展宣傳發動工作,采取貼標語、掛橫幅、有線廣播、各種會議宣傳宣講《規定》內容、要求和意義,設立作業現場的禁煙監督崗和港區禁煙巡邏哨,設置違規舉報電話,構建現場監督網、舉報網,開展港區禁煙集中整治活動,對違規者及時予以經濟和治安處罰。通過這些活動,領導部門特別是現場各層級的責任意識顯著增強,迅速營造了港區禁煙的良好氛圍。多年堅持下來,港區違章吸煙的現象顯著減少,而因此引發的火災事例更是難得一見。

通過火災案例的分析研究,及時發揮案例的警示作用,可以改變人們的生產經營理念,避免重復性的事故再次發生。2004年5月至8月,不到3個月的時間,長江中下游,特別是長江南通水域相繼發生8起個體民船火災爆炸事故,有的船毀人亡、傾家破產,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長江公安消防部門在火災現場勘查調查中發現,8起火災爆炸的共同原因,都是船舶使用了非國標燃料油,以及在生產運營和現場維修作業過程中吸煙、用火不慎所致。經過對非國標燃油供應源頭追蹤調查,取樣送檢,證明其是一種混合勾兌、易揮發的低閃點產品。由于當時的國標燃料油價格高、緊缺、供應渠道單一,因此許多船主圖省錢、圖方便,盲目使用這種火災危險性極大的非國標產品,結果招來了殺身之禍。根據調查分析,消防部門及時將該種燃油產品質量及火災危險性向相關的質檢部門進行通報,將8起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經過、原因、教訓向當地行業部門、管理機構、廣大船民進行廣泛宣傳。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法,對廣大個體船舶運輸經營戶進行消防安全意識和消防安全常識教育培訓,對流動船舶贈送消防安全宣傳資料。通過這些舉措,迅速減少了非國標燃油的產出和供應渠道,而廣大船主、船民則深刻認識到“生命誠可貴、安全最重要”的真諦,再也不敢圖省錢、用劣質,再也不能盲目無知、忽視消防安全而隨意吸煙、用火,從而有效地發揮了這一系列火災爆炸案例的綜合性警示效應,遏制住了這類火災的頻發高發態勢,凈化了長江重點水域重點船舶的消防安全環境。

通過火災案例的分析研究,發揮案例的警示效果,可以促進消防法規建設的不斷完善,相關消防安全技術標準的提升。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培育發展的初始階段,社會轉型、經濟轉軌、企業改制、結構調整等工作紛繁復雜,經濟成分、經營方式日趨系統化、自主化,各類企業大量涌現,實體經濟大增,單位的經營主體意識和追求利益最大化意識也日益增強,但在正確處理發展與安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市場主體與安全責任主體的關系方面,還存在一定偏向和偏差。一些單位重產出、輕投入,重經營、輕管理,重經濟、輕安全,內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十分薄弱,導致誘發火災的因素相應增多,重特大火災事故時有發生。1991年,唐山市林西百貨大樓失火,燒死81人、燒傷54人,燒毀各類商品價值400多萬元。深圳市清水河危險品倉庫起火爆炸,死傷888人,直接經濟損失2.5億元。北京隆福大廈大火,直接經濟損失達2 000多萬元,滅火中有34名消防官兵受傷。吉林市銀都火災是建國以來文物損失最為慘重的特大火災,一具7 000萬年前的恐龍化石在大火中化為灰燼,32 000多件文物、11 000余枚國內外珍貴郵票,近百年來約10萬冊科技文獻資料全部燒毀,失火建筑面積6 800 m2。這些火災集中反映了單位嚴重忽視消防安全、違反消防法規、消防安全管理不落實、消防設施設置不合理等問題。為了迅速遏制全國重特大火災,特別是群死群傷火災爆炸的高發態勢,公安部發布了第61號令,即《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規定》明確:法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單位應當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職責,確定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規定》還就具體的消防安全責任、消防安全管理、防火檢查、火災隱患整改、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滅火應急疏散預案和演練、消防檔案建立、獎懲等作了十分明確的要求,體現了單位消防安全工作的防火自查、隱患自改、責任自負的嚴肅性、可操作性、可追溯性。多年來,通過持續不斷學習、宣傳、檢查、督促、貫徹實施,推進消防工作的法制化、社會化進程,實現了社會經濟建設迅速發展,火災持續穩定。
火災事故是客觀的,每一起火災事例就其發生發展過程,施救經過,火災原因及經驗教訓都是真實的,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在火災撲滅后要及時予以報道、曝光、召開現場會,可以充分發揮其警示的近因效應;而對以往的典型火災案例,通過建檔立卡,分門別類,進行專題宣傳教育,可以以史為鑒,充分發揮火災案例警示的典型效應、歷史效應、綜合效應。
總之,要讓火災檔案“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