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2021年世界軍用無人機發展綜述

2021-03-03 07:49:18李乾鄒毅麻廣林柳兆偉
無人機 2021年12期
關鍵詞:能力系統

李乾,鄒毅,麻廣林,柳兆偉

1.復雜航空系統仿真重點實驗室

2.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高速空氣動力研究所

2021年,軍用無人機發展呈現智能化、協同化、實戰化三大典型特征。在軍事需求牽引、創新作戰概念推進及智能技術驅動下,無人機自主性得到提升,任務域持續拓展;分布式作戰、有人-無人協同作戰等概念創新發展,作戰運用模式推陳出新;無人機逐步融入作戰體系,實戰對抗效能穩步提升。

2021年,世界各軍事強國無人系統研制與應用呈現強勁發展勢頭,無人機軍備競賽已悄然展開。

無人機智能化作戰呼之欲出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不斷增強無人機自主作戰能力,精簡無人機起降、航線規劃、任務操作等流程,減少作戰人員介入,提升無人機在復雜戰場環境下的作戰效能,使無人機系統充分發揮作戰優勢。面對未來大規模異構無人機協同作戰,智能化自主無人機系統有望變革戰場指揮控制和任務分配模式,保證無人機系統在“去中心化”戰場組織形態、扁平化指控體系中互聯互通互操作,深度融入作戰體系。

智能技術引導無人機自動起降,提升無人機作戰部署機動性

目前,大多數無人機的起降過程須要大量專業地面人員和設備引導才能完成。無人機不能在陌生機場實施起降,限制了無人機的機動性和作戰半徑。

2021年7月,美國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MQ-9“死神”無人機完成自動起降測試試驗。在沒有預先確定的機場參考點,且缺少專業地面發射與回收人員操作和基礎設施引導的情況下,MQ-9利用機載定位吊艙和圖像傳感器實施空中拍攝,自動生成起降參考點,順利完成自動起降過程。

2021年10月,MQ-9無人機在“敏捷作戰運用”(ACE)演習中,再次驗證了有限地面基礎設施保障條件下的自動起降能力。無人機擁有自動起降能力,能使作戰部隊擺脫復雜龐大保障設備帶來的作戰束縛。部隊使用即將升級的便攜式無人機地面控制站,將徹底改變MQ-9無人機在全球范圍內的部署方式,大幅提升實戰環境下的戰斗力。

智能技術提升無人機作戰能力,增強體系作戰效能

在未來規?;?、分布式體系作戰中,智能無人機將承擔大量繁瑣、枯燥的任務,使作戰人員從高強度工作中解脫出來,更多關注戰略和戰術層面的總體指揮,對無人機實施“指令式”控制。在協同作戰中,人和機器能充分發揮決策與感知能力優勢,應對快速變換的戰場態勢和復雜環境,提高體系作戰效率和效能。

(1)智能技術優化無人機任務規劃能力

圖1 美國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MQ-9“死神”無人機完成自動起降測試試驗。

2021年11月,為提升RQ-4B“全球鷹”無人機的生存能力,避免再次發生被伊朗地空導彈擊落的事件,確保RQ-4B安全地執行全球偵察監視和威懾任務,美國空軍與諾格公司簽署RQ-4B無人機能力升級合同,為RQ-4B無人機配備“動態任務操作”(DYNAMO)軟件,計劃2023年完成升級。該軟件能大幅優化RQ-4B無人機的動態任務規劃能力,使無人機快速改變飛行航線,應對極端天氣和敵方威脅,甚至躲避敵方突然發射的地空導彈。

(2)智能技術輔助無人機自動搜索跟蹤空中目標

2021年7月,MQ-20“復仇者”無人機掛載“軍團”吊艙開展目標自動跟蹤試驗,自主實現了機載傳感器偵察信息直接引導機載武器實施攻擊。在試驗中,“軍團”吊艙的紅外搜索與跟蹤模塊探測到多架在空飛機目標,MQ-20無人機機載自主控制系統快速對目標信息進行處理和威脅等級排序,并引導無人機實施模擬自主攻擊。此次試驗還驗證了“軍團”吊艙模塊化軟件的快速集成能力,表明MQ-20無人機的開放式系統架構具備軟件快速遷移、升級等強拓展性能力優勢。

