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有
(內蒙古赤峰市醫院設備科,內蒙古 赤峰 024000)
醫療設備與臨床診斷及治療密切相關,若儀器使用及維護不當,易造成不良事件的發生,從而引發醫護糾紛[1]。如何進行醫療設備管理,提高維修保養水平,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對臨床醫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6S管理是起源于日本企業的管理模式,通過整理、整頓、清掃、規范、素養及安全6個方面的協同作用,規范員工行為習慣、提高員工整理素養及安全意識,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在企業管理中已廣泛應用[2-3]。本研究旨在探討6S管理對醫療設備維護保養水平及滿意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本院在用的64 臺醫療設備為對照組,其中呼吸機19 臺,心電監護儀28臺,除顫儀 11 臺,吸痰器 6 臺。選擇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4月本院在用的64臺醫療設備為觀察組,其中呼吸機17臺,心電監護儀29臺,除顫儀13臺,吸痰器5臺。兩組醫療設備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方法進行醫療設備維護保養:使用人員使用時保持設備表面清潔,使用前檢查電源、電壓裝置是否正常,使用過程中注意儀器功能是否正常,并及時做好記錄,儀器發生故障時及時報修,并做好記錄,交接班時做好儀器數量及功能的核對。
1.2.2 觀察組 采用6S 管理法進行醫療設備維護保養:①整理:將所有醫療設備檔案重新整理裝檔,將檔案盒按照顏色、尺寸大小進行規整,并粘貼醫院統一規定的文件標識,并對檔案盒進行編號,并根據檔案盒編號對醫療設備進行編號,建立醫療設備電子檔案,方便后期查找。②整頓:所有醫療設備按照日常使用情況由專職人員定時進行充電、放電,對于儀器耗材定時定量配置,儀器定位擺放,儀器耗材配置數目需明確標識,每天交接班時交接清楚并做好記錄,由監督人員每周檢查2次并上報院內。③清潔:護理人員每天交接班前清掃儀器使用場所,將儀器擺放到特定位置并清潔、消毒儀器表面;檢查儀器是否正常運作,若儀器暫時不使用,檢查儀器插頭是否拔除,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監督人員每周定時檢查儀器使用情況。④規范:儀器維修員每人認領指定儀器,并定期檢查儀器各按鈕、功能、開關有無松動,插頭插座、電源線有無老化、生銹或接觸不良;對儀器表面插頭、開關及內部過濾網、有關管道等進行清潔,并對必要部位加油潤滑;對性能下降、不合要求的原件定期更換,并對儀器性能進行測試校準,做好維修與保養記錄;預防漏查、漏修情況出現;由專門人員統一記錄每天儀器的外借、維修及送回情況。⑤素養:定期開展講座,對醫護人員進行儀器設備使用規范培訓,使其規范使用儀器,減小儀器損傷;團隊人員相互監督,養成自覺、自律維護儀器的習慣。⑥安全:加強對醫護人員安全意識培訓,著重強調儀器使用的注意事項并于儀器上標明,使護理人員能正確識別儀器故障及報警,在儀器出現故障時能及時處理;根據儀器特點設定放置區域,常用儀器及急救儀器按最短途徑原則置于不影響周圍環境的合適位置,并根據儀器特點于旁邊放置推車方便儀器運輸;設置專門區域放置出現故障或報廢儀器,以防其與正常使用儀器混淆,造成不良事件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①醫療設備維護保養水平:分別記錄兩組醫療設備故障發生情況與設備平均送修時間。②滿意度:抽取50 名醫護人員對兩個時間段儀器使用滿意度進行評價,儀器使用滿意度調查表由醫院自制,總分100 分,>90 分為非常滿意,71~90 分為比較滿意,50~70 分為滿意,<50 分為不滿意。該調查表克倫巴赫系數α為0.806,重測效度為0.791。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醫療設備維護保養水平 對照組醫療設備發生故障19例,故障發生率為29.69%;觀察組醫療設備發生故障7例,故障發生率為10.94%,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950,P=0.008);觀察組設備平均送修時間(4.47±1.52)d 短于對照組(7.58±1.62)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408,P=0.000)。
2.2 兩組儀器使用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儀器使用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儀器使用滿意度比較[n(%)]
醫療設備是臨床醫學工作的重要手段與工具,儀器設備的維護對臨床診斷的準確性、臨床治療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若設備老舊、損壞、操作不靈敏,極易造成誤診、漏診、治療不及時、治療效果不佳等不良事件的發生,嚴重者甚至導致患者死亡,從而引起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嚴重影響醫患關系[4-6]。對醫療設備進行預防性維護,提高維護水平對降低臨床診斷與治療風險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設備故障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設備平均送修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儀器使用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6S管理應用于醫療設備維護可有效提高醫療設備保養水平及醫護人員對儀器使用滿意度,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常規醫療設備維護僅保證儀器的正常使用與清潔,當儀器出現故障時方進行報修,并未對儀器進行統一、細致管理,易造成儀器損傷,縮短儀器使用年限,增加差錯事件的發生,不利于患者安全。6S管理通過整理、整頓、清潔、規范、素養及安全6 個方面協同作用,對醫療設備進行精細化管理與維護,可顯著提高設備維護水平及醫護人員對設備使用滿意度,具有較好管理效果[7]。重新規整所有醫療設備檔案,存檔,建立電子檔案,并將檔案編號與設備匹配,方便醫護人員及維修人員查找及設備維修記錄,提高工作效率[8];將設備按指定位置擺放,充放電、耗材配置等日常工作責任到人,每天交接班做好核對及記錄,并由監督人員定期檢查,可提高醫護人員責任意識,從而提高醫療設備維護水平,減少設備故障的發生[9];在對設備進行清潔的同時清掃儀器設備擺放場所,并在儀器不使用時及時拔除插頭,可減少環境對設備造成的損害,減少設備故障及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醫護人員對醫療設備使用滿意度[10];將設備維修劃分到人,維修人員定期檢查設備各項功能并及時矯正設備準確度,可避免漏查、漏修情況的發生,提高維修人員責任意識,從而提高其工作效率,縮短平均維修時間;定期對醫護人員進行醫療裝備使用規范培訓,可提高醫護人員設備使用素養,減少設備損傷,并提高其對醫療設備使用滿意度。定期開展安全講座,提高醫護人員使用設備時的安全意識,加強其對設備故障的處理能力,并按照設備使用情況劃分儀器擺放地點,可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
綜上所述,6S管理應用于醫療設備維護中,可有效提高醫療設備保養水平及醫護人員對設備使用滿意度,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