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華,夏春暉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ICU)是危重患兒監護、治療及護理的關鍵性場所,常見疾病有新生兒肺炎、新生兒窒息、極低體重早產兒等。大多數病情危重患兒出生后即被送入NICU,住院時間相對偏長,加之患兒家長探視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因此家長極易產生焦慮、抑郁情緒。相關人員研究結果顯示,NICU患兒家長焦慮情緒評分明顯高于國內常模的(37.23±0.58)分,家長負性情緒的產生極易造成醫護配合度下降,不僅對醫護工作開展具有直接影響,還易引發醫患糾紛[1-3]。相關研究顯示,臨床實施支持性照護,有助于疏導患兒家長不良情緒,對改進護理質量、提升護理滿意度具有促進作用[4]。為保證支持性照護的針對性,還需積極調查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明確其影響因素,據此確定護理干預措施[5]。本研究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NICU收治的患兒100例,調查患兒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NICU收治的患兒100例,男61例,女39例;出生體重:1 000~2 500 g 64例,≥2 500 g 36例;住院時間:15~25 d 45例,≥25 d 55例;疾病類型:新生兒窒息13例,早產兒42例,新生兒肺炎11例,其他34例;病危狀況:病危患兒42例,非病危患兒58例。患兒家長(母親)年齡≤27歲62人,28~35歲23人,≥35歲15人;生產次數:初產63人,經產37人;分娩方式:陰道分娩72人,剖宮產28人;產檢情況:定期產檢82人,未定期產檢18人。患兒家長對研究項目具有全面認知,且自愿參與。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①基礎資料調查問卷。對患兒臨床資料進行整理、分析,以獲取其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出生體重、住院時間、疾病類型、病危狀況;設計患兒家長基礎信息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年齡、生產次數、分娩方式、產檢情況等。調查問卷編制完成后選30名患兒家長進行預調查,調查可知患兒家長能充分理解條目內容。②NICU患兒家長需求調查問卷。研究結合我院情況對中文版NICU 患兒 家長需求量表 (NICU Family Need Inventory,NICU-FNI)進行修改,基于改進版NICU-FNI量表調查患兒家長需求[6]。改進版NICU-FNI量表采用自評形式,量表共56個條目,包括支持需求(18條目)、保證需求(12條目)、親近需求(8條目)、信息需求(11條目)、舒適需求(7條目)5個維度。各條目評分選用Likert 4級評分法,包括非常重要(4分)、很重要(3分)、重要(2分)、不重要(1分),量表總評分為56~224分,評分高低即表示需求高低,量表維度Cronbach′s α系數為0.613~0.872[7]。參照相關研究[8],依據量表自評分劃分需求水平,其中自評分56~111分、112~167分、168~224分分別為低等需求、中等需求、高等需求。
1.2.2 調查方法 ①問卷調查培訓:由護士長對調查人員進行系統化規范性培訓,培訓時間為正式調查前1 d,培訓周期為1課時;培訓內容包括調查問卷內容、問卷調查話術、問卷填寫指導及調查注意事項等[9]。②問卷調查實施:調查人員向患兒家長發放改進版NICU-FNI量表,向其說明填寫要求及注意事項,后由家長獨立完成填寫,護理人員現場回收問卷,問卷調查及自評時間共20~40 min。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共100份,回收有效率為100%[10]。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對數據實施處理,其中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多樣本檢驗選F檢驗,借助Logistic多元線性回歸實施多因素分析,檢驗標準α=0.05。
2.1 患兒家長需求調查結果 對調查問卷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得到NICU患兒家長需求總分為(156.24±12.42)分,處于中等水平,條目均分最高維度是“保證需求”,為(3.12±0.43)分。見表1。
2.2 患兒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單因素分析 基于單因素分析可知,生產次數、定期產檢與否、患兒住院時間、患兒疾病類型、是否病危與患兒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患兒家長需求調查結果(n=100) 單位:分

表2 患兒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單因素分析 單位:分
2.3 患兒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影響因素Logistic分析 研究中應變量為NICU患兒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自變量為NICU患兒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單因素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包括生產次數、定期產檢與否、患兒住院時間、患兒疾病類型、是否病危,自變量賦值見表3。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可知,NICU患兒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影響因素包括定期產檢與否、患兒住院時間、患兒疾病類型、是否病危(P<0.05)。見表4。