(3)智能技術提升無人機自動感知與規避能力

大量無人機的使用使空域更加擁擠,無人機愈發影響飛行安全。智能技術可輔助無人機在航路中感知規避其他飛機或障礙物。在飛行過程中,無人機具備全自主感知、決策、航線規劃等操作能力,才能使大規模無人機系統融入任務空域作戰。

2021年5月,諾格公司與美國海軍簽訂合同,計劃為MQ-4C“海神”無人機集成和升級感知與規避系統,使MQ-4C具備自動避障能力,實現MQ-4C無人機與有人機在同空域的飛行,增大無人機使用空域的自由度。

智能控制系統促進無人機戰斗力快速生成,融入作戰體系

通用化、可移植、可升級無人機智能控制系統,能夠實現異構無人機的自主控制,甚至可以打通各異構平臺的互聯互通互操作通道。

圖2 美國空軍與諾格公司為RQ-4B“全球鷹”無人機配備了“動態任務操作”軟件。

圖3 MQ-20無人機搭載“軍團”吊艙開展目標自動跟蹤試驗。

圖4 MQ-4C“海神”無人機感知與規避系統正在升級。

大量低成本平臺的使用可快速生成無人機集群戰斗力,產生巨大的聚集效益。通用控制系統產生的規模效益也能降低無人機智能化訓練成本和不同平臺重復研發成本,有利于發揮無人機低成本、可消耗的優勢。

(1)通用智能化自主控制系統為無人機賦能

為支撐美軍“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概念,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提出了“天空堡”(Skyborg)項目,旨在開發通用化人工智能控制系統并移植到低成本無人機平臺,提升未來無人戰斗機的智能化指控與復雜任務執行能力。該項目關鍵研究內容為“自主核心系統”(ACS)。

為驗證“自主核心系統”的基礎能力,2021年4月,UTAP-22“灰鯖鯊”無人機搭載“自主核心系統”在美國空軍基地起飛,在地面控制站指揮下實現“指令式”飛行,并響應“區域電子圍欄”指令,在指定區域巡邏飛行,展示了良好的機動協調能力。整個測試過程持續約2h10min,無人機集成“自主核心系統”的飛行試驗取得初步成果。

為驗證不同無人機平臺集成“自主核心系統”后是否具有自主飛行、導航和通信能力,2021年6月,美國空軍在“橙旗”(Orange Flag)演習期間開展了一系列測試,MQ-20無人機搭載“自主核心系統”成功完成所有飛行測試科目,驗證了“自主核心系統”可快速移植到不同無人機平臺的特性。

為驗證“自主核心系統”是否具有多機編隊飛行控制能力,2021年10月,2架搭載“自主核心系統”的MQ-20在“2021-3橙旗”演習期間,成功進行了數小時的自主編隊飛行試驗。試驗中,2架MQ-20實現了互聯互通,并能夠自主協同控制飛行編隊隊形,為后續異構無人機集群利用“自主核心系統”進行協同作戰奠定了良好基礎。

未來,技術成熟后,“天空堡”項目還將探索有人機與多架搭載“自主核心系統”的無人機協同作戰概念,構建有人機與偵察、打擊、電子戰等異構無人機協同作戰體系。

(2)智能算法強化無人機制空作戰能力

美國國防預研局(DARPA)于2019年5月啟動“空戰演變”項目,以支撐“馬賽克戰”體系構建。該項目旨在從單機角度出發,分模擬仿真、縮比尺寸模型試驗、全尺寸驗證機試驗三個階段漸進推進試驗,運用人工智能等技術開發并驗證空中自主格斗控制算法,為空戰研發可升級、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自主無人機系統,并逐步解決有人-無人協同作戰中長期困擾的管理和信任問題。

