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文
摘 要:農業的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發展極為重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旨在縮小鄉村與城市之間的發展差距。而對于鄉村振興戰略,農機技術的推廣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其能夠使貧困戶有效脫貧,提高鄉村農業的生產,建設現代化生態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與質量。由于目前的農機技術推廣不夠,嚴重影響著鄉村振興,本文據此做出了分析。
關鍵詞:農機技術;鄉村振興戰略;推廣策略
引言:鄉村的振興直接影響我國九億農民的生活水平,農機技術的推廣,推動著鄉村振興,其將農業模式形成機械化,極大減少了勞動力的投入。在實際工作中,農機推廣卻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改進。
1農機技術推廣對于鄉村振興的作用
實現鄉村振興,需要大量的資金注入、開展鄉村各種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民專業素質以及加大推廣農機技術。不斷研發新的農機,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現代機械化,還提高了生產效率,直接影響著鄉村振興。
1.1提高生產效率
以往農業的生產,主要依靠人和牛馬等動物來完成農作物的栽種與收取過程,這種傳統方式經過幾千年實踐,已經被農民發展到最大程度,效率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農業要求。在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機技術的推廣,極大地促進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廣泛的應用提高了生產效率,讓農業生產走向現代化。
1.2幫助農戶脫貧
農機技術的大量推廣以及普及,改變了以往落后的農村面貌,使貧困地區的農民利用農機進行農業生產,在政府幫助下經營農產品,有效地增加了農戶收入。在實施振興鄉村戰略中,農機技術,可以有效地幫助扶貧脫貧,促進農村農業發展。
1.3增加農民收入
鄉村振興主要是為了提高農民收入,實現村民富裕、文明鄉村的目標。以往的農業生產方式,生產效率不高,無法滿足新農業要求,影響著當地農民的產量收入。通過將農機技術大量推廣,普及了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極大地幫助了現代農業生產,提高了農民在農業生產時的效率,增加了農產品的種類,更好地適應農產品的市場需求,從而增加從事農產品種植的農民收入,完成鄉村振興的戰略。
1.4提高農產品質量
人們在生活質量上的不斷升高,不僅對農產品的數量上有著要求,還對農產品的質量也有著要求。鄉村振興既要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還要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因此,需要創新農機技術,普及農業生產機械化,助力鄉村振興,增大生產效率,使農產品的數量增加,保證農產品質量,滿足大眾對廣大農產品的質量要求[1]。
1.5解放農村勞動力
以往農業生產從播種、管理、秋收來看,都存在著過多的體力勞動,讓農民將關注重點都放在了農業生產上,只能以此作為經濟來源,但隨著城鄉結合,年輕人到城市謀生,農村勞動力多為年紀較大者,導致農業生產力不斷下降,在此情況下,如何處理農村勞動力不斷流失帶來的影響,成為了政府面對的嚴峻問題。總體來說,農機技術的推廣,普及機械化農業生產,降低了過多農活所帶來的勞動強度,生產效率獲得提高,在城市中務工的青年勞動力能夠穩定工作,提高了人均家庭的收入,這也為農民的脫貧提供了助力。與此同時,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流失問題也能夠獲得更好解決。
1.6發展現代生態農業
鄉村振興要吸取過往城市發展的不足,先發展后治理的方式已經過時,在農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要加大對環境的保護,發展現代化的生態農業模式。過去生產方式不夠科學,許多農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不夠,錯誤的使用農藥化肥現象還是存在,極大破壞了農村的生態環境。農機技術推廣的同時,應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加大普及農機的使用時,重視環境的保護,有利于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實現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的融合。
2農機技術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推廣策略
