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延立(安福縣農業農村局)
安??h高度重視新型職業農民培育,2016年以來,先后組織1263人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一批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成為全縣鄉村振興的生力軍。有196名學員回鄉后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在他們的帶動下,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截至目前,全縣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597家,家庭農場731個,推進全縣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
為精準、高質、高效地培育好新型職業農民,安福縣做足了功課,首先是培訓對象精準化。“我們通過比對報名對象的身份,給符合條件的對象錄入新型職業農民信息管理系統,再按專業(產業)統計造冊編班……”縣農業科技示范園副主任鐘永來如是介紹。該縣適時利用秋收前農閑等有利時機,通過宣傳車、朋友圈、微信群等方式到各鄉鎮廣泛宣傳職業農民培訓政策。通過數據分析,歷年來全縣培育的新型職業農民中有高中以上學歷的學員占42%,18-45周歲的學員占72%,家里有一門以上產業的學員占92%。該縣引導農民涌躍報名,并注重吸收愛農業、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作為培訓對象
該縣制定高質量培訓方案。每月一期的農民教育培訓“產業扶貧班”做到如期開班。應邀而來的江西農科院和江西農大的專家、教授先后對井岡蜜柚采后管理、秋冬大棚蔬菜瓜果等實用技術進行了精彩講授,并深入田間地頭,言傳身教,讓參訓學員受益匪淺。學員毛澤忠由衷地說“感謝黨的‘三農’政策,感謝專家、教授的言傳身教,專家的建議讓我豁然開朗,也讓我帶領鄉親們發展麒麟西瓜產業的勁頭更足了”。根據農民習性和產業發展的特殊性,該縣創新培訓模式,采用“一點兩線,全程分段”培訓模式。“一點”是指以不同產業進行編班為根本點,“兩線”是指以產業重點管理環節、農民農閑季節為兩條線路開展分段式培訓,采取分段式集中培訓、實訓,理論學習和生產實踐相結合,實現了培訓方案高質化。
為了讓學員們學得更扎實、更牢固,該縣注重培訓方式的高效化。一方面為每期學員安排4-6天外出參觀實訓,讓學員們更多地了解不同產業發展規劃、產業發展的經濟效益,聽取別人的創業經驗,打開眼界,改變經營理念,增強創新創業的信心。另一方面,應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在線教育培訓、技術咨詢、全程跟蹤評價等,如每個班建立一個微信群,方便學員之間、學員與老師之間交流探討,實現了培訓方式高效化。“金蘭柚柚王”曾建輝說:“線上線下培訓有機結合,讓我們這些平時很忙的農民學習方式更加靈活,學習內容也更加豐富,還能與其他學員交流,取長補短。我有信心,讓安福金蘭柚暢銷全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