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榮
酉陽縣板溪鎮政府黨政辦公室
春日的暖陽普照大地,涼爽的風拂過臉龐讓人覺得有一絲絲的涼意,在一片綠油油的菜地里,有一個50 多歲的男子正彎腰在地里查看蔬菜的生長情況,雖然初春天氣還有點寒冷,但他內心世界卻有一股暖流在涌動。
脫貧致富不等不靠,美好生活辛勤創造。酉陽縣板溪鎮杉樹灣村村民劉啟臣通過辛勤勞動,擺脫了貧困,而今成為村里致富帶頭人。
1964 年,劉啟臣出生于酉陽縣板溪鎮一戶農民家庭,由于患先天性眼疾,眼睛看東西時模模糊糊的,這給他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疼愛他的雙親還是讓他堅持讀完了初中。
20 世紀80 年代中期,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劉啟臣與鄰村的姑娘陳長清結為伉儷,婚后4 個孩子相繼出生。
早年前,劉啟臣為了供4個孩子上學讀書,夫妻倆勤耕苦種、早出晚歸,全家的溫飽問題還是難以得到保障。加上人口多,家底薄,2015 年被當地政府納入建檔貧困戶。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板溪鎮黨委政府針對劉啟臣一家的實際情況,因戶施策,制定了專門的幫扶措施。
劉啟臣一家有勞動力,自身勤快,又有蔬菜種植經驗。在板溪鎮黨委、政府及駐村工作隊的牽頭下,杉樹灣村通過土地流轉,以“土地+農戶+分紅”的模式,幫助劉啟臣流轉土地擴大種植面積,并聘請板溪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孫世海指導,幫助他建立了蔬菜大棚,從此劉啟臣種植收益翻倍。
劉啟臣種植的蔬菜品種較多,有番茄、辣椒、茄子、豇豆、白菜、蘿卜等十多個品種,由于蔬菜品相好、口感好,吸引了大批蔬菜批發商來基地采購,很快打開了銷路。

劉啟臣在他的蔬菜基地里查看白菜生長情況
2018年,劉啟臣的成杰果蔬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2019年,劉啟臣種植的甜玉米達4.7 hm2、西瓜4 hm2、蔬菜3.3 hm2,由于管理經營有方,劉啟臣賺得盆滿缽滿。同年,劉啟臣獲得重慶市殘疾人陽光扶貧基地創業之星稱號。
2020 年,嘗到甜頭的劉啟臣決定擴大種植面積,西瓜種植面積達12 hm2,甜玉米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2 hm2。后來,由于長時間的陰雨天氣,致使西瓜被雨水浸泡而腐爛在地里,直接經濟損失達25萬元。
為了彌補2020年上半年西瓜的損失,劉啟臣毅然決定下半年秋冬季節擴大蔬菜種植面積,發展蔬菜3.3 hm2,目前蔬菜長勢喜人。
有豐富種植經驗的劉啟臣,每年僅蔬菜一項就可以收入10萬元左右。此時,他想到的是如何讓家鄉其他人共同致富,為此,他帶領本村3個貧困戶一起發展蔬菜種植,并免費為他們提供技術服務。
農忙時節,劉啟臣還聘請本村貧困村民到基地栽種、施肥、除草,按每人每天100元支付工資,解決貧困戶的就業問題。劉啟臣告訴筆者:“我們都是種地的,也都貧困過,有切身體會。只要肯干、勤快,大家的日子會越來越紅火。”
板溪鎮政法委書記、駐杉樹灣村掛村領導田茂杰說:“劉啟臣自己曾經是貧困戶,現在脫貧后還能幫助貧困戶,非常可貴。”
懷揣自力更生的理念,現年56歲的劉啟臣在致富路上一次次地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