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龍祥(吉安縣農業農村局)
吉安縣地處江西省中部,吉泰盆地中心,全縣土地面積2117平方公里,轄13鎮6鄉、307個村委會、29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50萬。自2018年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來,吉安縣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十大工程”和“五大攻堅行動”,持續加大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投入,強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污水處理、廁所革命、村莊長效管護等工作,保障農業農村社會事業順利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秀美村莊鳥瞰
秀美村莊遠眺
集鎮整體提升
村間池塘治理
村間河道治理
村民休閑小廣場
村中圍墻景觀
村間綠化帶
圍繞“三清二改一管護”工作要求,全縣所有村莊均開展了村莊清潔行動,共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5萬余噸、溝渠6000余公里、淤泥4500余噸、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5000余噸,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0萬余份,發動群眾投工投勞19萬余人次。每月組織督導組到鄉鎮明察暗訪,發現問題立即通報,并督促及時整改到位。全縣交通干道沿線、圩鎮周邊、村莊內外、河塘溝渠、存量垃圾全部清理到位,杜絕河塘、溝渠及房前屋后垃圾傾倒現象,全面整治村內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等現象,農村環境衛生得到明顯提升。
近三年來,全縣開展旱廁拆除和改造攻堅行動,全面消除農村旱廁,大力實施公廁和戶廁無害化改造,財政累計獎補農村無害化公廁和戶廁建設資金2600余萬元。截至目前,全縣共新建改建戶廁7733座,維修老舊破損戶廁46030座,拆除廢棄戶廁201座,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廁率提高至98%,現有戶廁基本實現完好率、合格率、正常使用率均達100%的目標。
該縣以鄉鎮為主體,全縣19個鄉鎮將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和村莊保潔員管理市場化運作,實行農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清掃和清運統一外包,達到100%全覆蓋。給每戶農戶配備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分類桶,自然村按每10戶配備1個以上垃圾桶,每個村點設立1個以上鉤臂式垃圾箱或垃圾桶集中存放點;確保每個自然村配備1名保潔員的基礎上,每50戶農戶至少配1名保潔員。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清理,確保不再出現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全縣所有自然村均成立了村民理事會,制定完善了村規民約,嚴格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發揮新農村建設促進會和新鄉賢作用,鼓勵鄉賢、五老參與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群眾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近三年來,籌資1100余萬元用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助力鄉村發展。
村間衛生公廁建設
該縣嚴格按照《吉安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目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農村污水進行處理的行政村占比)達到10.42%,超過了在2018年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4%基礎上提高30%以上的要求(5.2%),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水平達到全省平均值。2020年,按照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要求,部署了農村生活污水全域治理工作,積極探索符合本縣農村特點、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路徑和模式。計劃從2020年到2025年,通過6年時間的治理,實現全縣19個鄉鎮政府所在地、1072個自然村莊和重點水源保護區、江河流域等生態環境敏感區域內的自然村莊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目前,已啟動實施18個鄉鎮政府所在地污水處理廠和330個(2020年 和2021兩 年 建設任務同步啟動)村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其中行政村所在地201個,50戶以上自然村129個,該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順利推進中。
長效管護公示牌
三格式化糞池
該縣按照“清凈整潔、形成有序、色塊和諧、主次協調”要求,全面提升村容村貌。2018年實施301個新農村建設點,2019年實施314個新農村建設點,2020年實施314個新農村建設點,實現了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今年,縣里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打造鄉村振興特色示范點,每個鄉鎮打造1個特色示范點,爭取出亮點、出精品,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長效管護制度牌
鄉村振興宣傳欄
該縣出臺了《吉安縣村莊長效管護工作辦法(試行)》《關于建立“五定包干”村莊環境常態化長效管護機制的指導意見》等長效管護機制文件,按照每個行政村不少于5萬元的標準籌集村莊環境長效管護資金;全縣所有村莊均成立了村民理事會,制定完善了村規民約,健全了農戶“門前三包”等長效機制,組織開展全縣“最美清潔戶”推選活動,每年6月、11月各評選一次,給予全縣“最美清潔戶”流動紅旗以及獎金,讓他們在全縣農戶中樹立標桿,以增強農戶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積極發動群眾籌資投勞,逐步開展“萬村碼上通”“5G+長效管護”平臺建設工作,引導農民群眾實時監督。
最美清潔戶流動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