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飛
摘 要:電網建設是國家發展的標志,代表人民生活水平的進步,我國電網發展已經領先國際水平。但大面積的電網建設過程中,輸電線路存在過多安全性和不穩定性,給人們生活、企業的生產帶來影響。基于此,需要輸電線路狀態檢修及維護,以此保障電線路安全和供電穩定。本文對輸電線路狀態檢修和維護技術做出了論述,先介紹了狀態檢修的有關原理與技術要點,之后探討了具體的維護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輸電線路;狀態檢修;維護措施
引言:電力是現代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為提高國民生活水平,大面積的發展電網。我國電網需要高線路狀態檢修的創新和管理以及維護,來保障社會用電的安全和穩定。因此,實踐中應重視輸電線路的檢修和維護工作。
1輸電線路狀態檢修
我國發展檢修工作已經有很長時間,狀態檢修是近些年發展的新檢修模式,比以往的定期檢修和事故后檢修,其能夠更好地保障輸電線路的安全與穩定性。通過對設備的狀態監控和診斷技術,及時發現設備可能出現的異常故障。讓監測人員快速發現設備運行故障,并且對故障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從而制定相關的檢修計劃。過長的地級市輸電線路對于日益減少的人力資源,傳統的定期檢修與事故后檢修無法滿足高速發展的電網建設需求[1]。信息科技與狀態檢修相結合,可以更容易地保障高壓輸電線路的運行情況,建立檢測、運行、檢修的工作模式,讓日益減少的人力資源問題得到了解決,也完善了輸電線路運行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2狀態檢修基本原理
狀態檢修是根據紅外線診斷技術對線路進行監控與檢測,判斷線路發生的異常問題,預測線路異常發展的形勢,并做出完善的維修方案,展開實施。任何物體都會發出溫度與不可見紅外線,根據不同強度紅外線輻射,做出了紅外線診斷技術。在線路運作中,各個部位導線的狀態不同,導致導線內部電能也不相同,因此,其散發出的紅外線輻射強度也不同。輸電線路多會在自然界中,環境對導線的影響很大。自然的空氣濕度、酸堿性雨水會對導線產生損傷,讓導線的傳輸能力大大降低,通常會出現以下有兩種情況,其一,在導線的電壓相同下受損部分由于橫截面減少,紅外線的輻射強度會增大。其二,絕緣導線的絕緣層會老化、開裂,使導線內的電場分布出現改變,各個部分的紅外線輻射強度明顯不同。以上情況,可以使用紅外線成像儀觀測,觀測紅外線輻射不同的區域,展開分析,預測導線會不會發生隱患,進而對輸電線路進行檢修和維修,讓線路穩定運行[2]。
3狀態檢修技術
3.1表溫檢測
針對輸電線路運行中輸電設備的表面溫度,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文件對其進行了明確規定,運行設備必須在文件規定的范圍內。輸電線路狀態檢測時,使用紅外線成像儀對設備觀測,記錄其表面的溫度值后,對比相關規定給出的溫度值,經過比較分析可以了解設備是否出現異常。這種檢測方式方法簡單,容易操作,具有很大實用性。但是設備發熱正常,線路負荷異常,極易判斷錯誤,讓許多的安全性問題發生,具有局限性。而國家并未對線路導線的發熱做出規定,因此,這種方法只能判斷設備的外部發熱異常,對設備內線路的異常無法做出檢測。
3.2對比溫度
選擇處于同一回路線路并且運行的環境、線路背景和運行狀態等都相同的兩個相同型號設備,觀察其運行時的狀態,進行對比,對于運行狀態不同的設備做出故障判斷。對比溫度方式對兩相設備適用,在電壓或者電流導致設備發熱故障時常常使用這類方式,另外表溫檢測也對這類設備故障檢測適用。而對比溫度如果三相設備上同一時間上出現發熱故障,極易做出漏判和誤判,造成安全事故。
3.3熱譜分析
正常運行設備的熱成像圖譜與發生故障時的熱成像圖譜有很大不同。對比熱成像圖譜區別,就能發現設備運行是否存在異常,這種方式比其他檢測方式有著更高的精密性和有效性。生活中熱譜分析經常用于檢測電壓導致設備發熱狀態。
4.維護措施
4.1鳥類干擾
