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隆浦(遂川縣農業農村局)
碧洲鎮組織召開平臺培訓會
雩田鎮組織召開平臺培訓會
當前,江西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雖取得了整治效果好、典型經驗多、上級評價高的階段性成效,但“重建輕管”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影響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質量和效果。為了解決好這些痛點難點,2019年11月,我省在全國率先搭建省、市、縣三級統一監管平臺——江西省農村人居環境“碼上通”平臺。2020年我省在原平臺基礎上優化升級,創新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萬村碼上通”5G+長效管護平臺,暢通群眾監督投訴渠道,建立健全村莊環境長效管護常態化建管機制。這不僅是貫徹落實總書記對江西“三農”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要求的具體行動,也是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更是推動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積極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的創新實踐。
2020年10月29日,遂 川縣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萬村碼上通”5G+長效管護平臺啟動儀式在枚江鎮邵溪村舉行,這是繼9月1日江西省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萬村碼上通”5G+長效管護平臺啟動后全省第一個響應建設的縣級平臺。
遂川縣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萬村碼上通”5G+長效管護平臺是遂川縣農業農村局聯合中國電信江西公司打造的5G智慧化平臺。該平臺通過網格化管理對全域村莊環境進行實時監管,通過線上曝光,反饋問題,線下整改,線上提交整改結果的模式達到快速高效地進行村莊環境長效管護。該平臺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5G、AI等新技術手段,實現農村管理精細化、群眾上報便捷化、問題處理及時化和長效管護科學化目標。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演出在碧洲鎮白水村舉行
為推動遂川縣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萬村碼上通”5G+長效管護平臺(以下簡稱平臺)上線試運行,縣農業農村局聯合平臺實施建設方制作了詳細的培訓文檔和演示文稿,相繼在鄉鎮開展平臺操作、運行、管理、維護等業務培訓。培訓人員包括鄉鎮后臺管理員、各行政村網格員、監督員、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10+N”項目管護人員等。根據平臺系統角色的不同,培訓內容也不盡相同。群眾、村民關注“遂川農業農村”微信公眾號“一鍵上報”反饋問題,到查閱“我的上報”查看問題處理進展,再到問題“辦結評價”等;網格員受理上報的問題,查閱“我的待辦”和“我的已辦”,對事件及時督促管護人員整改,維護到位后反饋問題整改情況;監督員對超時或亟需處理的問題,查閱“督辦事件”,對超時或需緊急處理的問題進行再次督辦;鄉鎮后臺管理員的系統后臺管理和維護的培訓。通過培訓,讓平臺各角色厘清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分工,掌握微信公眾號、軟件APP、系統后臺的工作機制、事件流轉流程、操作和后期運維,為平臺推廣好、用好打下基礎。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宣傳發動很關鍵。去年10月起,由遂川縣農業農村局和縣文廣新旅局主辦,遂川縣采茶劇團承辦的“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文藝演出在全縣23個鄉鎮陸續開演。“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演出是縣農業農村局為策應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工作,順應廣大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鼓勵號召全縣農村朋友共建、共享美麗宜居鄉村,精心推出的以村莊環境整治和常態化長效治理為主題的文藝演出。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演出包含快板《美麗鄉村靚起來》、方言小品《一袋垃圾》和三句半《長效管護是個寶》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旨在宣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境理念,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環境常態化長效治理融入演出的歡聲笑語中,讓廣大群眾在觀賞中得到一點點啟示,共同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去,建設遂川干凈、整潔、美麗的山水田園鄉村。
按照省里確定的“三步走”要求,遂川縣既不是第一批美麗宜居示范縣,也不是第二批美麗宜居試點縣,遂川縣委、縣政府積極落實省廳部署,在省級平臺啟動后,僅用1個多月的時間就率先完成了縣級平臺建設,工作主動,走在了全省前列。
建設遂川縣農村人居環境治理5G+長效管護平臺,標志著遂川縣“五定包干”長效管護工作步入了標準化、規范化、智慧化的新階段,標志著遂川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邁入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平臺實現了村莊環境常態化、制度化監管,推動遂川鄉村面貌由“一時美”向“持久美”轉變,為構建美麗中國“江西樣板”持續增添“遂川顏值”、不斷貢獻“遂川價值”。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演出在大坑中學舉行
有獎問答贈送的長效管護圍裙和環保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