圖5 UTAP-22無人機搭載“自主核心系統”在美國空軍基地發射升空。

圖6 MQ-20無人機搭載“自主核心系統”完成飛行試驗。

圖7 2架MQ-20搭載“自主核心系統”組成編隊,開展協同飛行試驗。

2020年,由“空戰演變”項目開發的人工智能算法在美國國防預研局“阿爾法格斗”試驗中完勝經驗豐富的F-16飛行員,引起巨大轟動。2021年,“空戰演變”項目進行了多次模擬交戰,并由人類飛行員進行實時觀察和評估,以判斷和改進該項目的空戰算法,并在觀察過程中建立對算法決策能力的信任。在第二階段,“空戰演變”項目拓展人工智能技術驅動下的空中作戰場景試驗,“空戰演變”項目的算法向縮比尺寸無人機移植,以觀察人工智能算法如何應用于實際空戰場景。下一步,“空戰演變”項目的智能空戰算法將整合到L-39“信天翁”噴氣式教練機中,進行第三階段全尺寸無人機驗證機的飛行試驗。

無人機協同作戰加速演進

相比于單機作戰,異構平臺協同作戰可充分發揮分布式作戰的優勢,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主宰空中作戰的樣式,相關協同作戰概念和裝備正在不斷推陳出新。有人機與無人僚機協同、蜂群等作戰樣式加速發展,在項目驗證、概念深化過程中逐步走向實戰化運用。同時,無人機在協同運用中不斷豐富作戰任務類型,發揮有人-無人協同作戰優勢。

作戰型無人僚機蓬勃發展,多型無人僚機開展設計制造、驗證試飛

將高價值飛機平臺的功能分解到各型無人僚機,采用無人僚機前出、有人機后置的部署陣型,通過協同偵察、多機制導等新型作戰方式,拓展有人機偵察、打擊能力;利用無人僚機的高效費比、規模化優勢執行作戰任務,實現高抗毀分布式體系作戰,從而大幅提升體系作戰效能。

(1)XQ-58A無人僚機持續開展驗證試驗

美軍XQ-58A“女武神”無人機由克拉托斯(Kratos)公司和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聯合開發,是一種低成本、可消耗、遠程高亞聲速隱身無人戰斗機,具備多樣化任務能力。目前,XQ-58A已完成平臺性能、氣動特性、發射回收、有人-無人編隊飛行等多項驗證試驗。2021年3月,XQ-58A完成第6次試飛。在試驗中,XQ-58A從內埋彈艙中伸出發射管,成功發射一架ALTIUS 600無人機,驗證了XQ-58A無人僚機在空中發射無人子機的能力。未來,XQ-58A無人僚機可與無人子機機群協同作戰,執行多樣化任務,使XQ-58A更具實戰價值。與此同時,XQ-58A已完成包線擴展飛行試驗。

2021年11月,克拉托斯公司表示,首批生產型XQ-58A無人僚機將于近期交付美國空軍。作為“天空堡”項目低成本無人機的備選機型之一,XQ-58A目前正在進行“自主核心系統”與任務載荷集成的驗證試飛??死兴构疽褑拥?批次生產規劃,預計2022年開工制造XQ-58A。

(2)“空中力量編隊系統”無人僚機完成基礎性能驗證

“空中力量編隊系統”(ATS)無人僚機由波音公司設計,除傳統隱身設計外,主要追求自主性、性能與低成本之間的平衡設計和模塊化多用途任務載荷切換能力。2021年2月,“空中力量編隊系統”無人機首飛,驗證了基礎飛行、導航和控制等性能。2021年11月,2架ATS無人機開展飛行試驗,首次驗證了起落架收放功能,并完成包線擴展飛行試驗。在完成關鍵系統特性測試的同時,波音公司收集無人機的性能數據,用于支持數字孿生工作,通過對無人機系統全生命周期進行建模,加速系統開發進程。

(3)S-70無人僚機首架原型機出廠

2021年12月,俄羅斯S-70“獵人”重型隱身攻擊型無人機首架原型機下線。與2019年8月首飛的驗證機相比,該架原型機配備了新型地面控制站,外形設計顯示,發動機采用了新型扁平進氣道,隱藏了位于機身外部的各種凸起設備,大幅改善了隱身性能。俄軍推出原型機,標志S-70即將由技術驗證轉入全面地面測試階段,為后續飛行測試做準備。未來,S-70有望與“蘇”-57雙座戰斗機組成編隊,執行有人-無人協同作戰任務。