表3 NICU患兒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影響因素自變量賦值

表4 患兒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影響因素Logistic分析
相關研究結果顯示,NICU患兒家長需求未得到滿足是導致護理滿意度偏低、產生醫患矛盾的主因之一[11-13]。NICU是集合危重患兒監護、治療及護理于一體的重要場所,多數危重患兒出生后即被送入NICU,加之住院時間偏長、家長探視限制,造成家長負性情緒嚴重[14]。為實現對患兒家長情緒地有效安撫,還需明確其支持性照護需求現況及影響因素。
3.1 NICU患兒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影響因素復雜 本研究結果顯示,NICU患兒家長需求總分為(156.24±12.42)分,處于中等水平,條目均分最高維度為保證需求(3.12±0.43)分,條目均分最低維度為親近需求(2.17±0.36)分;單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得到,照護需求影響因素有定期產檢與否、患兒住院時間、患兒疾病類型、是否病危(P<0.05)。李振潔等[15-16]研究結果顯示,患兒住院時間對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具有一定的影響,究其原因,隨著住院時間的增長,家長對患兒病情的擔憂情緒將加劇;同時,患兒住院時間與病情恢復有關,住院時間越長表明病情恢復緩慢,仍存在一定的病情惡化風險,在此情況下家長對應照護需求偏高[17]。蒙婷婷等[18]研究結果顯示,患兒疾病類型是影響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可知新生兒窒息等重疾患兒家長需求大,究其原因,臨床中部分早產、重度窒息等重癥患兒出生后即被送入NICU,且向家長下發病危通知書,向其說明預后后遺癥、預估住院時長及康復歷程等[19]。在此情況下家長心理壓力偏大。 魯巧珍等[20]研究結果顯示,患兒病危與否對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具有較大影響,與本研究結論一致。患兒病危與否、患兒疾病類型及住院時間三因素間具有一定關聯性,通常重疾患兒會下達病危通知,且對應住院時間偏長。病危患兒接受NICU治療時間長、對應治療項目多、生命危險大,家長焦慮情緒更嚴重[21]。 古麗努爾·帕拉提[22]研究認為,患兒家長(母親)定期產檢與否是支持性照護需求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究其原因,定期產檢母親對患兒及自身健康更為重視,此外,定期產檢有助于評價患兒狀況,可強化家長對患兒病情的認知。
3.2 NICU患兒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臨床干預 結合研究結論,為滿足患兒家長需求,實現有效情緒疏導,還需加強護理干預。①視聽多維宣教:為滿足家長“保證需求”及“信息需求”,需結合患兒階段病情,開展同步宣教。健康手冊全程宣教:患兒入住NICU后向家長發放健康手冊,內容包括疾病知識、治療方案、臨床癥狀、護理措施等,簡單介紹手冊內容及閱讀技巧,給予閱讀建議,如閱讀時間安排等。簡短視頻階段宣教:結合患兒病情狀況搜集相關視頻片段并推送至家長,確保其能及時獲取所需信息,如患兒病情好轉轉出NICU前搜集康復照護視頻,引導家長觀看,說明康復照護注意事項等。②微信遠程探視:NICU患兒治療期為防止交叉感染往往會限制家長探視,致使其親近需求、信息需求不能得到滿足,而基于微信遠程探視技術的應用能改變該狀況。根據NICU患兒醫護安排,確定微信探視時間,如周一、周三、周五10:00或16:00,由醫護人員攜帶經消毒處理的手機設備進入NICU,與患兒家長接通微信視頻通話,引導其通過微信視頻實現探視。③家長情緒調節:針對焦慮或抑郁情緒嚴重的家長,可采取案例剖析法進行疏導,即通過面對面交談了解家長負面情緒成因,如疾病認知不足、臨床療效認知不足等;選擇相似臨床案例,詳細介紹案例治療及康復歷程,并展示臨床數據,使其認識到臨床治療科學性及有效性,以疏導家長不良情緒。
綜上所述,我院NICU患兒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仍處于中等水平,定期產檢與否、患兒住院時間、患兒疾病類型、是否病危是患兒家長支持性照護需求的主要影響因素,還需結合患兒家長需求完善臨床護理,以提升其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