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智能射手公司(Smart Shooter)推出名為“粉碎龍”(SMASH Dragon)攻擊無人機,可攜帶機槍等武裝對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智能射手公司表示,“粉碎龍”無人機可搭載在其他無人平臺上,能配裝40mm突擊步槍、狙擊步槍,其目標截獲與跟蹤算法能快速、精準地打擊地面目標,打擊空中目標時也有獨特優勢。目前,這種無人機已經完成實彈試射,正處于進一步開發階段。
美國海軍特種作戰部隊展示了英西圖公司(Insitu)RQ-21“黑杰克”無人機的新型任務載荷模塊,可使該無人機能夠在飛行中部署更小的四軸無人機。RQ-21無人機可攜帶小型廣域運動圖像 (WAMI) 傳感器系統、具有成像和地面移動目標指示器 (GMTI) 功能的雷達以及信號情報套件。這種新型任務載荷能夠使RQ-21無人機部署各種商用四軸無人機,攜帶各種類型的小型攝像機。多年來,美國海軍特種作戰人員一直在使用“新星”(Nova)系列四軸無人機。

通用原子公司(GA-ASI)在1月10日發布公告,其兩架“復仇者”無人機分別配裝的兩套“軍團”吊艙(Legion Pod)自主完成空中威脅數據融合后,成功將數據遠距離回傳到地面指揮中心。
測試中,兩架搭載洛馬公司IRST21“軍團”紅外搜索跟蹤系統的“復仇者”無人機在南加州北部沙漠地區持續飛行2h,探測到多架快速飛行目標。“軍團”吊艙數據融合軟件實時完成了兩套傳感器數據的融合,并由“復仇者”無人機回傳至地面控制站
今年早些時候,通用原子公司曾在“北緣作戰”演習中進行過F-15戰斗機“軍團”吊艙數據融合飛行測試。洛馬還計劃進行兩架F-16戰斗機、F-15與F-16戰斗機的“軍團”吊艙數據融合飛行測試。
雷神公司牽頭的團隊支持了美國國防預研局(DARPA) “進攻性集群戰術(OFFSET)”項目的第5次實地演示。該無人機集群由130架物理無人機平臺和30架模擬無人機平臺組成,由一個操作員在室內和室外的城市環境中控制。
雷神公司牽頭的團隊還包括智能信息流技術公司(SIFT)和俄勒岡州立大學,該團隊與DARPA簽約,在美國陸軍機動作戰實驗室主辦的2022年陸軍遠征戰士實驗中展示其集群能力。該團隊使用了商業現貨和定制的軟硬件來實現集群自主性,其中關鍵要素是使用了廉價的硬件和簡單戰術構建模塊庫。該團隊還設計和配置了一種可擴展的、模塊化和分散的方案來管理各種當前和未來的平臺與任務。


H3動力公司(H3 Dynamics)宣布其法國圖盧茲團隊已完成氫動力遠程無人機的風洞測試,計劃在未來兩個月內實現首飛。此次測試是H3 動力公司和法國高等航空航天學院(ISAE-SUPAERO)于2018年共同發起的MERMOZ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獲得了法國奧辛塔尼地區和歐洲區域發展基金的支持,后期還得到了包括無人機制造商德萊爾公司(Delair)在內的圖盧茲當地企業支持,以支持其遠程飛行操作。
H3動力公司表示,已于2018年獲得全尺寸分布式氫推進和加油系統國際專利,其位于奧斯汀和圖盧茲的工程中心也在努力開發氫動力推進系統。公司將遵循嚴格的航空法規和認證要求,繼續與大學和專業實驗室合作,研究氫電系統飛機集成技術。
雷神導彈與防御公司宣布,與美國陸軍綜合火力和快速能力辦公室順利開展合作,成功演示幾種反無人機系統能力。在為期10天的夏季測試期間,雙方利用基于M-ATV的固定托盤發射系統成功發射“郊狼(Coyote)”Block 2+無人機系統,該系統配有KuRFS精密目標雷達和Ku-720移動傳感雷達,可在不同高度探測并打擊各類無人機。