在輸電過程中,由于鳥類筑巢習性,會銜帶大量的樹枝等雜物,掉進導線附近造成短路與接地。并且鳥類身體消化系統短,大量糞便堆積在導線上,極易導致跳閘事件。針對這類鳥害問題,應從輸電線路附近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可行性方案。線路鋪設范圍一般分化為一般防控區域與重點防控區域。根據鳥害不同程度,實施對應措施。防治鳥害通常包括預防和驅逐兩種方式,驅逐方式主要是在聽覺、視覺以及化學方面進行驅逐。預防方式根據鳥類自然生活習性以及天敵方面進行。防治鳥害時,要以鳥類的生活規律為基礎,實施綜合性、有效性防鳥措施,使輸電線路安全運行。
4.2雷擊跳閘
自然生活中的雷擊問題經常存在,雷擊經常使輸電線路的外部絕緣設備損壞,導致線路發生故障,電力系統停止工作,電力供應中斷問題。由于輸電線路路徑過長,雷電的發生隨機性,人力很難控制雷擊問題的發生。因此,要根據輸電路徑的不同,做出差異化的實際解決方案。生活中最簡單容易的就是安裝各種避雷設備,輸電線路也可采用降低桿塔接地電阻,加大線路的絕緣性等一些方法,以減少雷擊發生跳閘。雷擊跳閘發生時,自動合閘是最后的解決方式,自動合閘是當雷擊發生后,在預定時間里自動合閘,以此有效地解決雷擊引起跳閘引起的停電情況,減少了人工合閘時發生的安全問題,有效提高了輸電線路穩定性。
4.3冬季覆冰
隨著季節變化,氣溫降到冰點下時,雨水附著電線,會慢慢凍結在高壓輸電線上,雨雪天讓冰越結越大。重量越來越大的冰會導致輸電線斷開以及桿塔的倒塌事故。因此,設計之初就需要對覆冰問題做出有效性的解決方案,保障輸電線路在溫度極低時也能穩定運行,通過耐張塔縮減桿塔距離,設計前期要避開氣流、氣溫不穩定的特殊區域。與此同時,氣溫過低時,加強工作人員對輸電線路的巡檢工作,及時發現線路的安全隱患,做好預防工作,減少覆冰對輸電線路的帶來直接影響,保證輸電線路的穩定性。
4.4加強日常巡邏
加強工作人員對輸電線路巡檢的力度,能夠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安全隱患。重點巡查線路防護區、輸電線路的接地裝置以及桿塔等基礎設施。對于基礎設施的導線、絕緣子、地線等各個部位檢查也不可少。影響輸電線路安全的外部因素,如樹木、鳥窩等,及時發現并排除,以確保輸電線安全不受影響,保證供電的穩定。
4.5加大無人機使用
我國當前對無人機使用較為普遍,而日常維護人員通常只對設備的損壞進行檢查維護。對突然發生的問題不能第一時間明確故障發生的位置,無法快速維護,導致長時間的輸電線路無法供電。無人機的使用卻能解決這個問題,無人機有著良好的靈活性,簡單的操控無人機就能在高空檢查輸電線路,并采集相關數據分析。讓維護人員快速到達出現故障位置,對輸電線進行維護。由于輸電線路距離遠,還有一些分布在偏遠山區地帶,桿塔的高度較高,交通的不便利,讓日常巡邏人員沒有辦法進行高效巡邏任務,巡邏人員通過使用無人機安裝紅外線等監測設備,就可以讓巡邏人員更有效地進行巡視工作,減少了空間的限制和地貌的干擾,讓輸電線路的巡視工作更有效、安全、方便,保證了輸電線路的運行穩定[3]。
總結:綜上所述,保障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中,狀態檢修技術不斷監測輸電線路運行,并實時發現輸電線路可能發生的問題。加強了線路檢測的工作效率,對輸電線路的穩定運行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強力的維護措施,讓輸電線路在各種環境中穩定運行,為人們生產、生活的平穩供電提供了支持,提升了電力企業的效益,有助于推動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董斌.可遠程控制的特高壓輸電線路液壓緊線裝置研究[J].自動化與儀表,2021,36(05):11-15.
[2]郭斌.高壓輸電線路施工技術與檢修方法探微[J].冶金與材料,2020,40(05):112-113.
[3]于定鑫.高壓輸電線路狀態檢修技術指導[J].變壓器,2020,57(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