圖8 XQ-58A在第6次試飛中發射了一架ALTIUS 600無人機。

圖9 波音公司“空中力量編隊系統”無人僚機。

(4)“蚊子”無人僚機原型機啟動設計制造

2019年,英國空軍首次披露“蚊子”(Mosquito)無人機計劃。作為“新型輕量化經濟性無人戰斗機”項目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研究新型技術和作戰概念,并降低無人機成本。2021年1月,美國勢必銳(Spirit)航空系統公司獲得英國國防部“蚊子”無人僚機項目第二階段合同,牽頭開展“蚊子”原型機設計制造,“蚊子”原型機計劃2023年底開展飛行試驗。

蜂群技術逐步走向成熟,驅動質變釋能

蜂群作為創新性協同作戰樣式,其實戰化運用表明,蜂群技術逐步走向成熟。規模化功能異構無人機采用協同控制和自組網技術,與其他作戰單元協同執行任務,支撐體系作戰。而在對敵形成數量壓制的作戰優勢中,無人機發射與回收技術是短時間內形成蜂群在空集結作戰能力的關鍵技術之一。

(1)智能化蜂群初步驗證了實戰價值

2021年5月,以色列軍方對哈馬斯組織發動空襲和導彈打擊,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輔助引導蜂群無人機進行作戰。蜂群無人機之間實現了互聯互通,主要承擔目標偵察、定位、火力打擊引導等任務,同時在作戰過程中能動態調整任務。該戰例彰顯了智能化蜂群的作戰效能和實戰價值,標志智能化蜂群實戰化應用已經開啟。

(2)蜂群與其他單元協同執行任務,支撐體系作戰

“進攻性蜂群賦能戰術”(OFFSET)項目已完成最終驗證試驗。該項目由美國國防部預研局于2017年提出,旨在研究蜂群無人機的自主性和協同控制能力,演練蜂群戰術戰法,實現蜂群群體控制來提高戰斗力,以輔助地面部隊在復雜實戰環境中執行任務。在測試科目復雜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中,2021年12月,美國國防預研局的團隊仍然完成了作戰試驗,諾格公司和雷神公司組織蜂群無人機和無人地面車等300多個無人系統開展協同作戰,同時展示了虛擬蜂群與實物無人系統相結合的作戰驗證。該項目計劃在2022年參加“陸地遠征戰士試驗”(AEWE),以進一步驗證系統的作戰能力。

俄羅斯軍工企業正在研發“閃電”蜂群無人機系統。該蜂群系統是俄軍為應對高端戰爭而研發的新型武器,能夠與“格羅姆”無人機進行協同作戰,執行摧毀敵防空系統、飽和敵信息通道、火力壓制等復雜任務。

2021年1月,印度陸軍展示了一種攻擊型蜂群無人機。該蜂群由75架旋翼無人機組成,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識別目標,并對選定目標發起自殺式攻擊。該蜂群項目源自“空戰編隊系統”(CATS)項目,研發周期為4年,目標是研究協同控制技術,使數量超過1000架的旋翼無人機實現編隊飛行。

(3)美軍推動蜂群無人機空中發射與回收技術驗證試驗

近年來,“小精靈”項目已完成多次飛行試驗。但是,前期多次空中對接回收試驗均以失敗而告終。2021年1月,美國再次進行了空中發射和回收對接試驗。雖然“小精靈”無人機能夠在載機附近機動調整,并嘗試與對接裝置進行接觸,但還是未能被載機回收。在“小精靈”歷經9個月的優化改進后,2021年10月29日,C-130載機終于成功捕獲并回收一架“小精靈”無人機。項目空中發射回收的成功,驗證了載機部署無人機群作戰方式的可行性。現役大型運輸機等載機前出至敵防區外,投送大量“小精靈”蜂群無人機,能極大拓展“小精靈”的作戰半徑和機動性,提高作戰效能,保證載機安全。

