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琳
(阜新市中心血站檢驗科,遼寧 阜新 123000)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經血液傳播的致病因子,屬單股正鏈RNA 病毒,密切接觸、注射、輸液等是其主要的傳播途徑,也是導致慢性丙型肝炎(CHC)的重要原因,且HCV的發生及發展易引發世界性傳染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1-2]。以往對于HCV 感染者主要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液中抗-HCV 水平,采用熒光定量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法檢測HCV RNA 水平,兩種方法在臨床應用中存在各自優勢及局限性。隨著檢測技術的快速發展,HCV-核心抗原在實際操作中僅需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試劑盒,無需使用其他特殊儀器,具有操作簡單、檢測靈敏度高等優勢[3]。基于此,本研究探討HCV-核心抗原及HCV RNA檢測對CHC患者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血站無償獻血的188 份標本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00 例,女88 例;年齡30~72歲,平均年齡(51.73±4.26)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12例,中專及以下76例。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均符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4]中疾病相關診斷標準;臨床資料完整;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肝部其他病變,如肝癌、肝硬化等;意識障礙,無法配合完成檢測。
1.2 方法 收集無償獻血篩查標本,3 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層血清,將血清置于-20 ℃環境下保存待檢,于7 d內完成所有檢測。采用酶聯免疫雙抗體夾心法檢測血清中HCV-核心抗原水平,檢測采用瑞士TECAN 公司提供的Freedom Evolyzer 型酶聯免疫分析系統,試劑由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當HCV-核心抗原水平>2.0 PEIU/mL時,判定為陽性;另采用熒光定量檢測法測定血清中HCV RNA水平,采用美國生產的MJ Research 2 全自動熒光定量儀檢測,試劑由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當HCV RNA水平≥1×103copy/mL時,判定為陽性。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要求進行。
1.3 觀察指標 將HCV RNA 檢測結果作為金標準,分析HCV-核心抗原及HCV RNA檢測在CHC中的應用價值;比較不同HCV RNA病毒載量各組間HCV-核心抗原陽性率結果,另比較不同性質HCV-核心抗原與HCV RNA陽性率及病毒載量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檢測結果分析 HCV RNA 陽性檢出率為53.72%(101/188),高于HCV-核心抗原的34.57%(65/1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979,P=0.000)。以HCV RNA檢測結果為金標準,HCV-核心抗原檢測CHC靈敏度為62.38%(63/101),特異度為97.70%(85/87),準確度為 78.72%(148/188),陽性預測值為96.92%(63/65),陰性預測值為69.11%(85/123),見表1。

表1 HCV-核心抗原檢測結果分析
2.2 HCV RNA 不同水平的HCV-核心抗原陽性率比較 HCV RNA 水平越高,HCV-核心抗原陽性率越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1.513,P=0.000),見表2。

表2 HCV RNA不同水平間HCV-核心抗原陽性率比較[n(%)]
2.3 不同性質HCV-核心抗原與HCV RNA陽性率及病毒載量結果 HCV-核心抗原陽性組HCV RNA 陽性檢出率為96.92%(63/65),病毒載量水平為(6.06±0.95)(log10copies/mL);HCV-核心抗原陰性組HCV RNA 陽性檢出率為30.89%(38/123),病毒載量水平為(4.48±0.86)(log10copies/mL)。HCV-核心抗原陽性組HCV RNA 陽性檢出率高于HCV-核心抗原陰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4.577,P=0.000);HCV-核心抗原陽性組病毒載量水平高于HCV-核心抗原陰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551,P=0.000)。
目前,臨床對于HCV 的診斷主要依據HCV 抗體及HCV RNA進行判定,其中HCV抗體的形成存在“窗口期”長的缺點,有研究[5-6]結果顯示,抗-HCV最早可在感染后15 d被檢出,最晚為80 d。因此,采用單獨的HCV 抗體檢測易出現漏診現象。此外,各廠家所生產的試劑靈敏度及特異度存在差異,導致實驗結果不同,且抗體一旦產生將長時間存于人體內,此時HCV 抗體陽性已無法區分患者是否現在感染或既往感染HCV病毒,因此,在診斷時還需結合HCV RNA檢測。
HCV RNA作為診斷HCV的金標準,具有敏感性高、特異性高等優勢,但檢測設備要求較高,由于HCV RNA前期處理過程復雜,在處理過程中無法避免標本污染等現象,增加誤診或漏診率[7-8]。臨床對肝炎患者進行長期觀察后發現,HCV感染后病毒可潛伏一段時間后再復制,使HCV RNA 在檢測時出現陰性、陽性交替出現的結果。HCV-核心抗原為HCV的診療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徑,因對患者體內抗原進行檢測,可避免HCV 抗體檢測時出現“窗口期”[9]。有研究結果[10]表明,肝炎患者外周血中HCV-核心抗原在HCV RNA 出現的1~2 d 便測出,其水平與外周血中的HCV RNA間密切相關,可作為HCV復制的標志物。本研究結果顯示,HCV RNA 檢出陽性率高于HCV-核心抗原陽性檢出率(P<0.05),HCV-核心抗原檢測靈敏度為62.38%,特異度為97.70%,準確度為78.72%,陽性預測值為96.92%,陰性預測值為69.11%,HCV-核心抗原陽性組HCV RNA 陽性檢出率及病毒載量水平均高于HCV-核心抗原陰性組(P<0.05),提示采用HCV-核心抗體檢測特異度較高,當HCV RNA 處于高病毒載量時,HCV-核心抗原陽性率越高,可達100%;當病毒載量降低時,HCV-核心抗原陽性率明顯下降,說明HCV-核心抗原陽性率與HCV RNA 病毒載量水平相關,當HCV RNA 處于高病毒載量時,更易檢出HCV-核心抗原。
綜上所述,HCV-核心抗原檢測在疾病診斷中具有操作簡單、便捷,特異度高等優勢,可將其作為病毒復制及存在指標的有益補充,為CHC診斷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