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翼雙 陳輝
意華媒為抗疫發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世界各國人民的心。在這場全人類與病毒的斗爭中,有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是分布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華文媒體工作者。在紛繁復雜的國際輿論場中,包括《歐華聯合時報》在內的華媒人緊握手中的筆和鏡頭,發出響亮的聲音,為中國加油,為世界加油!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是年,人民日報點贊了《歐華聯合時報》的僑胞抗疫報道:《歐華聯合時報》的頭版總是洋溢著溫暖人心的中國紅。為祖國為華僑發聲,是海外華人媒體發揮好橋梁作用的最好體現。這便要求其借助僑的資源,發揮僑的優勢,向世界說明中國,推動世界和平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意大利是歐洲浙籍僑胞最多的國家,30多萬浙籍僑胞旅居該國。隨著當地新冠肺炎疫情的加劇,家鄉人民日益牽掛他們安危。意大利《歐洲聯合時報》社長吳敏為在意大利的僑胞發聲,樹立了祖國的國家形象。在新冠疫情在全球大爆發的關鍵時刻,時報創始人、第十六屆歐洲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主席廖宗林以自己“老驥”不輸壯年的行動,在意發聲馳援戰役。
為在意僑胞抗疫鼓與呼
時報社長吳敏介紹道:“我們的新聞網站每天第一時間轉載國內疫情數據,讓更多人及時了解疫情最新形勢。同時,我們還刊登轉載了大量有關中國政府多舉措防控疫情、在意僑胞向國內捐贈物資、意政府官員積極評價華人社區防疫努力等主題的報道,傳遞抗疫正能量。”
當時,外交部和國務院僑辦希望僑胞能出謀劃策,出“金點子”為海外僑胞解困,為國家樹立形象。為此,吳敏社長起草為在意大利的僑胞發出呼吁:
第一,鑒于中國在防治疫情方面積累了眾多成功經驗,僑胞們希望國內能夠派出醫療專家組,或與意大利醫療部門合作,在意大利設立類似國內方艙醫院的收治點,專門為華人提供醫療服務,從而為僑胞的就醫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意大利現大面積停工停產,使得眾多在外打工的華人處于歇業狀態,他們多以群居(幾個人住一個宿舍)為主,交叉感染的機率極大;另外一批是老人和小孩。因此,希望國家能以包機形式(撤僑)將這批在海外的弱勢群體,以及老人和小孩接回國內。他們將遵守國內防疫管理辦法進行配合,由此產生的包機及相關費用由他們自行承擔。
沒想到,這些建議和呼吁很快得到了實現。國家派出多支數百人醫療隊馳援意大利,開辟國內唯一直飛地市級城市(米蘭——溫州)的臨時航班,并幾乎每周一個班次,已堅持數月。
“華媒具有聯通中外的獨特優勢。”一方面,《歐華聯合時報》能夠對接中國國內媒體、駐外使館,多渠道獲取權威信息;另一方面,報社還與當地政府、主流媒體及華人社團保持長期友好關系,覆蓋面廣,傳播力度大。在疫情報道工作中,團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海外輿論場上發出自己的聲音。
老驥展雄威再立新功
“新冠疫情,中國打上半場,世界打下半場,海外華人打全場。”時報創始人廖宗林不僅打了全場,還一直是場上的前鋒。他說,他雖然體力不及年輕人,但只要祖國和同胞有需要,他將義無反顧地沖在第一線。
當中國新冠疫情爆發后,廖宗林得知家鄉的醫療單位缺少防護物資。他在意大利各地四處奔波,從藥房、超市到批發商,甚至動用了在意大利近三十年積攢的關系和人脈,緊張地找尋并采購籌集防疫物資。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在帕多瓦市買到了一批物資。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廖宗林還與意大利多個華人社團的僑領們一起出資購買了大量國內急需的口罩、消毒液、防護鏡等物資,分批運往國內各地相關機構。
海外華人的安危也引起了國內各級政府的關注與重視。溫州市委市政府和各級黨委政府、社會各界積極行動,緊急統籌運送防疫物資,為海外僑胞解難紓困。廖宗林受命擔任羅馬領區總協調人,他和羅馬幾個僑團的負責人一起,日以繼夜、不辭辛勞地安排收貨運輸倉儲等工作,還事無巨細地指導物資的具體發放,讓每個華僑都能獲得來自祖國和家鄉的大愛。
隨著意大利疫情的蔓延,廖宗林考慮到眾多華僑華人由于語言問題去意大利醫院看病有困難,于是他又開始聯系國內相關醫院為僑胞在疫情期間看病問診。
不僅積極幫助僑胞解決疫情下的困難,廖宗林還盡力為主流社會提供援助,樹立了旅意華僑華人的新形象。羅馬警務部門向當地華僑華人求援,廖宗林帶領羅馬的僑胞立即行動起來。
此外,他還和羅馬溫州工商總會、羅馬溫州市華僑群的代表們冒著大雨,將一批包括口罩和手套的抗疫物資送到警局,贏得了警方人員熱烈的掌聲和連聲的感謝,羅馬市政府警察局長還特別致了感謝詞。廖宗林在講話中表示,意大利是我們的第二故鄉,我們摯愛這片土地,抗擊疫情人人有責,口罩雖輕,但蘊含著我們華僑華人的一片深情和共同抗擊疫情的真情和決心,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一定能攻克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