美國國務院批準了可能向法國政府提供的MQ-9無人機后續支持服務和相關設備的對外軍事銷售項目,估計費用為3億美元。法國申請的內容包括采購MQ-9的零部件和備件、維修和返修服務、軟件和軟件保障服務、人員培訓設備和服務、相關出版物和技術文件、美國政府和承包商提供的工程/技術/后勤支持服務,以及其他與后勤和支持相關的內容。主承包商是通用原子公司。
重型系留式無人機(TAV)制造商天頂航空技術公司(Zenith Aerotech)與電子制造服務提供商維泰克斯公司(VIRTEX)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以滿足客戶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取更多TAV的需求,其TAV平臺完全符合美國《國防授權法》 (NDAA)要求。
通過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雙方能夠充分發揮各自專業領域優勢,共同推進長航時/重型系留無人機技術發展。天頂航空技術公司具有豐富的定制系留式無人機和自由飛行無人機的設計/制造經驗,該公司的Hexa、Quad 8和Quadro三型TAV平臺可滿足軍民用客戶/機構的多種應用需求。基于該公司的地面電源/系留管理系統,TAV平臺可在高空連續停留數天,提供空中持久監視支持。
維泰克斯公司符合AS 9100認證要求,具備出色的電子設計、制造和測試能力。維泰克斯公司能夠提供工程服務、設計、系統集成、印制板插件組裝(PCBA)和全壽命周期管理服務等業務支持。

這種戰略合作能夠確保兩家公司提升技術能力,形成完備的系統設計、制造、綜合測試能力,一方面確保天頂航空技術公司的產品滿足美國本土制造、NDAA標準合規、快速批量等要求;另一方面,天頂公司能夠幫助維泰克斯公司融入小型無人機系統(sUAS)市場,滿足新的國防/商用業務領域需求。

波蘭政府批準采購“維澤爾”計劃(Wizjer)下的小型無人機,預計交付工作將在2024—2027年之間進行,總值4289萬美元。波蘭軍備集團(PGZ)和波蘭WZL公司將交付總共25套這種無人機系統,每套配有4架無人機。目前,雙方正在開發的這種小型無人機可執行探測、識別和指示目標任務,續航時間超過3h,任務載荷為3kg,使用發射管自動起飛,并使用降落傘和氣囊降落。該機作戰半徑大約35km,將主要裝備波蘭陸軍。

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所屬的Technodinamika公司計劃將VM-V無人直升機靶機改裝成察打一體無人直升機。目前,該公司正在改進該機的飛行性能,并加裝新的設備,增加任務載荷,同時拓展該機的航程和續航能力。
Technodinamika公司表示,VM-V無人直升機靶機滯空時間不少于2h,飛行高度2500m,無線通信距離達到150km。該機2020年10月在Chkalov國家飛行試驗中心通過國家測試,首批量產靶機于2020年末交付俄羅斯軍方,按計劃應在2022年初向俄羅斯航空航天部隊交付第二批靶機。2021年10月,在俄羅斯和塞爾維亞舉行的“斯拉夫之盾-2021”防空演習中,VM-V無人直升機靶機曾首次充當了Pantsyr-S彈炮混合型防空系統的空中靶標。

針對無人機裝備/應用方面的劣勢,美國海軍陸戰隊將于2022年進行首次無人機規模性采購。
雖然美國海軍陸戰隊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對無人機新技術進行了試驗,但根據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2021年11月發布的報告顯示,近年來,美國海軍陸戰隊只裝備了兩架攻擊無人機,而空軍則裝備了351架同類型無人機。
根據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大衛·伯杰的規劃,海軍陸戰隊將優先組建無人機機隊。如果新財年預算申請獲得批準,海軍陸戰隊將在2022年再購買6架MQ-9“死神”無人機。在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編寫的《2030年部隊組建》指導文件中,他建議將現役無人機中隊從3個增加到6個。
海軍陸戰隊現役RQ-21“黑杰克”是一種情報、監視和偵察(ISR)第3類無人機平臺。海軍陸戰隊近年來一直試圖研發/部署遠征無人機(MUX)武裝警戒、偵察、電子戰平臺,但美國國會未對該項目投入充足經費。
目前,美國海軍陸戰隊不得不轉向部署MQ-9無人機平臺。在2021年10月的一次演習中,海軍陸戰和空軍聯手進行了首次MQ-9無人機從美國本土到夏威夷的試飛。同月,海軍陸戰隊宣布為MQ-9無人機操控員設立一個新的MOS代碼7318,為指揮人員提供關于使用諸如“死神”等第5類無人機的建議。

