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芳
孩子的教育是家庭的要事、家長的操心事,是關系國家民族未來的大事。家庭教育的起點是什么,如何進行家庭教育,讓我們聽聽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是怎么說的。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現在心理科學已經發現,一個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問題,差不多都可以從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答案。而我們對兒童個性形成等問題沒有認識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教育上的失誤。
我認為對兒童的基本認識,或者正確的兒童觀,是教育的一個起點,也是整個家庭教育的起點。父母應該把兒童看作平等的人,有獨立個性的人。有了一種對孩子本身作為人的尊重,我們很多教育方式自然就會變化。
此外,作為父母親來說,應該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幫助孩子找到他自己,這是最關鍵的。父母要能夠了解孩子、發現孩子、悅納孩子。父母應學會準確了解孩子,順著孩子自己的天性走,協助孩子成長。
在優秀的孩子成為優秀的人才的背后,我們總能找到和諧溫馨家庭的影子。同樣,一個不健全的人格,我們可以在家庭中找到矛盾和沖突的因素。孩子的形成是多種因素決定的,家庭經濟條件是其中之一,但不等于父母學歷越高,經濟條件越好,孩子發展就越好,關鍵是恰到好處。培養孩子自信、陽光、開放的性格,傳遞給孩子自由的心靈、積極的人生態度,這些和錢無關,和學歷無關。
(摘自《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