俄羅斯研制的“閃電”無人機蜂群系統計劃由載機平臺迅速發射,從而在未來戰場上形成具有自組網、自主協同控制能力的無人機蜂群,以規?;瘍瀯莺蜋C動性執行作戰任務。

有人-無人協同作戰新模式不斷拓展任務領域

無人機系統的不斷發展正在推動新裝備體系構建,創新體系作戰樣式,在反潛、加油保障等任務中拓展有人-無人協同作戰的作用。

(1)有人-無人協同反潛作戰日趨成熟

圖10 S-70“獵人”無人機的發動機采用了新型扁平進氣道。

2021年1月,通用原子公司宣布,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使用聲吶浮標探潛的首次全流程試驗獲得成功。因無人機在海上巡邏不須要考慮人員的生理極限,可以長時間連續跟蹤目標,覆蓋廣闊海域。MQ-9B已初步具備與P-8A、P-3C有人機協同執行反潛任務的關鍵能力,將為美國海軍實施分布式反潛戰提供有力支撐。

在2021珠海航展期間,“翼龍”-2無人機模型首次展示其反潛能力,可掛載聲吶浮標吊艙和反潛武器,協同有人機在遼闊海域長時間執行反潛任務。

(2)有人-無人協同運行,構建跨域指揮通信系統

2021年3月,美國海軍公布了一項計劃,擬購買120架水下潛艇搭載的“黑翼” 10C(Blackwing 10C)潛射型折疊翼無人機。該型無人機采用容器罐裝載,上潛至水面后發射升空,可為水下、水面和空中作戰力量提供通信中繼,從而拓展體系態勢感知能力,構建跨域聯合指揮通信系統。2021年9月,美國海軍成功測試“黑翼”10C潛射無人機/無人潛航器聯合偵察監視能力,構建了空海一體化情報偵察信息網絡。

(3)有人-無人協同空中加油走向實戰運用

為對抗主要競爭對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提升航母艦載機聯隊的作戰半徑和出動能力,減小航母本身的安全風險,美軍提出了無人空中加油作戰需求。自MQ-25艦載無人加油機立項以來,在前期科研技術儲備支撐下,美軍快速推動作戰概念研究進入試驗和應用階段。

MQ-25“黃貂魚”無人加油機成功為多型軍機實施加油。2021年6月、8月和9月,MQ-25無人加油機先后成功對F/A-18F、E-2D、F-35C有人機進行空中加油,完成了有人-無人飛行編隊評估、尾流測量、錐管跟蹤及對接后受油測試等多項測試科目。在首次成功完成無人機對有人機的空中加油試驗后,美軍短期內接連對不同機型進行測試并取得成功,表明美軍無人機空中加油技術具有成熟度和穩定性。2021年11月,美國海軍對MQ-25無人機在航空母艦上的機動能力進行地面測試后,迅速在12月將MQ-25搬運到航母甲板上,進行上艦資格認證試驗。這些行動將加速推動MQ-25成為美軍首型實戰部署的艦載無人加油機,為未來無人系統納入空中作戰編隊和航空母艦作戰體系奠定基礎。

圖11 俄羅斯“閃電”無人機蜂群系統可由載機迅速發射。

圖12 MQ-9B已初步具備與P-8A、P-3C有人機協同執行反潛任務。

圖13 MQ-25無人加油機為F-35C戰斗機實施空中加油。

E-2D與MQ-25組成編隊飛行,驗證有人-無人協同作戰能力。2021年3月,美國海軍與諾格公司簽訂合同,以期改進E-2D預警機的機載任務計算機和顯示軟件,為E-2D預警機增加“空中指揮控制站”功能,從而實現航母編隊對艦載無人機的指揮控制。2021年8月,E-2D預警機與MQ-25無人加油機模擬器利用數據鏈,建立了數據通信,在模擬環境中,E-2D能夠對MQ-25的飛行和任務過程進行全程監控,并可操控MQ-25改變飛行路徑和加油量,驗證了有人預警機/無人加油機編隊的協同作戰能力。

(4)“遠射”系統創新有人-無人協同作戰樣式

美軍“遠射”項目的創新性是,形成了“有人機+無人機+空空導彈”有人-無人協同作戰新樣式。該項目旨在開發一種可攜帶導彈的空射型無人機,具有中繼運輸能力的無人機攜帶空空導彈突入敵防區,執行作戰任務,既能擴大導彈射程和留空時間,提升空戰作戰效能,又能夠保證有人機的安全。

2021年2月,美國國防預研局與通用原子公司、洛馬公司和諾格公司分別簽訂“遠射”項目第一階段開發合同,組織開展型號初步設計,并發布“遠射”無人機作戰概念圖,展示了一種采用背負式進氣道設計的隱身折疊機翼無人機。