梅茲利克公司(Mejzlik)已經啟動了專業推進系統(PPS)項目,這是一個在線數據庫,主要為客戶提供根據其特殊需求購買、微調或建造無人機(UAV)推進系統所需的信息。
無人機推進系統由各種元件組成,梅茲利克公司主要專注于螺旋槳類,并與全球領先的電機和控制器制造商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主數據庫包括各種可用產品的參數配置,這些配置使用相同的測試程序,每個推進系統由一份數據表展示,該數據表描述了系統的每個單獨部件和靜態性能。數據表由性能數據文件支持,以供進一步分析。這些數據可幫助用戶為特定無人機平臺選擇正確的推進系統,并為進一步開發提供參考基線。
韓國大韓航空公司(Korean Air)與韓國國防技術規劃與發展研究所(KRIT)續簽隱身無人機開發合同,合同有效期持續到2025年。2021年9月,大韓航空公司曾與KRIT簽訂“低發現概率無人機技術研究”項目開發合同,負責對下一代無人機“隱身”技術進行測試。
大韓航空公司在2010年到2021年8月曾為韓國國防發展局(ADD)開發出Kaori-X無尾隱身無人機原型機,并完成了飛行測試,該無人機采用了降低雷達散射截面積(RCS)的雷達吸波結構“多功能復合材料”。目前,該公司正與韓國電子技術研究所(KETI)、仁荷大學等6家研究所和大學展開合同,共同開發雷達吸波結構復合材料表面電流控制技術。

俄羅斯首架配備扁平尾噴口的S-70“獵人”(Okhotnik)攻擊無人機最近現身于新西伯利亞航空工廠,據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阿列克謝·克里沃魯奇科透露,該型無人機正在準備測試和首飛。
克里沃魯奇科已親自前往新西伯利亞考察,目睹了首架 “獵人”攻擊無人機的下線,并檢視了第二架備份無人機的組裝生產過程。克里沃魯奇科表示,“無人機的下線證明產品組裝已然完成,已為其配備了所有必要的機載設備,正在為全面的地面測試和首飛做準備。”
S-70“獵人”攻擊無人機由蘇霍伊設計局開發,長14m,翼展19m,起飛重量超過20t,采用飛翼布局和先進材料以減小雷達反射信號。

俄羅斯國防部發布了一段視頻,展示了“獵戶座”(Orion)長航時偵察/攻擊無人機攻擊空中目標的能力。
“獵戶座”無人機由俄羅斯喀瑯施塔得集團 (Kronstadt)研發,可實施數十小時的空中偵察,并對目標實施打擊。該機可在7500m高度飛行24h,航程250km。
“獵戶座”無人機機翼長16m,并配有V形尾翼,最大起飛重量1200kg,機身由碳塑復合材料制成,采用真空灌注技術,顯著實現減重。該機配有電脈沖防結冰系統,可在低溫環境下運行。
在機尾部配有伊特蘭公司APD-115T活塞式發動機,推測其性能與美國的 MQ-1“捕食者”無人機配裝的奧地利ROTAX 914型發動機相當。該機槳葉為俄羅斯Aerosila公司設計的AV-115可調距螺旋槳,通信系統由Luch Bureau設計,最大可攜帶200kg的貨物或武器載荷。
此外,該機可配裝精密儀器制造系統公司設計的多通道MOES穩定電子監測系統,可用于全天時探測和跟蹤目標,并引導武器系統。另外,該無人機可配裝雷達、成像、偵察、電子戰等多型傳感器,傳感器安裝在機身中央下部隔艙內。


