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坤
(冷水江市中醫醫院,湖南 婁底 417500)
骨質疏松性椎體骨壞死是加重脊柱負擔的主要因素,脊柱長期受到壓迫,導致行動不便。骨質疏松性椎體骨壞死會在多種因素影響下發生,導致椎體骨出現塌陷,破壞血液供應系統,使椎體骨處于壞死狀態。骨質疏松好發于年齡較高、鈣質/磷脂流失量大等人群,椎體骨壞死會加重骨質疏松病癥,降低患者行動能力,增加疼痛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骨質疏松性椎體骨壞死會損傷脊柱功能,阻礙脊柱血液供應及降低骨骼間的相互支撐能力,引起患者周身不適[1]。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66 例骨質疏松性椎體骨壞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非手術治療和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壞死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 年6 月至2019 年12 月本院骨科收治的骨質疏松性椎體骨壞死患者66 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3 例。參照組男21 例,女12例;年齡42~75 歲,平均年齡(67.85±6.62)歲;致病因素:跌倒傷9 例,腰部扭傷17 例,其他傷7 例。觀察組男19 例,女 14 例;年齡 41~76 歲,平均年齡(67.71±6.25)歲;致病因素:跌倒傷12 例,腰部扭傷18 例,其他傷3 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均通過X 線等檢查后確診為骨質疏松性椎體骨壞死,壞死率<50%;椎體后緣無破裂;患者椎體骨壞死節段主要為 T11~12、L1~2、L3~4、L4~5。排除標準:存在其他嚴重惡性腫瘤等情況。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非手術治療:患者保持絕對臥床,并根據患者病情提供鎮痛藥物、抗骨質破壞等藥物,如鮭降鈣素注射液(深圳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303),每天 1 次,通過肌肉注射,每次 50 U,1 周后改為每 3 天 1 次,如患者下肢麻木程度較大則進行神經營養治療,治療時需結合病癥檢查結果。
1.2.2 觀察組 椎體成形術治療:患者呈俯臥位,用軟墊將胸部和髂部墊高,讓胸腰呈過伸位,采用C臂X線機對椎體骨壞死部位進行透視并完成復位,如復位不滿意則采用手法按壓將其復位,然后用雙椎弓根入路,利用X 線透視完成常規椎體骨組織病理檢查,將球囊放在椎體前3/4處,通過X線觀察球囊擴張完畢后開始注入骨水泥,如有椎體周壁和上下終板破裂情況,需先采用黏稠骨水泥封堵破裂處,再注入骨水泥,術后用常規藥物繼續治療,并觀察患者恢復效果,囑其盡早下地行走。
1.3 觀察指標 ①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對兩組治療1 個月后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分數0~10 分,10 分為嚴重疼痛,分數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嚴重;②采用影像學檢查患者椎體前緣高度變化,高度越高表示恢復情況越好;③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評價兩組椎體功能、外形,每項分數100 分,分數越高表示椎體功能和外形越好;④采用QOL評分量表評價兩組生活質量,包括精神健康、社會功能、睡眠質量、生活質量、飲食狀態,每項最高分1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VAS 評分和椎體前緣高度比較 觀察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椎體前緣高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VAS評分和椎體前緣高度比較()

表1 兩組VAS評分和椎體前緣高度比較()
椎體前緣高度(mm)2.13±0.67 1.68±0.32 3.482 0.001組別觀察組參照組t值P值例數33 33 VAS評分(分)2.98±0.56 5.14±0.41 17.878 0.000
2.2 兩組椎體功能和外形評分比較 觀察組椎體功能和外形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椎體功能和外形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椎體功能和外形評分比較(,分)
外形84.17±3.69 63.59±3.94 21.901 0.000組別觀察組參照組t值P值例數33 33椎體功能87.43±4.18 66.87±5.36 17.376 0.000
2.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分)
組別觀察組參照組t值P值例數33 33精神健康9.13±0.61 7.34±0.52 12.828 0.000社會功能6.34±0.22 5.47±0.15 18.770 0.000睡眠質量8.45±0.34 7.82±0.41 6.795 0.000生活質量7.29±0.44 6.99±0.37 2.998 0.004飲食狀態8.45±0.62 7.76±0.59 4.631 0.000
非手術治療和椎體成形術治療均為臨床醫治骨質疏松性錐體骨壞死的有效方式。非手術治療雖可使患者保持絕對臥床,削弱椎體骨曲度變大等對機體的影響,但椎體骨康復情況不理想,仍存在復發風險,如后續用力不當,則病情會再次惡化。而椎體成形術借助C臂X線全程透視,保證復位操作、球囊放置等準確性,椎體復位效果良好。椎體成形術治療后,椎體前緣高度、功能、外形等均達到了治療預期,具有較高的治療價值[2-3]。
椎體成形術具有以下優點:①可使椎體骨保持較好狀態,明顯降低對血管、周邊組織等的壓迫,保持患者的周身血液運轉處于正常狀態,有效降低疼痛程度,保障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在治療后精神狀態等發生明顯變化,行動能力均有所提高。②利用骨水泥對破裂骨質進行有效修復,骨水泥分布均勻,骨質殘渣被清除,椎體骨整體性較好,能維持較高的穩定性,更好的支撐機體[2],還能在短時間內恢復椎體骨角度,減少椎體骨后凸等情況[4]。③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展開治療,融合多種工具,增強治療的預后效果,也可降低治療后的風險系數,最大限度的保障血管、神經、骨質等的良好性,保障椎體骨復位結局,降低疾病復發率[5]。④根據不同位置調整骨水泥黏稠度,滿足不同位置椎體骨的復位需求,減少骨水泥外漏等情況,使椎體骨外形更協調,減少椎體骨功能不佳等問題,減輕患者痛苦,加快椎體愈合。⑤提高臨床治療對骨質疏松性椎體骨壞死治療的控制能力,避免治療對骨骼的再次傷害[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椎體前緣高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椎體功能和外形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椎體成形術治療效果更佳,能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痛苦,與席志鵬等[7]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壞死患者效果顯著,可提高椎體骨前緣高度,使椎體骨的功能和外形恢復到較好狀態,增強患者的康復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