無人機實戰能力持續提升

面向未來高端戰爭,為追求野戰化作戰能力和拒止環境下的作戰效能,無人機正由低對抗環境下的反恐等作戰任務向強對抗戰爭條件下的作戰應用發展。同時,為應對無人機威脅,“以無人機反無人機”的作戰方式應運而生。

瞄準強對抗戰場,提升無人機系統任務能力

面向未來復雜戰場環境,追求體系作戰效能,新型軍用無人機系統研制須滿足作戰需求。在現有無人機系統基礎上,升級現有能力,拓展任務類型,強調實戰對抗,減少對人的依賴,無人機在戰爭中的作用愈發重要。

(1)新型軍用無人機持續發展

2021年10月,印度航空發展局(ADA)首次公開一架采用飛翼布局設計的“敏捷”(SWiFT)隱身無人機驗證機地面滑行測試的照片。此次測試任務主要驗證平臺操穩特性、飛控系統性能、自主起降技術和隱身技術,為后續正式研發隱身無人轟炸機做技術儲備。

2021年9月,美國空軍與藍軍(Blue Forece)技術公司簽訂合同,希望開發一種隱身、高機動性無人機,承擔仿敵機任務,并盡量降低研發、制造和使用成本,以供美國新一代戰斗機進行對抗訓練,該型無人機預計2023年7月完成首飛。

美國不斷將太陽能無人機融入作戰試驗,檢驗太陽能無人機的作戰效能,加快推進太陽能無人機的實戰部署進度。

圖14 “遠射”無人機作戰概念圖。

圖15 “敏捷”隱身無人機驗證機進行地面滑行測試。

2021年9月,空客公司“西風”(Zephyr)平流層太陽能無人機完成迄今為止、歷時最久的試飛任務。該型無人機能夠持續飛行數十天,長時間在空執行偵察監視、通信中繼等任務。之后,美國陸軍在“2021項目融合”(Project Convergence 2021)演習中,驗證了“西風”無人機執行常態化超視距偵察監視任務的潛力,這種潛在能力可以幫助美軍實現遠程精確打擊。

2021年7月,K1000ULE小型低空低速太陽能無人機完成26h不間斷動力飛行試驗。該型無人機可在動力飛行模式和無動力滑翔模式之間切換,具有高機動性和續航時間長的雙重優勢。在“2021項目融合”演習中,該型無人機從越野車上發射起飛,攜帶任務載荷不間斷飛行30h,并利用無線網格網絡技術為不同通信網絡提供通信中繼服務。

(2)現役無人機技術改進和升級應對實戰環境

無人機系統逐漸重視開放式系統架構和標準化軟硬件接口設計,方便無人機多任務載荷切換和任務執行能力升級。

2021年4月,美國空軍宣布,將對MQ-9無人機的抗干擾系統、光電/紅外傳感器等設備進行升級,使MQ-9能夠在復雜實戰對抗中執行偵察、監視和打擊作戰任務,滿足高端對抗作戰需求。

2021年7月,MQ-4C無人機搭載“多源情報”(Multi-INT)系統完成首飛,其有源相控陣雷達、光電/紅外傳感器等多平臺情報數據信息實現了融合,大大提高了美國海軍海上態勢感知能力。

2021年4月,RQ-21A無人機搭載“廣域運動影像”(WAMI)傳感器完成試飛,對12km2范圍內的重要移動目標進行監視跟蹤,掌握區域動態。

(3)持續拓展無人機運輸保障任務能力

運輸保障型無人機發展迅速,其應用與民用用途貼合較近。作為前線作戰部隊的后勤保障新質力量,貨運無人機可以降低作戰成本,節約人力資源,不間斷重復執行任務。

圖16 “西風”太陽能無人機。

圖17 RQ-21A無人機機載“廣域運動影像”傳感器。

2021年10月,美國海軍演示了TRV-150和“藍水”兩型貨運無人機的后勤保障能力。在演示中,無人機飛行至預定區域,空投物質后順利返航。未來,貨運無人機計劃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完成海上自主戰術補給任務。

