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鳳,林 娟
日間手術最早由英國醫生 James Nicoll提出,2003年國際日間手術協會將日間手術定義為:病人入院手術和出院在一個工作日中完成的診療過程,不包括在醫師診所或醫院開展的門診手術[1-2]。國內外均有研究表明,術前訪視在緩解病人圍術期的緊張、焦慮,提高病人控制疼痛的能力,維持生命體征的平穩,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和護理,縮短住院時間及提高病人滿意度等方面有顯著作用[3-10]。然而日間手術病人因住院時間的限制,手術室對其采用常規的術前訪視方式無法實施,因此對日間手術病人缺乏充分的術前評估,不能及時了解病人的病情、需求及術中可能存在的護理問題,可能引發嚴重的安全隱患。而且據楊霞等[11]調查結果顯示:日間手術病人對手術室的環境、手術安全、手術過程等多方面都有了解需求。所以,對日間手術病人術前訪視的模式探討是很有必要。本研究探討采用手術室-病房一體化術前訪視的行為干預,對日間手術病人的心理狀態、術前訪視所用時間、術中生命體征、術后病人滿意度等是否有改善進行評估,確定新的訪視模式的可行性。
1.1 一般資料 選擇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2018年3月—2018年12月200例日間手術病人為研究對象,男108例,女92例;年齡18~70歲;骨科手術78例,眼科手術29例,泌尿外科手術55例,普外科手術38例;麻醉方式:全身麻醉50例,椎管內麻醉77例,神經阻滯麻醉73例。納入標準:病人意識清醒、無精神智力障礙、無嚴重并發癥、能正確表述心理和生理感受。將病人按照接受手術時間的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兩組病人基本資料、麻醉方式、手術種類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護理措施
1.2.1.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術前訪視模式:入院時病房護士發放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日間手術病人焦慮狀態進行評估,手術當天由巡回護士和病房護士在不同時間段分別到病房探望病人,對病人進行常規的術前訪視,宣教結束后各自記錄所用的訪視時間。
1.2.1.2 觀察組 采用手術室-病房一體化術前訪視模式:入院時病房護士發放SAS問卷,對日間手術病人焦慮狀態進行評估,手術室護士和病房護士組成訪視團隊,根據手術類型分配訪視內容,避免相互之間的重復和遺漏。手術當天病人入院后,病房護士通知手術室護士到病房,并與巡回護士來到病人病室,病房護士向病人介紹巡回護士,減少病人對巡回護士的陌生感,增加首因效果[12]。巡回護士和病房護士宣教完畢后,根據病人提出問題內容由相應的專科人員給予解答,提高訪視效果,減輕病人焦慮程度[13]。宣教結束后記錄訪視所用時間。
1.2.2 評價方法 ①訪視前病房護士向研究對象發放SAS問卷,評估病人焦慮狀態[14-16];同時記錄血壓和心率及一般資料。②術前訪視后有訪視護士記錄訪視所用的時間。③病人進入手術室后麻醉醫師對病人進行麻醉誘導時的心率和血壓,統一由手術室護士查閱麻醉記錄單進行性統計記錄。④術后1 d由手術室護士通過微信平臺向每位研究對象發放SAS問卷,評估其焦慮狀態,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病人對手術室的滿意度。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環境設施(手術室環境、手術室儀器設備)、基礎護理(術前訪視、手術床的清潔舒適度、手術體位擺放)、專業技能(護理操作技術、介紹手術配合要點及注意事項、出現失誤采取的補救措施)、人文關懷(服務態度、是否認真解答病人提出的疑問、是否保護病人隱私、是否及時發現病人感受和需求)、病人安全(是否仔細核對病人信息、是否詳細告知安全注意事項)、整體評價等,共15個項目,每個項目設為5個等級,分別計5分、4分、3分、2分、1分,總分為75分。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病人訪視時間比較 單位:min

表2 兩組病人訪視前與術后1 dSAS評分比較 單位:分

表3 兩組病人訪視前與麻醉誘導時心率比較 單位:/min

表4 兩組病人訪視前與麻醉誘導時收縮壓、舒張壓比較 單位:mmHg

表5 兩組病人滿意度比較 單位:分
3.1 手術室-病房一體化術前訪視對訪視時間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病人術前訪視時間為(30.22±3.10)min,短于對照組的(40.66±3.84)min,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觀察組可有效縮短日間手術病人術前訪視時間。觀察組巡回護士與病房護士在訪視前對訪視對象的狀況進行溝通,共同評估,一方面更專業、更全面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和需求,避免訪視內容的重復和遺漏。另一方面加強多科協作護理模式,縮短了術前訪視時間,減少了打擾病人的時間,使病人充分休息,以最佳狀態應對手術;同時有利于提高病人滿意度。
3.2 手術室-病房一體化術前訪視對訪視效果的影響 日間手術病人因入院時間的不確定性,影響了手術室護士術前宣教的實際到訪率,導致一部分的日間手術病人的術前訪視無法實施,而且病房護士對圍術期手術室護理缺乏具體了解,不能滿足日間手術病人的信息需求。因此,本研究采用手術室-病房一體化術前訪視模式,病人辦入院后由病房護士通知手術室護士到病房進行術前訪視,可以有效地避免因病人還未入院或者外出檢查而導致實際到訪率下降。訪視過程中針對病人提出的問題或者顧慮,手術室護士和病房護士依據專業性可以給予準確、快速的答復,提高日間手術病人術前訪視的效果。
3.3 手術室-病房一體化術前訪視模式對日間手術病人焦慮的影響 有研究顯示,日間手術病人術前準備時間短,多數病人心理適應不良,可能面臨更加突出的心理應激問題,需要有效的專業支持來幫助其更好地應對[17-19]。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病人訪視前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病人訪視前SAS評分都高于全國常模(29.78±10.07)分[20]。兩組病人術后1 d SAS評分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手術室-病房一體化術前訪視模式可緩解手術病人焦慮程度,可以改善病人因信息缺如帶來的焦慮情緒。
3.4 手術室-病房一體化術前訪視模式對病人術中血壓和心率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病人訪視前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病人麻醉誘導時收縮壓、舒張壓和心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手術室-病房一體化術前訪視模式可使日間手術病人消除思想顧慮,使病人以最佳狀態應對手術,對平穩術中的血壓和心率起到積極的作用。
3.5 手術室-病房一體化術前訪視模式對病人滿意度的影響 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人員的服務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優質護理服務模式不僅符合手術病人的需求,而且提升了手術室護理質量,提高了手術病人的滿意度,減少護患矛盾[2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病人總體滿意度、對手術室護士基礎護理、專業技能、人文關懷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手術室-病房一體化術前訪視模式使手術室護理人員更全面地了解日間手術病人的需求,根據病人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服務,可以有效提高日間手術病人對手術室的滿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