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輯部
時光荏苒,又到新年。回望來路,2020年,給我們留下許多不平凡的印記。
這一年,江西連闖疫情、洪災、蟲災、風災四道“關口”,全年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實現“雙增長”,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糧食生產任務,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卓越的“江西貢獻”。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三年多來,江西保供能力穩步提升,糧食產量連續6年超過1.3萬億斤,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常年水平,其他農產品市場供應充足;農民收入連年增長,提前一年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城鄉居民收入比不斷縮小。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農村生態建設得到加強,村容村貌明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取得重要成果,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城鄉協調發展格局正在形成。紅土地上的農業農村一派欣欣向榮。
所有收獲,是一輪的收官,也是新一輪的開始。放眼未來,我們豪情滿懷,信心百倍。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從新發展階段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和戰略高度,為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提供了行動綱領和根本準則,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2021年,不僅是一個年代的開端,更是新生活、新奮斗的關鍵節點,中國開始邁向宏偉的“十四五”時期,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三農”工作重心也將實現歷史性轉移,從集中力量脫貧攻堅轉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起點高,步履大,意義超絕。面對新開局,新氣象,新的跋涉,必須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三個體系的建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產業體系現代化,延伸產業鏈,貫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加強現代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建設,加快生產體系現代化,推進設施化、機械化、綠色化、數字化;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經營體系現代化,推動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大力培育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從而穩住農業基本盤、守牢“三農”基礎,穩固“壓艙石”,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號角已吹響,旌旗在飄蕩。江西是農業大省,是國家重要的產糧區,在新的一年,為“全面振興”開好局,走好路,責無旁貸。必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加速發展鄉村產業,深化農村改革,匯聚強大合力,推動江西在鄉村振興上走向全面,走在前面,在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中,彰顯江西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