2021年11月,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訂購了新型集裝箱式貨運無人滑翔機“沉默箭”(Silent Arrow)。該機機翼在展開前,外形類似于集裝箱。2人打開箱體后組裝機翼、整流罩、垂直尾翼等部件,即可完成發射前準備。固定翼飛機、旋翼機吊掛或內載該型無人機并在空中投放。無人機在飛行中保持靜默模式,直至滑行到預定目標區域。雖然“沉默箭”為一次性無人機,但控制組件可重復利用,能夠大幅降低運輸成本。

瞄準野戰化運用,降低對設備設施的依賴、減輕作戰人員負擔

在有限的地面保障條件下,軍方充分發揮無人機的作戰效能,保證無人機在前出部署作戰中敏捷出動,在實戰對抗中提升戰斗力。

(1)無人機起降保障設備和設施減少

無人機實戰化起降能力關系到無人機作戰應用的機動性。空射、車載式發射、潛射等方式創新了無人機發射方式。例如,ALTIUS無人機實現了車載管道發射,以及由有人機、無人機、直升機等平臺在空中發射。無人機利用自動起降技術,可擺脫對地面人員、跑道和保障設備的依賴,保證無人機出動敏捷性。

圖18 “沉默箭”貨運無人滑翔機。

2021年夏季,美國通用原子公司一種新型察打一體無人機進行首飛。同年12月,該型無人機被命名為“莫哈韋”(Mojave)?!澳f”采用了大展弦比機翼,結合前緣縫翼、雙縫襟翼設計,以提高升力系數。其最大亮點是短距起降能力,可以從簡易機場和前線基地起飛,從而擺脫對大型主力機場的依賴,或者在航母上的起降不依托彈射器和攔阻裝置?!澳f”無人機還可集成MQ-9最新、已經過驗證的自動起降技術成果,能在戰場前沿或者偏遠地區的陌生區域起降,提升戰場使用靈活性和快速出動能力。同時,該機進一步擴大作戰半徑并增加載彈量,更好支持全球遠征部署和分布式作戰。“莫哈韋”無人機的載彈量為MQ-1C“灰鷹”無人機的2倍,可攜帶16枚空地導彈,提升了火力打擊效果。除常規機載光電/紅外、合成孔徑雷達等傳感器外,“莫哈韋”還能集成自衛吊艙,以提升戰場生存能力。

2021年8月,美國陸軍正式批準“未來戰術無人機系統”項目需求,旨在尋求可快速部署的垂直起降無人機,以替換現役RQ-7B“影子”無人機。該項目采用“先飛后買”的采辦理念,既能滿足部隊使用需求,又能縮短型號從研制到列裝部隊所需的時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機型是V-“蝙蝠”(V-bat)垂直起降無人機,該機能夠自主垂直起降,減少作戰人員的操作負擔,在部署時無須跑道,增加了作戰使用靈活性,同時降低了起降跑道、設備等運行保障成本。V-“蝙蝠”于2021年9月成功完成飛行測試。

(2)無人機使用便攜式地面控制設備

2021年5月,美國陸軍在一次試驗中利用便攜式平板電腦,控制增程型MQ-1C“灰鷹”無人機執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務,查看無人機信息,接收光電/紅外傳感器影像,規劃無人機飛行航線,呼叫火力打擊。

通用原子公司為“莫哈韋”無人機開發了便捷式地面控制設備,少量作戰人員僅使用加固型平板電腦和遙控手柄,就能指揮控制“莫哈韋”作戰,擺脫地面控制方艙的限制,極大提高了無人機作戰運用的靈活性。

圖19 “莫哈韋”察打一體無人機。

適應實戰環境,實現通信、導航高彈性保障

當前,無人機指控系統運行依賴于通信和導航設備。在實戰拒止環境下,無人機難以繼續執行作戰任務。相關單位須要開展拒止環境下的高彈性、高抗毀通信和導航保障研究,保障無人機適應實戰環境。

(1)無人機高清視頻傳輸手段

圖20 “蒼鷹”無人機攔截敵方無人機。

圖21 “柳葉刀”巡飛彈。

2021年12月, SKYTRAC系 統 公司與安蘇爾(AnsuR)技術公司合作,為無人機平臺提供高清視頻流傳輸手段。該手段利用SKYTRAC公司新一代銥星(Iridium)Certus衛星通信終端,并集成安蘇爾公司ASMIRA軟件,對收集的視頻數據進行優化和壓縮,然后通過銥星網絡傳輸高清視頻流,保證高質量視頻傳輸的同時,大幅降低了通信帶寬消耗。