MARSS公司與泰雷茲公司合作,提供針對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的反無人機系統解決方案。聯合公司團隊旨在實現MARSS NiDAR C2安全平臺和泰雷茲無人機壓制系統集成。
MARSS NiDAR反無人機系統平臺通過綜合應用先進軟件/傳感器等硬件系統,使智能監視和反無人機技術手段無縫整合到統一的態勢感知場景中。NiDAR系統能夠自動監測、探測、跟蹤威脅目標,并對潛在威脅進行分級。通過針對部署區域位置、地形和運行情況的定制,能夠對威脅情況進行告警,以實施有效對抗。
泰雷茲公司表示,通過與MARSS公司合作,能夠有效基于MARSS NiDAR系統探測、識別威脅目標,進一步實施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的反無人機舉措,增強無人機威脅目標壓制能力。
2021年12月12日,美國海軍聯合波音公司在“布什”號航母上完成了MQ-25“黃貂魚”艦載無人加油機T1原型機的首次艦上試驗。甲板調度員在晝夜環境下使用標準引導手勢指揮該機在甲板上進行滑行、連接彈射裝置、退出著艦區、泊入停機位等機動,調度員身旁的MQ-25“甲板操控員”(DHO)使用手持式控制裝置完成了相關動作。


諾格公司最近將澳大利亞首架MQ-4C “特里同”(Triton)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的機身安裝在獨特的一體式機翼上,完成了該無人機生產的重要里程碑。一旦完成并交付,MQ-4C無人機所具有的強大任務載荷和續航能力將為澳大利亞皇家空軍提供強有力的探測和分析威脅的能力。屆時,澳大利亞和美國都將裝備相同的MQ-4C無人機,相同的能力將允許雙方共享數據,在關鍵海上地區保持自主情報、監視、偵察(ISR)和瞄準能力。
美國空軍對黑賢者公司(Black Sage)的“蒼鷹”(Goshawk)遠程干擾機進行了初步評估。
“蒼鷹”遠程干擾機是一種定向非動能效應器,能夠干擾敵軍飛機和1~5個無人機組的GNSS信號。在相關訓練中,目前美國空軍只能使用GPS干擾器集中于一個固定區域來制造GPS拒止環境,空中裝備只有飛過該區域才能真正體驗缺少GPS輔助的作戰場景。而經過初步評估的“蒼鷹”遠程干擾機系統能夠提供超過35km的定向電子戰干擾范圍,可提升GPS信號干擾時間,同時減少對民用和私人飛機GPS儀器產生的附帶影響。
黑賢者公司首席戰略官表示,該公司的反無人機系統配備‘蒼鷹’遠程干擾機,是美國空軍GPS拒止環境訓練系統的理想選擇。該系統將顯著降低成本,并可提前通知安排GPS拒止環境訓練。

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大衛·伯杰將軍表示,該部隊未來將擁有一個在有人機和無人機之間更加平衡的垂直升降機隊,這將作為“2030軍力設計”戰略的一部分。該戰略有一個廣泛的目標,那就是讓分散在西太平洋島嶼上的每個海軍陸戰隊小分隊,都有自己的建制能力。大衛·伯杰希望該部隊能更快地獲取無人機,包括類似K-MAX的垂直升降無人機,用于補給、重新武裝和維持部隊。美國已經使用K-MAX可選有人/無人直升機在阿富汗運送了彈藥、燃料和水。

諾格公司12月13日宣布,已獲得美國國防部試驗資源管理中心(TRMC)授出的合同,將對美國空軍退役的4架EQ-4 Block 20“全球鷹”無人機進行改裝,用于補充“天空靶場”(SkyRange)試驗機隊,作為美國高超聲速武器試驗的高空長航時傳感器數據收集平臺。