2.1精確推廣
首先,利用網絡進行大數據的采集,保障數據的采集要求。主要管理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對下級單位展開數據庫的抽查評測。另外,工作人員要熟練地運用大數據技術,將每村每戶的農機信息采集到大數據里面,利用年檢等方式進行評估,讓每臺農機得到監控以及合理的使用。對每個村鎮的土地地形以及農作物種類進行數據采集與分析,進行精確的農機推廣。以月、季、年為時間段,進行大數據的上傳與報告[2]。
2.2建立制度
目前,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經濟管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想要實現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有關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在正確引導下,各地要選擇適合的發展方向,促進經濟發展,農民根據本地情況,學習現代化的農機種植技術,選取與本地土壤適合的農作物,在此情況,讓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獲得提高。出售時,政府應在惠農政策上進行改進,最大程度保證農民的利益。另外,建立監督制度,從各個層面做到責任劃分,提升各個層面主管的重視力度。在群眾方面形成監督,鼓勵群眾多方面反饋建議,保證各個層面的主管處在群眾的監督范圍內,而且還要建立明細的考核方式,對各個管理部門進行考核,結合實際工作的落實狀況,加以合理評估,使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全面落實。
2.3加強宣傳
為了落實農機技術推廣,幫助鄉村振興,推進農業以及農村的發展,應加強農機技術的宣傳,建立良好環境,促使廣大農民全面地認識到農機技術,學會機械農業生產的操作方法,加大農機的普及。安排推廣人員進入各個鄉鎮、村莊以及市集等農民聚集地,展開多種方式宣傳,深化農民了解到農機技術。比如:在市集等群眾聚集地拉條幅、發宣傳手冊,推廣農機對農業生產的便捷性,提高農民對農機的認知理解,使農機得到普及與應用。另外進行現場演示,使群眾對農機產生興趣,進而提高農機的使用率,提高農業生產效率[3]。
2.4多方位融資
目前而言,只有政府進行資金投入農村的建設遠遠不夠,因此需要引導一些企業進行新農村建設,這樣不僅解決了資金問題,還為農村青年生產力提供了一些就業崗位,使城鎮務工人員不需要背井離鄉出去,留在村鎮中,解決了未來農村老齡化的養老問題。
2.5政府落實政策
政府應加大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力度,迅速落實相關的惠農政策,在根本上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保障手段,還應加大措施,使技術性人才愿意回到農村,建設新農村,規劃新農村的發展,加強農村與城市的聯系,實現同步發展。
2.6網絡聯合推廣
將大數據聯合到網絡中,讓農戶能夠使用新媒體得到相關的信息,讓農戶使用視頻等技術,解決農機出現的各種故障,確保生產效率。另外,培養農機技術推廣人員的網絡技術,促使服務水平提高,改變過去低下的宣傳方式,進行網絡在線一對多的宣傳與指導。對此建立起評價方式,讓推廣工作能得到全面反饋,有益于進一步開展推廣工作。
2.7加大農機研發
目前,大部分地區的農業機械生產水平較低,現代化科技生產方式不高,農機技術綜合性能需要進一步提高,需研制出適合不同地形的農機產品,加大農機產品的智能化與高效化。比如:平地、丘陵等不同地形進行不一樣研發,無人駕駛等遠程控制播種,施肥以及水分澆灌等,提高生產效率。
2.8農機安全有效發揮作用
農機技術推廣時,要重視安全的使用方式宣傳,保障農民使用時的安全,嚴格按照規范的使用方式進行操作,另外,加強農戶使用農機時的監督,前期使用工作人員要跟隨引導,防止安全事故發生,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結束語:
鄉村振興中,既要加大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建設,也要重視農機技術推廣,工作人員應重視其發揮的作用,根據不同地區的實地情況,推廣不同的農機技術,促進農業進行機械化與現代化生產,提高效率同時,降低勞動力的投入,從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助力于鄉村振興戰略。
參考文獻:
[1]羅喜生.關于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分析[J].河北農機,2021(05):47-48.
[2]肖秋靈.農機技術推廣與現代農業發展的關系探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02):35-36.
[3]張家瑞.農機技術推廣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和策略探討[J].湖北農機化,2020(09):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