(2)無人機導航拒止環境下作戰

2021年12月,無限穹頂(infiniDome)公司、霍尼韋爾公司和輕松天空(Easy Air)公司在以色列測試了一種無人機導航定制方案,該方案能保障無人機在導航拒止環境下完成超視距飛行和作戰任務。在測試中,兩臺不同類型和不同帶寬的軍用定向干擾設備對輕松航空(Easy Aerial)公司六旋翼無人機的導航系統實施干擾,測試結果顯示,導航定制方案可為處于導航拒止環境中的無人機提供連續、準確的導航引導數據。

應對無人機威脅,“以無人機反無人機”方興未艾

無人機是一種新質作戰力量,其帶來的威脅推動了反無人機作戰的發展,以無人機對抗無人機的方式在探索中不斷發展。

(1)機載火控雷達系統為無人機空空作戰提供支持

2021年9月,雷神公司正式公布無人機機載火控雷達系統。該系統可提供火控級別目標定位數據,支撐制空型無人機作戰,或者為其他火力單元提供制導信息,能有效提升體系作戰效能。

(2)無人機攜帶高功率微波武器進行反無人機作戰

2021年1月,美國國防部公布了《反小型無人機戰略》。該戰略多次提到“分層防御”,要求美國同時利用陸、海、空、網、電等多維力量,應對小型無人機帶來的威脅,特別是大量小型無人機集群帶來的防御難題。為此,美國在ALTIUS 600無人機上安裝帶有導引頭的“莫菲斯”(MORFIUS)高功率微波武器,研發并驗證“莫菲斯”反小型無人機作戰能力,旨在“分層防御”中預先應對敵方無人機,并盡可能對敵方無人機進行攻擊,而剩余威脅將由其他系統實施攔截。

(3)無人機自主攔截敵方無人機

2021年8月,以色列開展“蒼鷹”(Goshawk)無人機自主攔截入侵無人機試驗。在試驗中,當敵方無人機入侵受“蒼鷹”無人機保護的禁飛區時,“蒼鷹”無人機自動從智能發射平臺起飛,執行攔截任務,并使用特制網捕獲敵方無人機,然后將捕獲的無人機運送至預定區域,整個捕獲過程不會造成附帶損害。

(4)無人機“空中布雷”系統反無人機

2021年4月,俄羅斯扎拉航宇(ZALA Aero)公司稱,該公司成功研制一種巡飛彈,可組成“空中布雷”系統打擊敵方無人機。該“空中布雷”系統使用了“柳葉刀”巡飛彈,“柳葉刀”可以在空中長時間停留,從而達到“布雷”效果。目前,“空中布雷”系統仍處于試驗階段,并對氣球進行摧毀驗證試驗。

未來,世界各國對無人機領域的投入將持續增加。在軍事需求牽引、作戰概念創新、新技術突破和應用帶動下,無人機必將加速發展,向主戰裝備轉化,引領新軍事變革,成為空戰的關鍵力量。

猜你喜歡
能力系統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Smartflower POP 一體式光伏系統
工業設計(2022年8期)2022-09-09 07:43:20
WJ-700無人機系統
ZC系列無人機遙感系統
北京測繪(2020年12期)2020-12-29 01:33:58
幽默是一種能力
基于PowerPC+FPGA顯示系統
半沸制皂系統(下)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人大建設(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連通與提升系統的最后一塊拼圖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日韩久久精品无码aV| 久视频免费精品6|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91亚洲精选|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1精品网站|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综合亚洲色图| 激情综合图区|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孕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9| 欧美三级自拍|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夜夜操国产| 91免费观看视频|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午夜|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97se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2020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三级色|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成人国产小视频|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成网站| 欧美yw精品日本国产精品|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区|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91亚洲免费|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91在线中文| 成人午夜久久|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肉网|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欧美福利在线|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日韩第八页| 亚洲第一色网站|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国产美女免费网站|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