位于烏克蘭境內新建的烏克蘭-土耳其工廠將制造土耳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的“安卡”(Anka)中空長航時戰斗無人機。
精密稱取橙皮苷對照品適量,置于5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搖勻,過0.22 μm微孔濾膜備用。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外部顧問阿列克謝·阿雷斯托維奇(Alexei Arestovich)在2021年12月11日透露了這一消息,并表示這種無人機將能夠有效打擊空中目標,包括其他無人機甚至有人駕駛飛機。在烏克蘭制造的“安卡”無人機將配備烏克蘭的發動機和土耳其的航空電子設備,預計將于2023年年底開始生產第一批無人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曾在2021年12月6日宣布,這座現代軍用無人機生產工廠的建設已經開始。
此前,烏克蘭國防部長曾于2021年11月12日表示,烏克蘭將從土耳其購買新一批的Bayraktar TB2無人機,該機已裝備烏克蘭武裝部隊并已接受了實戰測試。9月29日, TB2無人機制造商貝卡爾(Baykar)簽署了在基輔地區建設工廠的協議,該工廠將培訓人員,并對土耳其的無人機進行維護和測試。


波音澳大利亞公司和澳大利亞皇家空軍提高了“空中力量編隊系統”(ATS)的作戰能力,成功展示了數字環境中的多任務載荷、半自主行為和有人-無人協同能力。澳大利亞空軍的操控人員操控數字孿生平臺,以開發和測試作戰場景中的自主行為,并應對威脅。
ATS的團隊表示,數字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敏捷的、有成本效益的測試程序,以跟上未來戰場空間的步伐,朝著初始作戰能力的方向前進。ATS的任務系統和任務載荷開發進展包括陸基硬件和軟件在環測試,隨后是機載系統的替代飛行測試,以支持數字模型的驗證。ATS的數字孿生平臺已經在不同的戰場效果下“飛行”了數千次,以測試飛機性能,并最大化其獨立作戰能力和支援其他飛機。
土耳其齊隆動力公司(Zyrone Dynamics)開發的小型多旋翼無人機平臺ZCQM將出售給印度,這是該無人機平臺的首次出口,全部100套無人機系統預計于明年交付完成。
據悉,該無人機平臺可在1.2km高度懸停80min,且已經完成沙漠、沙塵暴、極寒等環境條件下的飛行認證,符合國際標準。齊隆動力公司還將于2022年3月在印度進行飛行演示,并希望通過印度將該無人機出口到其他國家。


英國國防部于2021年12月9日發布了以太項目(Project Aether)招標書,時間為19個月,從2022年5月3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價值高達1億英鎊(1.32億美元)。該項目旨在展示近乎實時的全球范圍內平流層無人通信和情報、監視與偵察 (ISR) 的能力。
BAE系統公司的PHASA-35持久高空無人機是一種有可能向英國國防部展示的系統。英國國防部表示,使用平流層無人空中系統,可以快速機動到世界任何地方的感興趣區域,信息必須近乎實時地可用,并且可以借助一系列現有資源加以利用。該平臺必須一次執行幾個月的任務,而補給或維護工作最少。
萊多斯公司(Leidos)已獲得美國空軍的反小型無人飛行器系統(C-sUAS)無限期交付、無限量(IDIQ)合同。該合同總價值估計為8200萬美元,有為期一年的基本期和額外四年的可選項。合同工作將在美國本土的各個地點進行。
根據最新要求,萊多斯公司將支持美國空軍的空軍生命周期管理中心(AFLCMC),提升空軍基地識別、跟蹤和擊落小型無人飛行器的能力。該公司將通過廣泛的系統和軟件維護,以及開發和其他布防任務來實現這一目標。依賴敏捷技術,萊多斯公司將采用完全聯通的防御解決方案來解決針對全球空軍基地的“預期威脅”。


