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薇琳
(河南省傳染病醫院/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累及周圍關節為主的系統性自身免疫疾病[1],臨床表現為一個或多個關節紅腫熱痛,關節腔內液體滲出,甚至造成關節畸形、強直和功能障礙,最終使患者喪失勞動能力和致殘[2]。中藥熏洗將藥物氣化通過熱效應,促進藥物以離子狀態進入皮膚,使藥物直達病灶,營養組織,可加快炎癥物質吸收,減少對血管和神經的刺激[3]。本研究用中藥熏洗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110例,均為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治療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觀察組男26例,女29例;年齡45~70歲,平均(62.54±2.79)歲;病程3~15個月,平均(6.08±3.89)個月;病情程度I級23例,II級32例。對照組男24例,女31例;年齡49~68歲,平均(62.37±2.85)歲;病程4~19個月,平均(7.51±2.67)個月;病情程度I級29例,II級2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西醫參照《實用內科學》[4]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準。晨僵時間≥1h,關節腫痛≥3個月,血沉≥30mm,抗“O”≥800單位,類風濕因子陽性,類風濕皮下結節,X線檢查關節異常,RA分類標準大于6分。中醫參考《中醫內科學》[5]風寒濕阻型的辨證標準。關節游走性疼痛,關節屈伸不利,肌肉麻木,畏寒怕冷,舌淡苔薄白,脈浮緊。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②年齡40~70歲;③病情程度屬于I、II級,X線檢查屬于I、II期;④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病情程度屬于III、IV級或X線檢查屬于III、IV期;②合并其他嚴重風濕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嚴重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③近2周服用相關藥物;④伴有嚴重肝腎軀體器質性病變;⑤不屬于風寒濕阻型;⑤依從性較差。
對照組用甲氨蝶呤(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1020644)7.5mg,每周1次,口服;雙氯芬酸鈉(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1640)25mg,每日1次,口服。
觀察組用中藥熏洗。防風20g,桂枝20g,川牛膝30g,羌活20g,威靈仙20g,當歸20g,淫羊藿20g,透骨草20g,紅花20g,伸筋草20g,骨碎補20g,乳香20g,沒藥20g,三七10g,花椒10g。浸泡2h加熱煮沸10min,患肢置于熏蒸鍋上20cm,毛巾覆蓋患肢,待冷卻至適宜溫度后浸洗患肢,毛巾熱敷患肢,20min,1日2次。
兩組均治療4周。
美國特種外科醫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評分包括疼痛、活動度、功能、肌力和屈曲畸形,分值越高說明功能越好。Lysholm膝關節功能評分(Lysholm knee score scale,LKSS)量表包括跛行、絞鎖、腫脹、關節不穩、疼痛、是否需要支撐物、上下樓梯等進行評價,得分越高說明關節功能越好。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價疼痛程度,分值越高說明疼痛程度越高。采用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評分評價生活質量,包括運動、交流、家務勞動和運動等組成,分值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白介素(Interleukin,IL-17、IL-23)、腫瘤壞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基質金屬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MMP-3、MMP-9)的表達。全自動全血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快速檢測儀測定CRP的表達。觀察關節疼痛、關節腫脹、關節屈伸不利、晨僵等中醫臨床主要癥狀,癥狀積分分為無0分,輕1~2分,中3~4分,重5~6分。癥狀越嚴重分數越高。
用SPSS19.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參照《風濕病中西醫診療學》[6]。臨床痊愈:臨床癥狀消失,功能正常,癥狀積分減少90%以上,ESR和CRP指標正常或接近正常。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關節功能恢復,癥狀積分減少70%~89%,ESR和CRP指標有明顯改善。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關節基本功能恢復,癥狀積分減少30%~69%,ESR和CRP指標有改善。無效:未達“有效”標準。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關節功能、疼痛程度和生活質量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關節功能、疼痛程度和生活質量比較 (分,±s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關節功能、疼痛程度和生活質量比較 (分,±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HSS評分 LKSS評分 VAS評分 ADL評分觀察組 55 治療前 49.43±3.76 42.94±5.83 6.38±0.92 62.39±4.15治療后 76.52±6.95*△ 79.43±9.21*△ 1.95±0.42*△ 81.45±6.28*△對照組 55 治療前 49.40±3.68 43.02±5.75 6.40±0.83 62.30±4.12治療后 68.31±6.20* 67.31±7.39* 2.41±0.37* 74.76±5.36*
兩組前后炎性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治療前 36.87±5.94 900.15±219.82 12.49±2.51 32.30±5.98 25.71±4.71 38.95±5.19治療后 22.74±6.53* 583.21±118.13* 5.83±1.59* 20.45±3.27* 17.89±3.46* 18.43±3.72*組別 例 時間 IL-17(pg/mL) IL-23(pg/mL) TNF-ɑ(μg/L) CRP(mg/L) MMP-3(pg/mL)MMP-9(pg/mL)觀察組 55治療前 36.68±5.72 906.68±221.43 12.40±2.48 31.28±5.79 25.64±3.71 38.85±5.09治療后 16.96±4.80*△ 316.63±160.57*△ 4.76±1.28*△ 13.27±2.85*△ 14.25±2.40*△ 13.38±2.69*△對照組 55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中醫“痹證”范疇。正氣虧虛,風寒濕熱外邪侵襲,痰濁凝聚,瘀血內停,熱毒灼絡,經絡受損,引起痹證。治當祛風散寒、活血化瘀、補益肝腎[7]。
中藥熏洗可刺激皮膚,促進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代謝,調節神經和器官的功能。中藥熏洗不經過脾胃和肝臟消化吸收,不良反應少[8]。方中川牛膝補益肝腎,活血痛經,強筋骨。桂枝溫經散寒,疏通經脈。防風、羌活祛風除濕,解表散寒。威靈仙通絡止痛,祛風除濕。當歸活血止痛。淫羊藿補腎壯陽,祛風除濕。透骨草舒筋通絡,祛風除濕。紅花通經止痛,活血化瘀。伸筋草祛風除濕,舒筋通絡。骨碎補補腎強骨。乳香舒筋止痛,祛風活血。沒藥止痛生肌,消腫活血。三七化瘀止痛。花椒止痛散寒。藥理研究發現,川牛膝抗炎,增強免疫功能。桂枝降低血壓,促進血液循環。羌活鎮痛,抗炎。威靈仙抗炎,降低血壓。當歸糖類和氨基酸降低血脂,抗炎。淫羊藿調節免疫功能,抗動脈粥樣硬化[9]。透骨草鎮痛。紅花抗血栓,改善微循環,降低血壓和血脂的水平,抗炎。伸筋草鎮痛抗炎,抗氧化。骨碎補促進軟骨細胞增殖,抗炎,促進骨折快速愈合。乳香、沒藥鎮痛抗炎。三七抗血小板聚集,鎮痛抗炎,改善循環和免疫系統。花椒鎮痛,抗血小板聚集。諸藥合用可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止痛通絡。
中藥熏洗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較好。