通用原子公司2021年12月9日發布公告,推出一型名為“莫哈韋”(Mojave)的無人機,遂行偵察監視、火力打擊等任務。該無人機的任務載荷1633kg,最多可攜帶16枚AGM-114導彈。該機除了配裝MQ-9“死神”和MQ-1“灰鷹”無人機的航電以及飛控系統外,還加裝了光電/紅外、合成孔徑雷達、地面移動目標指示器和信號情報等傳感器,并配裝一臺450hp的渦槳發動機,具有短距起降(STOL)和火力打擊能力。此外,該機可在普通地面起降,無需傳統的跑道或基礎設施。
YEC公司(Yates Electrospace)將開發縮小版的“寂靜之箭”(Silent Arrow)滑翔貨運無人機,以部署在更多的飛機上。基于目前重907kg的GD-2000,新的縮小版將重227 kg,適用于高空側門發射以及集群方式發射。
根據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的第二階段小型企業創新研究合同,YEC公司將生產15架“寂靜之箭精確制導空投包”(SA-PGB)貨運無人機,并于2022年在YEC公司位于俄勒岡州彭德爾頓無人機系統測試場的飛行測試中心進行操作評估。
全尺寸的GD-2000長2.43m,可攜帶740 kg貨物,能從C-130等專用運輸機的后艙門發射。當在7620 m的高空下降時,防區外飛行距離為65 km。SA-PGB貨運無人機長0.99 m,可攜帶160 kg貨物,用于高空和高速部署,可從賽斯納“大篷車”等小型飛機的側門發射,集群SA-PGB可從波音C-17等大型飛機上發射。 (李悅霖)

L3哈里斯技術公司(L3 Harris)和近地自主公司(Near Earth Autonomy)最近展示了通過無人機遠距離輸送全血給在現場治療創傷傷員的醫務人員的能力。該項目還表明,未使用的血液在可用狀態下返回血庫則不會被浪費。
此次演示中,近地自主公司的自主飛行系統被集成到L3哈里斯公司的FVR-90混合動力垂直起降(VTOL)無人機中,測試了多種交付場景,其中之一是無人機使用傳感器尋找安全、無障礙的垂直著陸點。在其他測試中,當地面雜亂而無法著陸時,運輸吊艙在低空懸停時通過降落傘釋放。
近地自主公司表示,該項目能夠展示無人機在復雜的非結構化環境中的自動安全著陸能力。該項目由美國陸軍醫學研究與發展司令部遠程醫療和先進技術研究中心贊助,該中心多年來資助了許多使用無人機運送醫療用品和疏散傷員的探索。
全血(而不是血漿)是治療戰斗傷員失血性休克的理想療法,本次演示通過將自主性技術和血液儲存技術集成到垂直起降無人機中,證明了無需前方基礎設施即可實現血液的遠程輸送和回收。 (李悅霖)

美國醫療運輸無人機制造商飛索公司(Zipline)將與山間醫療保健公司(Intermountain Healthcare)合作,通過Zip固定翼無人機向鹽湖區配送中心半徑80km范圍內的病人家中運送特殊藥品和家庭護理產品。
飛索公司正在申請FAA第135部航空承運人認證,希望在2022年年中能在鹽湖城地區飛行,配送中心的建設將于2022年初開始。隨著滿足社區需求的服務擴展,每天將運送數百件貨物。

飛索公司和山間醫療保健公司計劃數年內擴大服務規模,向鹽湖城地區約90%的患者家庭提供處方藥、特殊藥品和家庭護理產品。飛索公司表示,無人機的飛行路線經過精心規劃,以避開已知的空中交通區域如機場、直升機停機坪或公布的軍事訓練路線。目前還在航路沿線使用目視觀察員,以確保Zip無人機周圍的空域沒有交通堵塞,并將任何潛在沖突通知飛行員,在必要時采取適當行動。
Zip無人機采用軌道發射、吊鉤回收的Zip無人無人機配備了自動相關監視廣播(ADS-B)接入,允許地面操控員識別并避免空中交通將ADS-B發出。當到達預定目的地時,無人機會用一個簡易的紙降落傘把包裹投放,包裹將落在約兩個停車位大小的區域,如家庭后院或車道上。 (李悅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